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4-methoxyphenyl)(trimethylsiloxy)methyl>cyclopentanon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4-methoxyphenyl)(trimethylsiloxy)methyl>cyclopentanone
英文别名
2-[(4-methoxyphenyl)(trimethylsilyloxy)methyl]cyclopentanone;2-[(4-Methoxyphenyl)-trimethylsilyloxymethyl]cyclopentan-1-one
2-<(4-methoxyphenyl)(trimethylsiloxy)methyl>cyclopentanon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6H24O3Si
mdl
——
分子量
292.45
InChiKey
KSHPMOWFVKDIKR-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96
  • 重原子数:
    20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6
  • 拓扑面积:
    35.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1-(三甲基硅氧基)环戊烯4-甲氧基苯甲醛 在 silver hexafluoroantimonate 、 2,6-bis-[1-(2,6-diethylphenylimino)ethyl]pyridine iron(II) chloride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3.5h, 以72%的产率得到2-<(4-methoxyphenyl)(trimethylsiloxy)methyl>cyclopentanone
    参考文献:
    名称:
    铁(II)和铁(III)的新型双(亚氨基)吡啶配合物及其在Mukaiyama Aldol反应中的催化活性
    摘要:
    摘要 合成了带有双(亚氨基)吡啶配体的新的铁(II)和铁(III)配合物,并将其成功地应用于Mukaiyama aldol反应。分别使用FeCl 2和FeCl 3铁源获得了两种配合物[FeCl 2 L ](L  =双(亚氨基)吡啶配体,分离产率55%)和[ L Fe(μCl)3 FeCl 3 ](76%)。并通过元素分析,质谱,IR光谱和一个示例(通过X射线衍射)进行表征。AgSbF 6提取了两种氯化物后,这两种新的铁络合物在Mukaiyama aldol反应中被用作催化剂。以43%的定量收率获得醛醇产物(CH 2 Cl 2溶剂,室温,反应时间3.5至16小时)。研究了铁中心的氧化态对反应速率和产物非对映体比率的影响。 合成了带有双(亚氨基)吡啶配体的新的铁(II)和铁(III)配合物,并将其成功地应用于Mukaiyama aldol反应。分别使用FeCl 2和FeCl 3铁源获得了两种配合物[FeCl
    DOI:
    10.1055/s-0033-134008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lectrogenerated Acid-Catalyzed Reactions of Acetals, Aldehydes, and Ketones with Organosilicon Compounds, Leading to Aldol Reactions, Allylations, Cyanations, and Hydride Additions
    作者:Sigeru Torii、Tsutomu Inokuchi、Sadahito Takagishi、Hirofumi Horike、Hideki Kuroda、Kenji Uneyama
    DOI:10.1246/bcsj.60.2173
    日期:1987.6
    electrogenerated acid (EG acid) in the silicon-mediated acid-catalyzed reactions; e.g., aldol reactions, allylations, cyanations, and hydride additions is described. The aldol reaction of acetals 1 with enol trimethylsilyl ethers 3 and 1,2-bis(trimethylsiloxy)alkenes 4 gives the corresponding adducts 5 and 6, respectively. The reaction proceeds smoothly with EG acid derived from perchlorate salts such
    电生酸(EG酸)在介导的酸催化反应中的巧妙运用;例如,描述了羟醛反应、烯丙基化、化和氢化物加成。缩醛 1 与烯醇三甲基甲硅烷基醚 3 和 1,2-双(三甲基甲硅烷氧基)烯烃 4 的羟醛反应分别得到相应的加合物 5 和 6。使用电极,在二氯甲烷中,使用衍生自高氯酸盐(如 Li 、n-Bu4N 和 Mg(ClO4)2)的 EG 酸使反应顺利进行。完成反应所需的电量意味着由三甲基甲硅烷基部分介导的阳离子过程。该醛醇反应进一步用未保护的羰基化合物 2 和 3 进行,得到加合物 7 的三甲基甲硅烷基醚。
  • Chemoselective aldol condensation in 5 mol dm−3 lithium perchlorate–nitromethane. A comparison with lithium perchlorate–diethyl ether medium
    作者:R. Sudha、S. Sankararaman
    DOI:10.1039/a900095j
    日期:——
    Aldol reactions of silyl enol ethers with aldehydes proceed in 5 mol dm–3 lithium perchlorate–nitromethane medium at ambient temperature. The reaction is highly chemoselective such that only aldehydes and cyclic ketones reacted while acyclic and aromatic ketones failed to react. The same reaction is not promoted in 5 mol dm–3 lithium perchlorate–diethyl ether medium.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se two
    硅烷基烯醇醚与醛的醛醇缩合反应在环境温度为5 mol dm –3高氯酸硝基甲烷的介质中进行。该反应是高度化学选择性的,使得仅醛和环状酮反应而无环和芳族酮不能反应。相同的反应不是在5摩尔分米促进-3的高氯酸-乙醚平台。两种介质之间的差异可通过与在乙醚中相比,在硝基甲烷离子的路易斯酸酸度增加来解释。
  • Lewis Acid Catalyst Free Electrophilic Alkylation of Silicon-Capped π Donors in 1,1,1,3,3,3-Hexafluoro-2-propanol
    作者:Maxim O. Ratnikov、Vasily V. Tumanov、William A. Smit
    DOI:10.1002/anie.200803927
    日期:2008.12.1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R)-3-(叔丁基)-4-(2,6-二异丙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2S,3R)-3-(叔丁基)-2-(二叔丁基膦基)-4-甲氧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二甲氧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R,2''R,3R,3''R)-3,3''-二叔丁基-4,4''-二甲氧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氟-3-异丙氧基苯基)三氟硼酸钾 (+)-6,6'-{[(1R,3R)-1,3-二甲基-1,3基]双(氧)}双[4,8-双(叔丁基)-2,10-二甲氧基-丙二醇 麦角甾烷-6-酮,2,3,22,23-四羟基-,(2a,3a,5a,22S,23S)- 鲁前列醇 顺式6-(对甲氧基苯基)-5-己烯酸 顺式-铂戊脒碘化物 顺式-四氢-2-苯氧基-N,N,N-三甲基-2H-吡喃-3-铵碘化物 顺式-4-甲氧基苯基1-丙烯基醚 顺式-2,4,5-三甲氧基-1-丙烯基苯 顺式-1,3-二甲基-4-苯基-2-氮杂环丁酮 非那西丁杂质7 非那西丁杂质3 非那西丁杂质22 非那西丁杂质18 非那卡因 非布司他杂质37 非布司他杂质30 非布丙醇 雷诺嗪 阿达洛尔 阿达洛尔 阿莫噁酮 阿莫兰特 阿维西利 阿索卡诺 阿米维林 阿立酮 阿曲汀中间体3 阿普洛尔 阿普斯特杂质67 阿普斯特中间体 阿普斯特中间体 阿托西汀EP杂质A 阿托莫西汀杂质24 阿托莫西汀杂质10 阿托莫西汀EP杂质C 阿尼扎芬 阿利克仑中间体3 间苯胺氢氟乙酰氯 间苯二酚二缩水甘油醚 间苯二酚二异丙醇醚 间苯二酚二(2-羟乙基)醚 间苄氧基苯乙醇 间甲苯氧基乙酸肼 间甲苯氧基乙腈 间甲苯异氰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