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萘醌亚硫酸氢钠是一种药物,适用于维生素K缺乏症、低凝血酶原血症以及新生儿自然出血。它主要用于治疗因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如新生儿出血、肠道吸收不良所致的维生素K缺乏及低凝血酶原血症等。
性状亚硫酸氢钠甲萘醌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或微有特臭,具有一定的吸湿性,并且遇光易分解。该物质在水中易溶,在乙醇、乙醚或苯中几乎不溶。
生理功能与作用亚硫酸氢钠甲萘醌是动物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维生素之一,在动物肝脏内参与凝血酶的合成,具有独特的止血作用。此外,它还可以防止畜禽体质软弱和皮下出血。在皱鸡断喙前后使用该药物可以减少出血、加速伤口愈合,并促进生长。与磺胺类药物联合使用时可降低或避免其毒性反应;与其他用于预防球虫病、白痢及禽霍乱的药物同时使用,能够增强其效果。当存在应激因素时,应用此药有助于缓解或消除应激状态,从而提高饲养效果。
药代动力学肌注后吸收迅速,并随着β脂蛋白进行转运。约8-24小时内开始发挥作用,在肝脏内被利用,需要数日才能使凝血酶原恢复至正常水平。通过葡萄糖醛酸和硫酸结合物的形式经由肾脏及胆道排泄。
药理作用亚硫酸氢钠甲萘醌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维生素K(K3)。它是肝脏合成因子Ⅱ、Ⅶ、Ⅸ、Ⅹ所必需的重要物质之一。在微粒体环氧化酶的作用下,可转化为环氧叶绿醌,进而促使因子Ⅱ的前身(无功能前体蛋白)氨基末端γ-羧基谷氨酸发生加羧化反应。维生素K缺乏会导致这些凝血因子的合成障碍或异常,在临床表现为出血倾向和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适应症亚硫酸氢钠甲萘醌可用于治疗维生素K缺乏所引起的出血性疾病,例如新生儿出血、肠道吸收不良所致的维生素K缺乏及低凝血酶原血症等。
应用该药物适用于阻塞型黄疸、胆瘘、慢性腹泻以及广泛肠切除术后导致的吸收功能不良患者。在动物肝脏中参与凝血酶的合成,促进凝血酶原的形成,并加速凝血过程,维持正常的凝血时间。
不良反应亚硫酸氢钠甲萘醌可能会引起维生素K缺乏症、低凝血酶原血症以及新生儿自然出血等症状。
储存应将甲萘醌亚硫酸氢钠遮光存放于干燥低温处,并密封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