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isopropyl-2-(phenylimino)thiazolidin-4-on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isopropyl-2-(phenylimino)thiazolidin-4-one
英文别名
2-phenylimino-N-isopropylthiazol-4-one;(2E)-2-(phenylimino)-3-(propan-2-yl)-1,3-thiazolidin-4-one;2-phenylimino-3-propan-2-yl-1,3-thiazolidin-4-one
3-isopropyl-2-(phenylimino)thiazolidin-4-on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2H14N2OS
mdl
——
分子量
234.322
InChiKey
KZJGMQVAFPGESN-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9
  • 重原子数:
    16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3
  • 拓扑面积:
    58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isopropyl-2-(phenylimino)thiazolidin-4-one对苯二甲醛哌啶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以85%的产率得到(2Z,2'Z,5Z,5'Z)-5,5'-(1,4-phenylenebis(methanylylidene))bis(3-isopropyl-2-(phenylimino)thiazolidin-4-one)
    参考文献:
    名称:
    双噻唑烷酮衍生物的合成、立体化学测定、药理研究和量子化学分析
    摘要:
    摘要 通过Knoevenagel缩合反应合成了一种新的化合物(3)双噻唑烷酮衍生物。通过不同的光谱技术和X射线衍射研究阐明了合成化合物的结构。化合物(3)的立体化学通过1 H 1 H NOESY、1 H 1 H NMR COZY和单晶X射线衍射研究确定为(Z,Z)-构型。化合物(3)的计算量子化学研究,如红外、紫外、NBO 分析是通过 DFT 与 Becke-3-Lee-Yang-Parr (B3LYP) 交换相关泛函结合 6-311++G(d ,p) 基组。化合物(3) 的DNA 结合表现出中等结合常数(K b = 1 × 10 5 Lmol -1 ) 和低色移。分子对接显示出良好的结合亲和力 -7.18 kcal/mol 。针对不同癌细胞系HepG2、Siha、Hela和MCF-7筛选化合物(3)的MTT测定。针对这些细胞系的研究表明,筛选的化合物 (3) 显示出对 HepG2 细胞 (IC
    DOI:
    10.1016/j.molstruc.2016.07.089
  • 作为产物:
    描述:
    硫代异氰酸苯酯sodium acetate 作用下, 以 乙醇甲苯 为溶剂, 反应 13.0h, 生成 3-isopropyl-2-(phenylimino)thiazolidin-4-one
    参考文献:
    名称:
    双噻唑烷酮衍生物的合成、立体化学测定、药理研究和量子化学分析
    摘要:
    摘要 通过Knoevenagel缩合反应合成了一种新的化合物(3)双噻唑烷酮衍生物。通过不同的光谱技术和X射线衍射研究阐明了合成化合物的结构。化合物(3)的立体化学通过1 H 1 H NOESY、1 H 1 H NMR COZY和单晶X射线衍射研究确定为(Z,Z)-构型。化合物(3)的计算量子化学研究,如红外、紫外、NBO 分析是通过 DFT 与 Becke-3-Lee-Yang-Parr (B3LYP) 交换相关泛函结合 6-311++G(d ,p) 基组。化合物(3) 的DNA 结合表现出中等结合常数(K b = 1 × 10 5 Lmol -1 ) 和低色移。分子对接显示出良好的结合亲和力 -7.18 kcal/mol 。针对不同癌细胞系HepG2、Siha、Hela和MCF-7筛选化合物(3)的MTT测定。针对这些细胞系的研究表明,筛选的化合物 (3) 显示出对 HepG2 细胞 (IC
    DOI:
    10.1016/j.molstruc.2016.07.08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一种N取代的噻唑杂环类化合物及其应用
    申请人: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
    公开号:CN114031576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取代的噻唑杂环类化合物,尤其涉及2‑苯亚氨基‑N‑异丙基‑5‑(4‑二甲氨基苯亚甲基)噻唑‑4‑酮,本发明还提供了该化合物作为芳香烃受体拮抗剂的应用。实验证实,本发明所述化合物在10μM的浓度下能有效的抑制TCDD引起的小鼠肝癌细胞中芳香烃受体下游靶基因的相关外源物质代谢酶CYP1A1的基因、蛋白表达上调。提示该化合物以芳香烃受体为靶点,可以有效阻断芳香烃受体信号通路的激活,减少多芳环类污染物通过芳香烃受体信号通路对机体造成的伤害,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和经济开发价值。
  • Synthesis, stereochemistry determination, pharmacological studies and quantum chemical analyses of bisthiazolidinone derivative
    作者:Md. Mushtaque、Fernando Avecilla、Zubair Bin Hafeez、Meriyam Jahan、Md. Shahzad Khan、M. Moshahid A. Rizvi、Mohd. Shahid Khan、Anurag Srivastava、Anwesha Mallik、Saurabh Verma
    DOI:10.1016/j.molstruc.2016.07.089
    日期:2017.1
    Abstract A new compound (3) bisthaizolidinone derivative was synthesized by Knoevenagel condensation reaction. The structure of synthesized compound was elucidated by different spectral techniques and X-ray diffraction studies. The stereochemistry of the compound (3) was determined by 1 H 1 H NOESY, 1 H 1 H NMR COSY and single 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studies as (Z, Z)- configuration. The computational
    摘要 通过Knoevenagel缩合反应合成了一种新的化合物(3)双噻唑烷酮衍生物。通过不同的光谱技术和X射线衍射研究阐明了合成化合物的结构。化合物(3)的立体化学通过1 H 1 H NOESY、1 H 1 H NMR COZY和单晶X射线衍射研究确定为(Z,Z)-构型。化合物(3)的计算量子化学研究,如红外、紫外、NBO 分析是通过 DFT 与 Becke-3-Lee-Yang-Parr (B3LYP) 交换相关泛函结合 6-311++G(d ,p) 基组。化合物(3) 的DNA 结合表现出中等结合常数(K b = 1 × 10 5 Lmol -1 ) 和低色移。分子对接显示出良好的结合亲和力 -7.18 kcal/mol 。针对不同癌细胞系HepG2、Siha、Hela和MCF-7筛选化合物(3)的MTT测定。针对这些细胞系的研究表明,筛选的化合物 (3) 显示出对 HepG2 细胞 (IC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