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4-diethylamino-phenyl)-6-methyl-2-oxo-1,2,3,4-tetrahydro-pyrimidine-5-carboxylic acid ethyl ester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4-diethylamino-phenyl)-6-methyl-2-oxo-1,2,3,4-tetrahydro-pyrimidine-5-carboxylic acid ethyl ester
英文别名
4-(4-Diaethylamino-phenyl)-6-methyl-2-oxo-1,2,3,4-tetrahydro-pyrimidin-5-carbonsaeure-aethylester;Ethyl 4-(4-(diethylamino)phenyl)-6-methyl-2-oxo-1,2,3,4-tetrahydropyrimidine-5-carboxylate;ethyl 4-[4-(diethylamino)phenyl]-6-methyl-2-oxo-3,4-dihydro-1H-pyrimidine-5-carboxylate
4-(4-diethylamino-phenyl)-6-methyl-2-oxo-1,2,3,4-tetrahydro-pyrimidine-5-carboxylic acid ethyl ester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8H25N3O3
mdl
——
分子量
331.415
InChiKey
NXYJUQAFIYLINH-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2
  • 重原子数:
    24
  • 可旋转键数:
    7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4
  • 拓扑面积:
    70.7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4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乙酰乙酸乙酯N,N-二乙基-4-氨基苯甲醛尿素 在 copper(II) oxide 作用下, 以 neat (no solvent) 为溶剂, 反应 1.17h, 以90%的产率得到4-(4-diethylamino-phenyl)-6-methyl-2-oxo-1,2,3,4-tetrahydro-pyrimidine-5-carboxylic acid ethyl ester
    参考文献:
    名称:
    大戟提取物绿色合成氧化铜纳米颗粒及其在 Biginelli 反应中的应用
    摘要:
    最近,纳米技术因其卓越的生产用途而在科学中获得了巨大的认可。一些金属纳米粒子 (NPs) 在医疗应用中的应用受到限制,因为它们的制备涉及有毒和危险物质、高压、环境和生物风险以及高成本。在纳米粒子中,铜纳米粒子因其成本低、获取方便而受到重视,应用广泛,尤其是在催化剂领域。它们有用的物理特性包括高温超导性。铜催化被认为是各种有机反应最有效的系统之一。通过植物和植物化学物质绿色合成金属和金属氧化物 NPs 是非常有益的,因为它获取简单、成本效益高、使用安全化学品、环境友好、产量高;它不需要严格保存实验室培养物。因此,使用植物提取物合成纳米颗粒是一种有效的生物方法,因为它可以大规模生产纳米颗粒而无需培养。当然,铜在自然界中大量存在于许多盐中,这些盐是氧化铜纳米颗粒的主要来源。除了提高热导率之外,CuO NPs 还用于提高能量传输流体的粘度。在工业上,CuO NPs 被广泛用作 p 型半导体和晶体管
    DOI:
    10.1080/00304948.2020.176481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ai, Satheesha N.; Kalluraya, Balakrishna; Lingappa, Indian Journal of Chemistry - Section B Organic and Medicinal Chemistry, 2009, vol. 48, # 10, p. 1431 - 1434
    作者:Rai, Satheesha N.、Kalluraya, Balakrishna、Lingappa、Shenoy, Shalini
    DOI:——
    日期:——
  • Green Synthesis of Copper Oxide Nanoparticles with an Extract of <i>Euphorbia maculata</i> and Their Use in the Biginelli Reaction
    作者:Heshmatollah Alinezhad、Khatereh Pakzad
    DOI:10.1080/00304948.2020.1764819
    日期:2020.7.3
    biological method because it can produce nanoparticles on a large scale with no need for culture. Copper, of course, is abundantly found in numerous salts in nature and these serve as the primary sources for copper oxide nanoparticles. CuO NPs are used to improve the viscosity of energy transferring fluids, in addition to raising thermal conductivity. Industrially, CuO NPs are broadly applied as p-type semiconductors
    最近,纳米技术因其卓越的生产用途而在科学中获得了巨大的认可。一些金属纳米粒子 (NPs) 在医疗应用中的应用受到限制,因为它们的制备涉及有毒和危险物质、高压、环境和生物风险以及高成本。在纳米粒子中,铜纳米粒子因其成本低、获取方便而受到重视,应用广泛,尤其是在催化剂领域。它们有用的物理特性包括高温超导性。铜催化被认为是各种有机反应最有效的系统之一。通过植物和植物化学物质绿色合成金属和金属氧化物 NPs 是非常有益的,因为它获取简单、成本效益高、使用安全化学品、环境友好、产量高;它不需要严格保存实验室培养物。因此,使用植物提取物合成纳米颗粒是一种有效的生物方法,因为它可以大规模生产纳米颗粒而无需培养。当然,铜在自然界中大量存在于许多盐中,这些盐是氧化铜纳米颗粒的主要来源。除了提高热导率之外,CuO NPs 还用于提高能量传输流体的粘度。在工业上,CuO NPs 被广泛用作 p 型半导体和晶体管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