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bromo-2-(but-2-yn-1-yloxy)benzen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bromo-2-(but-2-yn-1-yloxy)benzene
英文别名
1-Bromo-2-but-2-ynoxybenzene
1-bromo-2-(but-2-yn-1-yloxy)benzen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0H9BrO
mdl
——
分子量
225.085
InChiKey
DORASGYAZLYLPT-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1
  • 重原子数:
    12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
  • 拓扑面积:
    9.2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bromo-2-(but-2-yn-1-yloxy)benzene1,2,2,6,6-五甲基哌啶1,2,3,4,5-五苯基-1′-(二叔丁基膦)二茂铁 、 Pd(Q-Phos)2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反应 1.0h, 以40%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钯催化炔烃碳卤化反应中的协同立体效应:乙烯基卤化物的立体发散合成
    摘要:
    我们报告了我们的发现,即通过利用底物和催化剂之间的协同空间效应,可以实现分子内Pd催化的炔烃碳卤化反应。这种操作简单的方法使用了笨重的Pd / Q-Phos组合,可从相应的芳基氯化物,溴化物和碘化物中获得四取代的乙烯基卤化物。底物中的立体效应通过促进C卤素的还原消除并促进催化转化发挥关键作用。通过可逆的氧化加成机理,在升高的温度下观察到热力学驱动的异构化反应。因此,通过改变反应温度,反应的两种立体异构体变得容易接近。
    DOI:
    10.1002/anie.201409248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在存在二氧化碳的情况下,用炔烃将芳基自由基环化,然后在4-叔丁基苯甲酸甲酯介导的2-(2-丙炔氧基)溴苯的电化学还原中串联羧化反应
    摘要:
    使用配备有Pt阴极和Mg阳极的不分隔电池在二氧化碳和电子转移介体甲基4-叔存在下,在DMF中恒流电解2-(2-丙炔氧基)溴苯苯甲酸丁酯,通过碳-碳三键使芳基自由基环化,然后固定两个二氧化碳分子,以中等至良好的产率得到2,2环稠合的琥珀酸衍生物。通过芳基自由基环化成功地构建了二氢苯并呋喃,二氢吲哚,二氢苯并噻吩和茚满以及四氢吡喃骨架,并且先后发生了独特的串联羧化反应以生成琥珀酸。所得的琥珀酸衍生物之一,即3-羧基-2,3-二氢苯并呋喃-3-基乙酸已成功地用于合成由2,3-二氢苯并呋喃和γ-丁内酯组成的新型螺化合物。分两步走高产。
    DOI:
    10.1016/j.tet.2016.06.03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of Benzofused <i>O</i>- and <i>N</i>-Heterocycles through Cascade Carbopalladation/Cross-Alkylation of Alkynes Involving the C–C Cleavage of Cyclobutanols
    作者:Marta Pérez-Gómez、Piedad Herrera-Ramírez、Delia Bautista、Isabel Saura-Llamas、José-Antonio García-López
    DOI:10.1021/acs.organomet.2c00015
    日期:2022.3.14
    intramolecular carbopalladation of tethered alkynes with an alkylation step produced by the C–C cleavage of cyclobutanol derivatives. An alkenyl-Pd(II) intermediate has been isolated and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studies. Interestingly, the nature of the tethering alkynyl chain influences the E/Z stereochemistry of the alkenyl fragment in the functionalized heterocycles.
    我们报告了 Pd 催化的带有四取代烯烃片段的杂环的路线。我们的方法将束缚炔烃的分子内碳化与环丁醇生物的 C-C 裂解产生的烷基化步骤相结合。已分离出一种烯基-Pd(II) 中间体,并通过 X 射线衍射研究对其进行了表征。有趣的是,束缚炔基链的性质会影响官能化杂环中烯基片段的E / Z立体化学
  • A Gold(I) Complex with a 1,1′-Binaphthyl-Substituted Diphosphene: Synthesis, Structure, and Catalytic Application to Intramolecular Hydroarylation Reactions
    作者:Akihiro Tsurusaki、Rikako Ura、Ken Kamikawa
    DOI:10.1021/acs.organomet.9b00665
    日期:2020.1.13
    A gold(I) complex with a 1,1′-binaphthyl-substituted diphosphene was synthesized and fully characterized. A phosphorus atom with a less-hindered binaphthyl group coordinates to a gold(I) moiety in an η1 fashion. Both experiment and theoretical calculations supported the facile rotation around the C(Naph)–P bond in neutral and cationic diphosphene–gold(I) complexes. The newly obtained complex 2 was
    合成并完全表征了具有1,1'-联萘基取代的二膦(I)配合物。用受阻较少联基团的坐标到一个(I)部分在ηA原子1方式。实验和理论计算都支持在中性和阳离子二膦-(I)络合物中围绕C(Naph)-P键的轻松旋转。将新获得的配合物2应用于芳基丙炔基醚5的分子内氢芳基化反应,并以83-94%的产率形成2 H-色烯6。此外,手性二膦-(I)络合物(S)-2用于阻性选择反应,得到6b,c具有高达9%的ee,这是使用二膦作为过渡属催化的有机转化的配体的第一个例子。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R)-3-(叔丁基)-4-(2,6-二异丙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2S,3R)-3-(叔丁基)-2-(二叔丁基膦基)-4-甲氧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二甲氧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R,2''R,3R,3''R)-3,3''-二叔丁基-4,4''-二甲氧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氟-3-异丙氧基苯基)三氟硼酸钾 (+)-6,6'-{[(1R,3R)-1,3-二甲基-1,3基]双(氧)}双[4,8-双(叔丁基)-2,10-二甲氧基-丙二醇 麦角甾烷-6-酮,2,3,22,23-四羟基-,(2a,3a,5a,22S,23S)- 鲁前列醇 顺式6-(对甲氧基苯基)-5-己烯酸 顺式-铂戊脒碘化物 顺式-四氢-2-苯氧基-N,N,N-三甲基-2H-吡喃-3-铵碘化物 顺式-4-甲氧基苯基1-丙烯基醚 顺式-2,4,5-三甲氧基-1-丙烯基苯 顺式-1,3-二甲基-4-苯基-2-氮杂环丁酮 非那西丁杂质7 非那西丁杂质3 非那西丁杂质22 非那西丁杂质18 非那卡因 非布司他杂质37 非布司他杂质30 非布丙醇 雷诺嗪 阿达洛尔 阿达洛尔 阿莫噁酮 阿莫兰特 阿维西利 阿索卡诺 阿米维林 阿立酮 阿曲汀中间体3 阿普洛尔 阿普斯特杂质67 阿普斯特中间体 阿普斯特中间体 阿托西汀EP杂质A 阿托莫西汀杂质24 阿托莫西汀杂质10 阿托莫西汀EP杂质C 阿尼扎芬 阿利克仑中间体3 间苯胺氢氟乙酰氯 间苯二酚二缩水甘油醚 间苯二酚二异丙醇醚 间苯二酚二(2-羟乙基)醚 间苄氧基苯乙醇 间甲苯氧基乙酸肼 间甲苯氧基乙腈 间甲苯异氰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