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benzo[d][1,3]dioxol-5-yl)-7,8-dimethoxyisoquinolin-1(2H)-on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benzo[d][1,3]dioxol-5-yl)-7,8-dimethoxyisoquinolin-1(2H)-one
英文别名
3-(1,3-benzodioxol-5-yl)-7,8-dimethoxy-2H-isoquinolin-1-one
3-(benzo[d][1,3]dioxol-5-yl)-7,8-dimethoxyisoquinolin-1(2H)-on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8H15NO5
mdl
——
分子量
325.321
InChiKey
CWHNPSGQEYTLNK-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7
  • 重原子数:
    24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7
  • 拓扑面积:
    66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5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超人重排和Pomeranz-Fritsch反应,用于合成苯并氮杂异喹啉酮,以发现新型抗肿瘤药
    摘要:
    通过Pomeranz-Fritsch反应成功构建了苯并氮杂异喹啉酮1a - b的B环。关键中间体5a – b可以通过Overman重排从9a – b转换而来。生物测定表明,有11种化合物 对索非尼(A375)黑色素瘤细胞系具有比索拉非尼(IC 50 = 7.56μM)更高的活性,其中1a,5a,8a和10c的IC 50值分别为0.59、0.20、0.17和0.11μM。强大的细胞毒性接近或什至比抗黑素瘤药物维拉非尼(IC 50 = 0.18μM)。另外,5a,8a和10c在HCT116结肠细胞系上比维拉非尼和索拉非尼更具活性(5a,8a,10c,维拉非尼和索拉非尼的IC 50值:0.86、0.65、0.42,> 30和5.65μM)。因此,这些化合物是用于进一步药物开发的有希望的候选物。
    DOI:
    10.1016/j.ejmech.2013.10.049
  • 作为产物:
    描述:
    N,N-dimethyl-3,4-dimethoxybenzylamine 在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 正丁基锂草酰氯N,N-二甲基甲酰胺 、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甲醇二氯甲烷二甲基亚砜 为溶剂, 反应 60.0h, 生成 3-(benzo[d][1,3]dioxol-5-yl)-7,8-dimethoxyisoquinolin-1(2H)-one
    参考文献:
    名称:
    作为新型高度特异性 hCES2A 抑制剂的 3-芳基异喹诺酮类似物的合成和构效关系。
    摘要:
    哺乳动物羧酸酯酶(CES)是参与各种内源性和外源性底物水解代谢的关键酶。人羧酸酯酶2A(hCES2A)主要分布在小肠和结肠中,在许多药物的水解中起重要作用。在这项研究中,3-芳基异喹诺酮3  h [3-(4-(苄氧基)-3-甲氧基苯基)-7,8-二甲氧基异喹啉-1(2 H )-one]和4  a [3-(4-(苄氧基) ‐3-甲氧基苯基)-4-溴-7,8-二甲氧基异喹啉-1(2 H )-one]被发现对 hCES2A 具有强效抑制作用 (IC 50 =0.68 μM, K i =0.36 μM) 和优异的特异性 (超过 hCES1 A 的 147.05 倍)。而且,图 4a显示出相对于3小时,对活HepG2细胞中的细胞内hCES2A的抑制提高了三倍,IC 50值为0.41μM。抑制动力学研究和分子对接模拟的结果表明,3 h和4 a都可以与 hCES2A 上的多个位点结合,起到混合抑制剂的作
    DOI:
    10.1002/cmdc.20200058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iscovery of N-substituted 3-arylisoquinolone derivatives as antitumor agents originating from O-substituted 3-arylisoquinolines via [2,3] or [3,3] rearrangement
    作者:Bo Li、Gaihong Wang、Zhijian Xu、Yong Zhang、Xiangui Huang、Bubing Zeng、Kaixian Chen、Jiye Shi、Heyao Wang、Weiliang Zhu
    DOI:10.1016/j.ejmech.2014.03.008
    日期:2014.4
    previously reported [2,3] rearrangements. Some of the derivatives displayed comparable or even stronger cytotoxicity than sorafenib and vemurafenib on HCT116 colon carcinoma and A375 melanoma cell lines. Therefore, the rearrangement via intramolecular carbon-oxygen bond cleavage and carbon-nitrogen bond formation should be a useful approach for developing novel anticancer drugs derived from isoquinolones
    本研究发现了多种N-取代的3-芳基异喹啉酮衍生物作为抗肿瘤剂,它们通过[2,3]或[3,3]重排衍生自O-取代的3-芳基异喹啉。当前[2,3]重排的环氧或缩醛O-取代基转化为二醇或醇N取代基可以通过硅胶或稀盐酸促进,这与以前报道的[2,3]重排不同。一些衍生物在HCT116结肠癌和A375黑色素细胞系中显示出比索拉非尼和维拉非尼相当或什至更强的细胞毒性。因此,通过分子内碳-氧键裂解和碳-氮键形成的重排应该是开发衍生自异喹诺酮的新型抗癌药物的有用方法。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