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重氧水 | 14314-42-2

中文名称
重氧水
中文别名
氧十八水;水-18O;氧18水;氧-18水
英文名称
18O-water
英文别名
water-18O;water;H2O;H2[18]O;18O-labeled water;H2O18;Water-18O;oxidane
重氧水化学式
CAS
14314-42-2
化学式
H2O
mdl
——
分子量
20.0159
InChiKey
XLYOFNOQVPJJNP-NJFSPNSN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0 °C(lit.)
  • 沸点:
    100 °C(lit.)
  • 密度:
    1.11 g/mL at 20 °C(lit.)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5
  • 重原子数:
    1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1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1

安全信息

  • 危险品运输编号:
    NONH for all modes of transport
  • 储存条件:
    | 室温 |

SDS

SDS:3a6ca15832fce654f85a92310bef7704
查看

模块 1. 化学品
1.1 产品标识符
: 水-18O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18O Labeled water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用于研发。不作为药品、家庭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根据全球协调系统(GHS)的规定,不是危险物质或混合物。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18O Labeled water
别名
: H218O
分子式
: 20.02 g/mol
分子量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眼睛接触
用水冲洗眼睛作为预防措施。
食入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通过口喂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抗乙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无数据资料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避免吸入蒸气、烟雾或气体。
6.2 环境保护措施
不要让产品进入下水道。
6.3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放入合适的封闭的容器中待处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一般性的防火保护措施。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使容器保持密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打开了的容器必须仔细重新封口并保持竖放位置以防止泄漏。
充气保存 吸湿的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常规的工业卫生操作。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防渗透的衣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数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不需要对呼吸系统保护.对少量挥发请采用美国OV/AG (US)标准类型的 或欧洲ABEK (EU EN
14387)标准类型的呼吸器过滤器.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液体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6.0 - 8.0 在 25 °C
e) 熔点/凝固点
熔点/凝固点: 0 °C - lit.
f) 沸点、初沸点和沸程
100 °C - lit.
g) 闪点
无数据资料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密度/相对密度
1.11 g/cm3 在 20 °C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避潮。
10.5 不相容的物质
强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半数致死剂量 (LD50) 经口 - 大鼠 - > 90,000 mg/kg
吸入: 无数据资料
半数致死剂量 (LD50) 腹膜内的 - 小鼠 - 190 mg/kg
半数致死剂量 (LD50) 静脉内的 - 小鼠 - 25 mg/kg
无数据资料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致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如服入是有害的。
皮肤 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有害。 可能引起皮肤刺激。
眼睛 可能引起眼睛刺激。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累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良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不可回收的溶液交给有许可证的公司处理。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按未用产品处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2 联合国运输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海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空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国际空运危规: 否
海洋污染物(是/否):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参见发票或包装条的反面。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稳定同位素

重氧水又称水-18O,是一种同位素水。它具有天然丰度的氢和纯度为97%的18O化合物。虽然其一些物理性质与普通水略有差异,但这些差异并不显著。通常通过用水精馏、低温氮精馏以及氧气低温精馏等方法制取。重氧水主要应用于化学、生物、医学、农业、地质等科研领域作为示踪剂,并且可以与其他同位素纯的H216O混合配制人工校正样品。

用途

重氧水主要用于DNA稳定同位素探测(SIP),以研究环境样品中微生物的生长和死亡情况。

性状

无色无味、无臭液体。

制备

当前,主要通过在贵金属催化剂的作用下使H2和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来制取重氧水。其中,氧气是通过电解双标水(D2O)产生,而D2O则是由天然水分馏得到的。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氢气 hydrogen 1333-74-0 H2 2.01588
    ammonia 7664-41-7 H3N 17.0305
    water 7732-18-5 H2O 18.0153
    —— 18OH radical 14332-35-5 HO 19.0079
    氨-<sup>14</sup>N ammonia 1026405-88-8 H3N 17.0238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water 7732-18-5 H2O 18.0153
    甲烷 pyrographite 74-82-8 C 12.011
    氢气 hydrogen 1333-74-0 H2 2.01588
    —— fluorine-18 13981-56-1 FH 19.0079
    大鼠1,25-二羟基维生素D(1,25(OH)2D)试剂盒 hydroxyl 3352-57-6 HO 17.0073
    —— 18OH radical 14332-35-5 HO 19.0079
    甲烷-13C Methan-13C 6532-48-5 CH4 17.0318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重氧水 以 gas 为溶剂, 生成 18OH radical
    参考文献:
    名称:
    羟基+氢过氧化反应的机理研究。
    摘要:
    DOI:
    10.1021/j150624a029
  • 作为产物:
    描述:
    氧气-18O23,5-二叔丁基邻苯醌 、 [Mn2(tris(2-pyridylmethyl)amine)2(μ-O)2](BPh4)2 、 三乙胺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反应 0.75h, 生成 重氧水
    参考文献:
    名称:
    A model for the water-oxidation and recovery systems of the oxygen-evolving complex
    摘要:
    我们提出了一个光系统 II(PSII)酶的氧发生复合体(OEC)的水氧化和恢复系统模型。整个系统由两个催化循环构成,以串联反应的方式进行:(i) 水氧化循环使用硝酸铈(IV)铵作为氧化剂,激活二锰复合物进行水氧化,从而释放出一分子 O2;(ii) 恢复循环首先对二锰复合物进行光抑制,然后使用 O2 重新激活锰中心。最终形成的催化水氧化催化剂可以利用自身产生的氧气进行回收。
    DOI:
    10.1039/c3dt52846d
  • 作为试剂:
    描述:
    N-苯乙酮苯甲酰胺4-二甲氨基吡啶重氧水 作用下, 以 1,4-二氧六环 为溶剂, 以91 %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DMAP 通过水/醇的氧气输送促进 α-氨基酮的氧化官能化
    摘要:
    本文展示了 α-氨基酮的新型氧化官能化,产生相应的 α-酮酰胺和 α-酰亚胺酯。该反应通过水/醇的氧气输送以及电子受体和 4-二甲基氨基吡啶 (DMAP) 进行。机理研究表明DMAP具有亲核催化和质子夺取的双重功能。
    DOI:
    10.1039/d4cc02348j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n Osmium(III)/Osmium(V) Redox Couple Generating Os<sup>V</sup>(O)(OH) Center for <i>cis</i>-1,2-Dihydroxylation of Alkenes with H<sub>2</sub>O<sub>2</sub>: Os Complex with a Nitrogen-Based Tetradentate Ligand
    作者:Hideki Sugimoto、Kazuhiro Kitayama、Seiji Mori、Shinobu Itoh
    DOI:10.1021/ja309566c
    日期:2012.11.21
    2-dihydroxylation of alkenes catalyzed by osmium(VIII) tetroxide (OsO(4)) is a powerful method. However, OsO(4) is quite toxic due to its highly volatile and sublimable nature. Thus, the development of alternative catalysts for cis-1,2-dihydroxylation of alkenes is highly challenging. Our approach involves the use of a nitrogen-based tetradentate ligand, tris(2-pyridylmethyl)amine (tpa), for an osmium center to
    对于 1,2-二醇的合成,由四氧化锇 (VIII) (OsO(4)) 催化的烯烃 cis-1,2-dihydroxylation 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然而,OsO(4) 由于其高度易挥发和可升华的性质而具有相当大的毒性。因此,开发用于烯烃顺式-1,2-二羟基化的替代催化剂极具挑战性。我们的方法涉及使用基于氮的四齿配体三(2-吡啶基甲基)胺(tpa)作为锇中心开发新的锇催化剂和过氧化氢(H(2)O(2))作为廉价的和环境无害的氧化剂。新的 Os-tpa 复合物作为一种非常有效的周转催化剂,用于水介质中各种烯烃的顺式选择性二羟基化(周转数~1000),并且 H(2)O(2) 氧化剂被正式定量并入产物中(100 % 原子效率)。参与催化循环的反应中间体已被分离出来,并在晶体学上表征为 [Os(III)(OH)(H(2)O)(tpa)](2+) 和 [Os(V)(O)(OH) (tpa)](2+)
  • Photochemical Activation of Ruthenium(II)–Pyridylamine Complexes Having a Pyridine-<i>N</i>-Oxide Pendant toward Oxygenation of Organic Substrates
    作者:Takahiko Kojima、Kazuya Nakayama、Miyuki Sakaguchi、Takashi Ogura、Kei Ohkubo、Shunichi Fukuzumi
    DOI:10.1021/ja207572z
    日期:2011.11.9
    isolated O-coordinated Ru(II)-pyridine-N-oxide complex has been investigated to reveal the photodynamics. The Ru(IV)-oxo complex with an uncoordinated pyridine moiety was alternatively prepared by reaction of the corresponding acetonitrile complex with 2,6-dichloropyridine-N-oxide (Cl(2)py-O) to identify the Ru(IV)-oxo species. The formation of Ru(IV)-oxo complexes was concluded to proceed via intermolecular
    钌 (II)-乙腈配合物具有 η(3)-三(2-吡啶基甲基)胺 (TPA) 和未配位的吡啶环和二亚胺,例如 2,2'-联吡啶 (bpy) 和 2,2'-联嘧啶 (bpm) ), [Ru(II)(η(3)-TPA)(二亚胺)(CH(3)CN)](2+), 与间氯过苯甲酸反应得到相应的 Ru(II)-乙腈配合物吡啶-N-氧化物臂,[Ru(II)(η(3)-TPA-O)(二亚胺)(CH(3)CN)](2+),保留配位环境。用未配位的吡啶-N-氧化物臂对具有二亚胺和 η(3)-TPA 的乙腈配合物进行光照射,得到 [Ru(II)(TPA)(二亚胺)](2+)、中间自旋 (S = 1) Ru(IV)-oxo 配合物与未配位的吡啶臂,以及中间自旋 Ru(IV)-oxo 配合物与未配位的吡啶-N-氧化物臂。还获得了带有氧结合的吡啶-N-氧化物作为配体和 bpm 作为二亚胺配体的 Ru(II) 配合物, 并通过
  • Molecular hydrogen complexes of the transition metals. 2. Preparation, structure, and reactivity of W(CO)3(PCy3)2 and W(CO)3(P-iso-Pr3)2, .eta.2-H2 complex precursors exhibiting metal.cntdot..cntdot..cntdot.hydrogen-carbon interaction
    作者:Harvey J. Wasserman、Gregory J. Kubas、Robert R. Ryan
    DOI:10.1021/ja00269a027
    日期:1986.4
    electronically unsaturated complexes M(CO)/sub 3/(PR/sub 3/)/sub 2/ (M = Mo, W; R = Cy, i-Pr) are described. Ligands that bind reversibly to W(CO)/sub 3/(PCy/sub 3/)/sub 2/ include H/sub 2/, N/sub 2/, C/sub 2/H/sub 4/, H/sub 2/O, ROH, and thiophene; irreversibly bound ligands are MeCN, pyridine, NH/sub 3/, CyNH/sub 2/, and PR/sub 3/. The structures of W(CO)/sub 3/(PCy/sub 3/)/sub 2/ and W(CO)/sub 3/(P(i-Pr)/sub
    描述了配位和电子不饱和配合物 M(CO)/sub 3/(PR/sub 3/)/sub 2/ (M = Mo, W; R = Cy, i-Pr) 的合成、反应性和分子结构. 与 W(CO)/sub 3/(PCy/sub 3/)/sub 2/ 可逆结合的配体包括 H/sub 2/、N/sub 2/、C/sub 2/H/sub 4/、H/ sub 2/O、ROH和噻吩;不可逆结合的配体是 MeCN、吡啶、NH/sub 3/、CyNH/sub 2/ 和 PR/sub 3/。W(CO)/sub 3/(PCy/sub 3/)/sub 2/ 和 W(CO)/sub 3/(P(i-Pr)/sub 3/)/sub 2/ 的结构涉及初期分子内将远端膦 CH 键氧化加成到金属上。W(CO)/sub 3/(PCy/sub 3/)/sub 2/ 中的三中心 M...HC 相互作用具有 WH(11a)-C(11) =
  • Mononuclear Nonheme Iron(III)‐Iodosylarene and High‐Valent Iron‐Oxo Complexes in Olefin Epoxidation Reactions
    作者:Bin Wang、Yong‐Min Lee、Mi Sook Seo、Wonwoo Nam
    DOI:10.1002/anie.201505796
    日期:2015.9.28
    High‐spin iron(III)‐iodosylarene complexes are highly reactive in the epoxidation of olefins, in which epoxides are formed as the major products with high stereospecificity and enantioselectivity. The reactivity of the iron(III)‐iodosylarene intermediates is much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corresponding iron(IV)‐oxo complex in these reactions. The iron(III)‐iodosylarene species—not high‐valent iron(IV)‐oxo
    高自旋铁(III)-碘杂芳烃配合物在烯烃的环氧化反应中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其中环氧化物是主要产物,具有高立体选择性和对映选择性。在这些反应中,铁(III)-碘亚芳基中间体的反应性比相应的铁(IV)-氧代络合物大。铁(III)-碘亚芳基物质(不是高价铁(IV)-氧和铁(V)-氧)也被证明是催化烯烃环氧化反应中的活性氧化剂。鉴于长期以来关于氧化反应中一种氧化剂与多种氧化剂假设的争论,对本研究结果进行了讨论。
  • Mechanism of Oxygen Atom Transfer from Fe<sup>V</sup>(O) to Olefins at Room Temperature
    作者:Kundan K. Singh、Mrityunjay k. Tiwari、Basab B. Dhar、Kumar Vanka、Sayam Sen Gupta
    DOI:10.1021/ic503053q
    日期:2015.7.6
    of biuret-modified Fe–TAML at room temperature. The second-order rate constant (k2) for the reaction of different alkenes with FeV(O) was determined under single-turnover conditions. An 8000-fold rate difference was found between electron-rich (4-methoxystyrene; k2 = 216 M–1 s–1) and electron-deficient (methyl trans-cinnamate; k2 = 0.03 M–1 s–1) substrates. This rate difference indicates the electrophilic
    在生物氧化中,已提出中间体Fe V(O)(OH)是用于通过非血红素铁络合物催化烯烃环氧化的活性物质。但是,尚未有研究阐明在Fe V(O)与烯烃反应形成相应的环氧化物过程中直接O原子转移的机理。首次,我们在室温下使用缩二脲改性的Fe–TAML的Fe V(O)配合物研究了O原子转移至烯烃的机理。在单周转条件下,确定了不同烯烃与Fe V(O)反应的二级速率常数(k 2)。发现在富电子的(4-甲氧基苯乙烯;ķ 2 = 216中号-1小号-1)和缺电子(甲基反式-肉桂酸酯; ķ 2 = 0.03M的-1小号-1)衬底。该速率差表示Fe V(O)的亲电特性。使用顺式-二苯乙烯作为机械探针会导致顺式和反式的形成-二苯乙烯环氧化物(73:27)。这表明形成了自由基中间体,这将允许C–C键旋转产生二苯乙烯-环氧化合物的两种立体异构体。另外,对位取代的苯乙烯衍生物的哈米特ρ值为-0.56。详细的DFT计算表明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