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cyclohexyl-4-methoxy-N-methylbenzamid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cyclohexyl-4-methoxy-N-methylbenzamide
英文别名
Cambridge id 5344582
N-cyclohexyl-4-methoxy-N-methylbenzamid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5H21NO2
mdl
——
分子量
247.337
InChiKey
LVFFRIXLPZAGMH-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2
  • 重原子数:
    18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3
  • 拓扑面积:
    29.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N-甲基环己胺一氧化碳4-碘苯甲醚三乙胺三苯基膦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125.0 ℃ 、1.0 MPa 条件下, 反应 1.5h, 以65%的产率得到N-cyclohexyl-4-methoxy-N-methylbenz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可回收的Pd(II)/TPP-β-环糊精交联催化剂的高效微波辅助CO氨羰基化
    摘要:
    使用三组分基质(包括一氧化碳,有机卤化物和亲核组分)将羰基部分掺入有机分子,为形成羧酸,酸酐,酯,酰胺和酮提供了一种简单而通用的方法。氨基羰基化的可持续合成方案的设计可以使用结合了固态绿色催化剂和合适的使能技术的多方面策略有效完成。在微波反应器中在压力下安全和协同使用一氧化碳可能会在氨基羰基化反应中产生技术突破。而且,
    DOI:
    10.1021/op500337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JPS5536446A
    申请人:——
    公开号:JPS5536446A
    公开(公告)日:1980-03-14
  • Highly Efficient Microwave-Assisted CO Aminocarbonylation with a Recyclable Pd(II)/TPP-β-Cyclodextrin Cross-Linked Catalyst
    作者:Emanuela Calcio Gaudino、Diego Carnaroglio、Katia Martina、Giovanni Palmisano、Andrea Penoni、Giancarlo Cravotto
    DOI:10.1021/op5003374
    日期:2015.4.17
    The incorporation of the carbonyl moiety into organic molecules using a three-component matrix, including carbon monoxide, an organic halide, and a nucleophilic component, offers a simple and versatile approach to the formation of carboxylic acid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and ketones. The design of a sustainable synthetic protocol for aminocarbonylation can be efficiently accomplished using a multifaceted
    使用三组分基质(包括一氧化碳,有机卤化物和亲核组分)将羰基部分掺入有机分子,为形成羧酸,酸酐,酯,酰胺和酮提供了一种简单而通用的方法。氨基羰基化的可持续合成方案的设计可以使用结合了固态绿色催化剂和合适的使能技术的多方面策略有效完成。在微波反应器中在压力下安全和协同使用一氧化碳可能会在氨基羰基化反应中产生技术突破。而且,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