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6,7-dimethoxy-3,4-dihydroisoquinoline perchlorat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6,7-dimethoxy-3,4-dihydroisoquinoline perchlorate
英文别名
6,7-Dimethoxy-3,4-dihydro-isochinolin; Perchlorat;6,7-Dimethoxy-3,4-dihydroisoquinoline;perchloric acid
6,7-dimethoxy-3,4-dihydroisoquinoline perchlorat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1H13NO2*ClHO4
mdl
——
分子量
291.688
InChiKey
OVIVDEFKTWEELE-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45
  • 重原子数:
    19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6
  • 拓扑面积:
    102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7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6,7-dimethoxy-3,4-dihydroisoquinoline perchlorate 在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以92%的产率得到6,7-二甲氧基-3,4-二氢异喹啉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Castagnoli-Cushman协议,一步一步路线到三环稠合的1,2,3,4-四氢异喹啉系统。
    摘要:
    3,4-二氢异喹啉与戊二酸酐,其氧和硫类似物的Castagnoli-Cushman反应作为一步法研究了苯并[ a ]喹喔啉系统及其杂环类似物。延伸到吡咯并[2,1- a使用琥珀酸酐可实现]异喹啉体系。结果证明了一种未探索的方法,用于引入包含桥头氮原子的上述三环退火系统。通过1D和2D NMR技术确定了新化合物的结构和相对构型。1-甲基二氢异喹啉与戊二酸,二乙醇酸和琥珀酸酐之间的反应产生出乎意料的含有环外双键的异喹啉衍生物。制备的化合物具有成为未来合成生物活性分子的基础。
    DOI:
    10.3762/bjoc.16.12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choepf; Steuer, Justus Liebigs Annalen der Chemie, 1947, vol. 558, p. 124,132
    作者:Schoepf、Steuer
    DOI:——
    日期:——
  • One-step route to tricyclic fused 1,2,3,4-tetrahydroisoquinoline systems via the Castagnoli–Cushman protocol
    作者:Aleksandar Pashev、Nikola Burdzhiev、Elena Stanoeva
    DOI:10.3762/bjoc.16.121
    日期:——
    4-dihydroisoquinolines with glutaric anhydride, its oxygen and sulfur analogues was investigated as a one-step approach to the benzo[a]quinolizidine system and its heterocyclic analogs. An extension towards the pyrrolo[2,1-a]isoquinoline system was achieved with the use of succinic anhydride. The results are evidence of an unexplored method for the access of the aforementioned tricyclic annelated systems incorporating
    3,4-二氢异喹啉与戊二酸酐,其氧和硫类似物的Castagnoli-Cushman反应作为一步法研究了苯并[ a ]喹喔啉系统及其杂环类似物。延伸到吡咯并[2,1- a使用琥珀酸酐可实现]异喹啉体系。结果证明了一种未探索的方法,用于引入包含桥头氮原子的上述三环退火系统。通过1D和2D NMR技术确定了新化合物的结构和相对构型。1-甲基二氢异喹啉与戊二酸,二乙醇酸和琥珀酸酐之间的反应产生出乎意料的含有环外双键的异喹啉衍生物。制备的化合物具有成为未来合成生物活性分子的基础。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鼻通 诺斯卡品杂质2 美莫汀盐酸盐 美莫汀 法莫汀盐酸盐 氯化可替宁 异喹啉,3,4-二氢-6,7-二甲氧基-3,3-二甲基- 异喹啉,3,4-二氢-6,7-二甲氧基-1-苯基-,盐酸 异喹啉,3,4-二氢-5,6,7-三甲氧基-1-甲基- 丁-2-烯二酸;7-甲基-3-[(4-甲基哌嗪-1-基)甲基]-1-苯基-3,4-二氢异喹啉 7-苄氧基-6-甲氧基-3,4-二氢异吲哚 7-羟基-6-甲氧基-3,4-二氢异喹啉 7-硝基-3,4-二氢异喹啉 7-甲基-3,4-二氢异喹啉 7-溴二氢异喹啉 7-溴-3,4-二氢异喹啉盐酸盐 7-溴-1-异丙基-3,4-二氢异喹啉 7-氯-1-苯基-3,4-二氢异喹啉 7-氟-3,4-二氢异喹啉 7-氟-1-甲基-3,4-二氢异喹啉 7,8-二甲氧基-3,4-二氢异喹啉 7,8-二氢-[1,3]二氧代[4,5-g]异喹啉 7,8-二氢-5-[4-(异丙基磺酰基)苯基]-1,3-二氧杂环戊并[4,5-g]异喹啉 6-苄氧基-7-甲氧基-3,4-二氢-异喹啉 6-羟基-7-甲氧基-2-甲基-3,4-二氢异喹啉正离子 6-甲氧基-3,4-二氢-异喹啉 6-甲氧基-1-甲基-3,4-二氢异喹啉 6-氯-1-(2-氯-苯基)-7-甲氧基-3,4-二氢-异喹啉 6-氯-1-(2-异丙基-苯基)-7-甲氧基-3,4-二氢-异喹啉 6-氯-1-(2,6-二甲基-苯基)-7-甲氧基-3,4-二氢-异喹啉 6-氟-3,4-二氢异喹啉 6,7-二甲氧基-3-甲基-3,4-二氢异喹啉盐酸盐 6,7-二甲氧基-3,4-二氢异喹啉盐酸盐 6,7-二甲氧基-3,4-二氢异喹啉 6,7-二甲氧基-1-(4-甲氧基苯基)-3,4-二氢异喹啉 6,7-二甲氧基-1-(3,4-二甲氧基苯基)-3-羟基甲基-3,4-二氢异喹啉 6,7-二甲氧基-1,3,3-三甲基-3,4-二氢异喹啉氢碘化 6,7-二甲-1,3-二甲基-3,4-二氢异喹啉盐酸盐 6,7-二乙氧基-3,4-二氢异喹啉盐酸盐 5-甲氧基-1-甲基-3,4-二氢异喹啉 5-甲基吡咯-3-腈 5-甲基-7,8-二氢-[1,3]二氧戊环并[4,5-G]异喹啉 5-甲基-3,4-二氢-异喹啉 5-氯-2-(6,7-二甲氧基-3,4-二氢异喹啉-1-基)苯胺 5,8-二甲氧基-3-甲基-3,4-二氢-异喹啉 4-甲氧基-7,8-二氢[1,3]二氧杂环戊并[4,5-g]异喹啉 4-甲氧基-6-甲基-7,8-二氢[1,3]二氧杂环戊并[4,5-g]异喹啉-6-鎓碘化物 4-氯-2-(6,7-二甲氧基-3,4-二氢异喹啉-1-基)苯胺 4-(6,7-二甲氧基-3,4-二氢异喹啉-1-基)庚二腈 4-(3,4-二氢异喹啉-1-基)苯甲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