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五氯化钽 | 7721-01-9

中文名称
五氯化钽
中文别名
氯化钽(V);5-氯化钽;五氯化钽(无水);五氯化钽(V)
英文名称
tantalum pentachloride
英文别名
Tantalum(V)chloride;Tantalum chloride;TaCl5;pentachlorotantalum;Ta(V)Cl5;Einecs 254-460-4;tantalum(5+);pentachloride
五氯化钽化学式
CAS
7721-01-9
化学式
Cl5Ta
mdl
——
分子量
358.213
InChiKey
OEIMLTQPLAGXMX-UHFFFAOYSA-I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221 °C
  • 沸点:
    242 °C
  • 密度:
    3.68 g/mL at 25 °C(lit.)
  • 闪点:
    242°C
  • 溶解度:
    溶于乙醚、四氯化碳、硫酸和氢氧化钾。微溶于乙醇。
  • 稳定性/保质期:
    <b><p></p></b>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44
  • 重原子数:
    6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ADMET

毒理性
  • 副作用
Dermatotoxin - 皮肤烧伤。
Dermatotoxin - Skin burns.
来源:Haz-Map, Information on Hazardous Chemicals and Occupational Diseases

安全信息

  • TSCA:
    Yes
  • 危险等级:
    8
  • 危险品标志:
    C
  • 安全说明:
    S26,S36/37/39,S45
  • 危险类别码:
    R22,R34
  • WGK Germany:
    3
  • 海关编码:
    28273990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3260 8/PG 2
  • RTECS号:
    WW5600000
  • 包装等级:
    III
  • 危险类别:
    8
  • 危险标志:
    GHS05,GHS07
  • 危险性描述:
    H302,H314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80,P305 + P351 + P338,P310
  • 储存条件:
    库房应保持通风、低温和干燥,并需与其他危险品如氧化剂、氰化物、发泡剂以及碱类分开存放。

SDS

SDS:e2fefef8cd1370adb37a80493b1d7c93
查看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五氯化钽;氯化钽
化学品英文名称: Tantalum chloride;Tantalum pentachloride
中文俗名或商品名:
Synonyms:
CAS No.: 7721-01-9
分子式: TaCl 5
分子量: 358.2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化学品 混合物
化学品名称:五氯化钽;氯化钽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五氯化钽 100 7721-01-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第8.1类 酸性腐蚀品
侵入途径: 吸入 食入
健康危害: 本品有毒。遇水能产生氯化氢,对皮肤和粘膜有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 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注意保暖,就医。
食入: 误服者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水反应产生有毒和腐蚀性的烟雾。遇潮时对大多数金属有腐蚀性。具有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 氯化氢。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消防员的个体防护: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禁止使用的灭火剂: 禁止用水。
闪点(℃): 无意义
自燃温度(℃): 无意义
爆炸下限[%(V/V)]: 无意义
爆炸上限[%(V/V)]: 无意义
最小点火能(mJ):
爆燃点:
爆速:
最大燃爆压力(MPa):
建规火险分级: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和手套。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包装必须密封,切勿受潮。应与碱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 中 国 MAC:未制订标准前苏联MAC:未制订标准美国TLV—TWA:未制订标准美国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较高时,应该佩戴防毒口罩。必要时建议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酸碱工作服。
手防护: 戴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淡黄色结晶形粉末,易潮解。
pH:
熔点(℃): 221
沸点(℃): 239.3
相对密度(水=1): 3.68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饱和蒸气压(kPa):
燃烧热(kJ/mol):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闪点(℃): 无意义
引燃温度(℃): 无意义
爆炸上限%(V/V): 无意义
爆炸下限%(V/V): 无意义
分子式: TaCl 5
分子量: 358.21
蒸发速率:
粘性:
溶解性: 溶于醇、王水及浓硫酸、氯仿、四氯化碳,微溶于乙醇。
主要用途: 用于医药,用作纯金属钽的原料、中间体、有机物氯化剂。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在常温常压下 稳定
禁配物: 强碱、潮湿空气。
避免接触的条件: 接触潮气可分解。
聚合危害: 不能出现
分解产物: 氯化氢。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LD50:1900mg/kg(大鼠经口) LC50:
急性中毒:
慢性中毒: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若可能,回收使用。也可以用安全掩埋法处置。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81516
UN编号: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包装方法: 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
运输注意事项: 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碱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
RETCS号:
IMDG规则页码: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国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8.1 类酸性腐蚀品。
国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 1.周国泰,化学危险品安全技术全书,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2.国家环保局有毒化学品管理办公室、北京化工研究院合编,化学品毒性法规环境数据手册,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3.Canadian Centr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CHEMINFO Database.1998 4.Canadian Centr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RTECS Database, 1989
填表时间: 年月日
填表部门:
数据审核单位:
修改说明:
其他信息: 3
MSDS修改日期: 年月日

制备方法与用途

五氯化钽,化学式为TaCl₅,分子量358.21。它是一种白色或黄色的晶状粉末,熔点216℃,沸点242℃,相对密度3.6827。可在二氧化碳或干燥氯气中升华,并能溶于无水乙醇、氯仿、四氯化碳和氢氧化钾,不溶于硫酸。化学性质不太稳定,在潮湿空气或水中分解并生成钽酸。在氢气流中加热至600℃以上会分解逸出氯化氢气体并生成金属钽。应密封保存。

晶体结构

五氯化钽是一种单斜晶体,空间群为C2/m。十个氯原子位于两个八面体顶点的位置,两个钽原子则在八面体的中间位置,由两个桥接配位氯连接而成。这种二聚体结构在非络合溶剂中保持稳定,在很大程度上维持了熔融状态。然而,气态的TaCl₅是单体形式存在,其形状如同PCl₅一样为三角双锥形。

应用

五氯化钽作为白色或黄色晶状物质,主要用于制备光学玻璃、金属钽和碳化钽等产品。

制备方法

五氯化钽可以通过以下反应合成:

  1. 钨与氯气在170至250℃之间直接化合而成。 [ 2\text{Ta} + 5\text{Cl}_2 \rightarrow 2\text{TaCl}_5 ]
  2. 使用盐酸(HCl),需要在400℃下反应: [ 2\text{Ta} + 10\text{HCl} \rightarrow 2\text{TaCl}_5 + 5\text{H}_2 ]
  3. 在240℃时,五氧化二钽(Ta₂O₅)与氯化亚砜反应也能得到五氯化钽: [ \text{Ta}_2\text{O}_5 + 5\text{SOCl}_2 \rightarrow 2\text{TaCl}_5 + 5\text{SO}_2 ]

购买的样本中可能会含有少量的氯氧化钽(TaOCl₃),这是由于五氯化钽与水反应生成的结果。

化学性质

五氯化钽是一种黄色玻璃状晶体或粉末,能够溶解于无水酒精、硫酸和氢氧化钾中。

用途

它用作有机化合物的氯化剂以及化学中间体,并用于制备金属钽等产品。

分类

腐蚀物品

毒性分级

中毒

急性毒性

口服-大鼠LD₅₀:1900毫克/公斤

可燃性危险特性

遇H发孔剂可燃;遇氰化物时释放有毒的氰化氢气体;受热分解产生有毒氯化物和含钽化合物烟雾。

储运特性

应储存在库房中,确保通风并保持低温干燥。与氧化剂、氰化物、H发孔剂及碱类分开存放。

灭火方法

使用砂土、雾状水或泡沫进行灭火。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氟化钽(V) tantalum pentafluoride 7783-71-3 F5Ta 275.94
    三氯化铝 aluminium trichloride 7446-70-0 AlCl3 133.341
    盐酸 hydrogenchloride 7647-01-0 ClH 36.4609
    甲烷 pyrographite 74-82-8 C 12.011
    硫化氢 hydrogen sulfide 7783-06-4 H2S 34.0819
    五氯化铌 niobium pentachloride 10026-12-7 Cl5Nb 270.171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氟化钽(V) tantalum pentafluoride 7783-71-3 F5Ta 275.94
    五氯化铌 niobium pentachloride 10026-12-7 Cl5Nb 270.171
    三氯化锑 antimony chloride 10025-91-9 Cl3Sb 228.109
    盐酸 hydrogenchloride 7647-01-0 ClH 36.4609
    water 7732-18-5 H2O 18.015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Deville, H. S.-C.; Troost, L., Comptes Rendus Hebdomadaires des Seances de l'Academie des Sciences, 1867, vol. 64, p. 294 - 297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盐酸 在 Ta-oxyd hydrate 作用下, 以 melt 为溶剂, 生成 五氯化钽
    参考文献:
    名称:
    Preparation of the refractory metals by fused salt electrolysis
    摘要:
    公开号:
    US02870073A1
  • 作为试剂:
    描述:
    聚合甲醛4-硝基苯乙烯silica gel五氯化钽 作用下, 反应 0.08h, 以80%的产率得到4-(4-nitro-phenyl)-[1,3]dioxane
    参考文献:
    名称:
    First TaCl5-SiO2 Catalyzed Prins Reaction: Comparative Study of Conventional Heating vs Microwave Irradiation
    摘要:
    首次通过微波照射实现了TaCl5-SiO2催化的Prins反应。
    DOI:
    10.1055/s-1998-179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N] CATALYTIC FLUORINATION PROCESS OF MAKING HYDROHALOALKANE<br/>[FR] PROCÉDÉ DE PRODUCTION D'UN HYDROHALOALCANE PAR FLUORATION CATALYTIQUE
    申请人:NAPPA MARIO JOSEPH
    公开号:WO2013071024A1
    公开(公告)日:2013-05-16
    The present disclosure provides a fluorination process which involves reacting a hydrohaloalkene of the formula RfCCl=CH2 with HF in a reaction zone in the presence of a fluorination catalyst selected from the group consisting of TaF5 and TiF4 to produce a product mixture containing a hydrohaloalkane of the formula RfCFClCH3, wherein Rf is a perfluorinated alkyl group.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氟化过程,涉及在反应区中在氟化催化剂TaF5和TiF4所选的群组中的存在下,将化学式为RfCCl=CH2的氢卤烯与氢氟酸反应,以产生含有化学式为RfCFClCH3的氢卤烷的产物混合物,其中Rf是全氟烷基基团。
  • Composes d'addition formes par les pentachlorures de niobium (V), de tantale (V) et de protactinium (V) avec le chlorure de nitrosyle; etude infrarouge et raman
    作者:J. MacCordick、G. Kaufmann、R. Rohmer
    DOI:10.1016/0022-1902(69)80088-6
    日期:1969.10
    Thermal and crystallographic properties and vibrational spectra are reported for the addition compounds MVCl5. NOCl (M = Na, Ta) and in part for a complex analysed as PaCl5. 3NOCl. The ionic nature of the products is discussed and spectral data for the anions are presented.
    报告了加成化合物M V Cl 5的热和晶体学性质以及振动光谱。NOCl(M = Na,Ta),部分是作为PaCl 5分析的复合物。3NOCl。讨论了产物的离子性质,并给出了阴离子的光谱数据。
  • Carboxylation of N-heterocyclic carbenes with carbon dioxide and their tantalum complexes with high oxidation
    作者:Wei Zhenhong、Zhang Wenbiao、Luo Guangming、Xu Feng、Mei Yingxuan、Cai Hu
    DOI:10.1016/j.jorganchem.2016.02.028
    日期:2016.4
    Carboxylation of two free N-heterocyclic carbenes (NHCs) 1,3-dimesitylimidazol-2-yliden (IMes) and 1,3-bis(2,6-diisopropylphenyl)imidazol-2-ylidene (IPr) with CO2 led to two adducts [IMes:CO2] and [IPr:CO2], which were further reacted with TaCl5 to afford the finial metal complexes [(IMes:CO2)TaCl5] (1) and [(IPr:CO2)2TaCl3][TaCl6]2 (2), respectively. NMR spectroscopy, elemental analysis and single
    两个游离的N杂环卡宾(NHCs)1,3-二甲酰亚胺基-2-亚基(IMes)和1,3-双(2,6-二异丙基苯基)咪唑-2-亚基(IPr)与CO 2的羧化反应导致两个加合物[IMes:CO 2 ]和[IPr:CO 2 ],它们进一步与TaCl 5反应,得到最终的金属络合物[(IMes:CO 2)TaCl 5 ](1)和[(IPr:CO 2)2 TaCl 3 ] [TaCl 6 ] 2(2), 分别。NMR光谱法,元素分析和单晶X射线衍射证明,羧酸盐基团保留在配合物1和2中。晶体学表明,配合物1和2的金属中心分别采用扭曲的八面体和五边形双锥体几何形状,其中配合物1由一个[IMes:CO 2 ]加合物构成,而配合物2由两个[IPr:CO 2 ]加合物构成。 。此外,复合物的催化性能1 - 2对CO之间的环加成2 研究了在温和条件下用环氧丙烷合成环氧丙烷的方法。
  • Synthesis and X-ray crystal structures of imido and isodiazene complexes of vanadium, niobium and tantalum
    作者:Andreas A. Danopoulos、Robyn S. Hay-Motherwell、Geoffrey Wilkinson、Tracy K.N. Sweet、Michael B. Hursthouse
    DOI:10.1016/s0277-5387(96)00387-7
    日期:1997.1
    Abstract Interaction of [M(NBut)(NHBut)(H2NBut)Cl2]2, M  Nb, Ta, with five equiv. of ButNHLi gave [M(NBut)3(NHBut)]Li2}2, M  Nb (2a), M = Ta (2b), which showed the presence of three different tert-butylimido groups and resisted further metallation. Interaction of MCl5, M  Nb, Ta, with 1-amino-2,2,6,6-tetramethylpiperidine, C9H18NNH2, in the presence of Me3SiClEt3N gave (Et3NH)[M(C9H18N2)2Cl4]
    [M(NBut)(NHBut)(H2NBut)Cl2] 2,MNb,Ta与5个当量的相互作用 ButNHLi的缩合反应得到[M(NBut)3(NHBut)] Li2} 2,M(Nb(2a),M = Ta(2b),这表明存在三个不同的叔丁基酰亚胺基,并能抵抗进一步的金属化。MCl5,MNb,Ta与1-氨基-2,2,6,6-四甲基哌啶C9H18NNH2的相互作用,在Me3SiClEt3N存在下得到(Et3NH)[M(C9H18N2)2Cl4],MNb( 3a),MTa(3b)。与NH4VO3的相似相互作用产生低产率的[(C9H18N2)2(OSiMe3)2 V(μ-O)V(O)(OsiMe3)2](4)。已经确定了(2a),(3b)和(4)的X射线晶体结构。
  • New Bis(silyl)cyclopentadienidoniobium and ‐tantalum Complexes:X‐ray Crystal Structures of [NbCp∧Cl <sub>4</sub> ] and [NbCp∧Cl <sub>4</sub> (CNAr)][Cp∧ = η <sup>5</sup> ‐C <sub>5</sub> H <sub>3</sub> (SiClMe <sub>2</sub> )(SiMe <sub>3</sub> ); Ar = 2,6‐Me <sub>2</sub> C <sub>6</sub> H <sub>3</sub> ]
    作者:Manuel Gómez、Pilar Gómez‐Sal、José Manuel Hernández
    DOI:10.1002/ejic.200600633
    日期:2006.12
    complexes [MCp^Cl 4 ] [Cp^ = η 5 -C 5 H 3 (SiClMe 2 )-(SiMe 3 ); M = Nb 3, Ta 4] were synthesized by reaction of the pentachlorides MCl 5 with C 5 H 3 (SiClMe 2 )(SiMe3)2 (1). Although the Lewis acidity of tetrachloro complexes 3 and 4 i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pentahalides, two adducts [Mη 5 -C5H3(SiClMe2)(SiMe 3 )}Cl 4 (CNAr)] (Ar = 2,6-Me 2 C 6 H 3 ; M = Nb 5, Ta 6) have been isolated by reaction
    [双(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四氯铌和-钽配合物[MCp^Cl 4 ] [Cp^ = η 5 -C 5 H 3 (SiClMe 2 )-(SiMe 3 );M = Nb 3, Ta 4] 通过五氯化物 MCl 5 与 C 5 H 3 (SiClMe 2 )(SiMe3)2 (1) 的反应合成。尽管四氯配合物 3 和 4 的路易斯酸度低于五卤化物,但两个加合物 [Mη 5 -C5H3(SiClMe2)(SiMe 3 )}Cl 4 (CNAr)] (Ar = 2,6-Me 2 C 6 H 3 ;M = Nb 5, Ta 6) 已通过与 ArNC 反应分离。配合物 3 和 4 与叔丁胺或氨基化锂反应得到二氯亚胺和酰氨基氯亚胺配合物 [Mη 5 -C 5 H 3 (SiClMe 2 )(SiMe 3 )}Cl 2 (NR)] (R = tBu, M = Nb 7, Ta 8; R = Me, M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