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Adamant-1'-yl-4-methylanisol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Adamant-1'-yl-4-methylanisol
英文别名
1-(2-Methoxy-5-methylphenyl)adamantane
2-Adamant-1'-yl-4-methylanisol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8H24O
mdl
——
分子量
256.388
InChiKey
WLOGLCRHRQTHJG-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7
  • 重原子数:
    19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5.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7
  • 拓扑面积:
    9.2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对甲苯甲醚1-氯金刚烷三氟甲磺酸 、 n-butylmethylimidazolium triflate 作用下, 反应 20.0h, 生成 2-Adamant-1'-yl-4-methylanisol
    参考文献:
    名称:
    Triflic acid-catalyzed adamantylation of aromatics in [BMIM][OTf] ionic liquid; synthetic scope and mechanistic insight
    摘要:
    开发了一种温和高效的方法,使用 1-AdaOH、1-AdaCl、1-AdaBr 和 1-Br-3,5,7-三甲基金刚烷作为金刚烷基化剂,用三氟甲磺酸 ( TfOH)作为促进剂,正丁基甲基咪唑鎓三氟甲磺酸盐[BMIM][OTf]室温离子液体(IL)作为溶剂。在使用 1-AdaOH、1-AdaCl 和 1-AdaBr 以甲苯为底物的模型反应中测量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 TfOH 量的影响。在最佳条件下,反应表现出高对位选择性,几乎不形成金刚烷副产物或不形成金刚烷副产物。针对代表性烷基苯和卤代烷基苯测试了该转化的合成范围。在 1,2-二氯乙烷 (DCE) 中进行的对比反应产生增加量的间位异构体和大量金刚烷。底物选择性 (KT/KB) 在 [BMIM][OTf] 和 DCE 作为溶剂的竞争性实验中进行测量。进行异构化测试以揭示间位异构体的起源。还进行了DFT研究,比较了异构产物的相对稳定性,测定了金刚烷基化的中间异构体苯离子的相对稳定性及其电荷分布模式,并探索了苯离子异构化的分子内过程。
    DOI:
    10.1039/b416997b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METHOD FOR PREPARATION OF 6-[3(1-ADAMANTYL) -4-METHOXYPHENYL]-2-NAPHTOIC ACID
    申请人:Kalvinsh Ivars
    公开号:US20100076219A1
    公开(公告)日:2010-03-25
    A method for preparation of 6-[3-(1-adamantyl)-4-methoxyphenyl]-2-naphthoic acid is disclosed based on “one pot” synthesis approach including a direct synthesis of boronic acid derivative from 2-(1-adamantyl)-4-bromoanisole and cycloboranes with a subsequent Suzuki-Miyaura coupling with 6-halonaphthenoates and basic hydrolysis of the reaction product in ethylene glycol or 1,2-propanediol.
    揭示了一种制备6-[3-(1-戊二醇基)-4-甲氧基苯基]-2-萘甲酸的方法,基于“一锅法”合成方法,包括从2-(1-戊二醇基)-4-苯甲醚和环硼烷直接合成硼酸生物,然后与6-卤代酸酯进行Suzuki-Miyaura偶联反应,最后在乙二醇1,2-丙二醇中对反应产物进行碱性解。
  •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6-[3-(1-ADMANTYL)-4-METHOXYPHENYL]-2-NAPHTOIC ACID.
    申请人:Kalvinsh Ivars
    公开号:US20100160677A1
    公开(公告)日:2010-06-24
    A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6-[3-(1-adamantyl)-4-methoxyphenyl]-2-naphthoic acid from 2-(1-adamantyl)-4-bromanisolee is disclosed, based on transformation of 2-(1-adamantyl)-4-bromanisole into a Grignard's reagent by using metallic magnesium, anhydrous lithium chloride and dibromoethane followed by transmetallation with borates to 3-(adamantyl)-4-methoxyphenylboronic acid, which is converted into 6-[3-(1-adamantyl)-4-methoxyphenyl]-2-naphthoic acid esters by Suzuki-Miyaura cross-coupling reaction with alkyl-6-halonaftoates catalyzed by Pd [0] or Pd/phosphine ligands and followed by basic hydrolysis in ethylene glycol or 1,2-propanediol of ester thus obtained into 6-[3-(1-adamantyl)-4-methoxyphenyl]-2-naphthoic acid.
    揭示了一种从2-(1-金刚烷基)-4-溴苯甲醚制备6-[3-(1-金刚烷基)-4-甲氧基苯基]-2-萘甲酸的方法,基于将2-(1-金刚烷基)-4-溴苯甲醚转化为格氏试剂,使用无水氯化锂和二溴乙烷进行转化,随后通过与硼酸盐的转属化反应得到3-(金刚烷基)-4-甲氧基苯硼酸,再通过Suzuki-Miyaura交叉偶联反应与Pd [0]或Pd/膦配体催化的烷基-6-卤代酸酯反应,最后在乙二醇1,2-丙二醇中进行酯的碱性解,得到6-[3-(1-金刚烷基)-4-甲氧基苯基]-2-萘甲酸
  • [EN] NOVEL RHODAMINE DYE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AGAINST PATHOGENIC BACTERIA<br/>[FR] NOUVEAU COLORANT DE RHODAMINE ET SON UTILISATION CONTRE DES BACTÉRIES PATHOGÈNES<br/>[ZH] 新型罗丹明染料及其在抗致病菌中的应用
    申请人:UNIV EAST CHINA SCIENCE & TECH
    公开号:WO2020019289A1
    公开(公告)日:2020-01-30
    本发明涉及新型罗丹明染料及其在抗致病菌中的应用。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下式 A 所示的化合物,式中,X- 和 R1-R9 如文中所述。本发明的新型罗丹明染料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有抑菌、杀菌作用和抗菌增效作用。
  • US8119835B2
    申请人:——
    公开号:US8119835B2
    公开(公告)日:2012-02-21
  • US9963439B2
    申请人:——
    公开号:US9963439B2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R)-3-(叔丁基)-4-(2,6-二异丙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2S,3R)-3-(叔丁基)-2-(二叔丁基膦基)-4-甲氧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二甲氧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R,2''R,3R,3''R)-3,3''-二叔丁基-4,4''-二甲氧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氟-3-异丙氧基苯基)三氟硼酸钾 (+)-6,6'-{[(1R,3R)-1,3-二甲基-1,3基]双(氧)}双[4,8-双(叔丁基)-2,10-二甲氧基-丙二醇 麦角甾烷-6-酮,2,3,22,23-四羟基-,(2a,3a,5a,22S,23S)- 鲁前列醇 顺式6-(对甲氧基苯基)-5-己烯酸 顺式-铂戊脒碘化物 顺式-四氢-2-苯氧基-N,N,N-三甲基-2H-吡喃-3-铵碘化物 顺式-4-甲氧基苯基1-丙烯基醚 顺式-2,4,5-三甲氧基-1-丙烯基苯 顺式-1,3-二甲基-4-苯基-2-氮杂环丁酮 非那西丁杂质7 非那西丁杂质3 非那西丁杂质22 非那西丁杂质18 非那卡因 非布司他杂质37 非布司他杂质30 非布丙醇 雷诺嗪 阿达洛尔 阿达洛尔 阿莫噁酮 阿莫兰特 阿维西利 阿索卡诺 阿米维林 阿立酮 阿曲汀中间体3 阿普洛尔 阿普斯特杂质67 阿普斯特中间体 阿普斯特中间体 阿托西汀EP杂质A 阿托莫西汀杂质24 阿托莫西汀杂质10 阿托莫西汀EP杂质C 阿尼扎芬 阿利克仑中间体3 间苯胺氢氟乙酰氯 间苯二酚二缩水甘油醚 间苯二酚二异丙醇醚 间苯二酚二(2-羟乙基)醚 间苄氧基苯乙醇 间甲苯氧基乙酸肼 间甲苯氧基乙腈 间甲苯异氰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