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氨-14N | 1026405-88-8

中文名称
氨-<sup>14</sup>N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ammonia
英文别名
Ammonia-14N;azane
氨-<sup>14</sup>N化学式
CAS
1026405-88-8
化学式
H3N
mdl
——
分子量
17.0238
InChiKey
QGZKDVFQNNGYKY-IGMARMGP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78 °C(lit.)
  • 沸点:
    -33 °C(lit.)
  • 闪点:
    132 °C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7
  • 重原子数:
    1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1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1

SDS

SDS:ef04002fd206ef5b4cffe5e5b9b9590a
查看
1.1 产品标识符
: 氨-14N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无数据资料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供科研用途,不作为药物、家庭备用药或其它用途。

模块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急性毒性, 吸入 (类别3)
皮肤腐蚀 (类别1B)
严重的眼损伤 (类别1)
急性水生毒性 (类别1)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申明
H314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
H331吸入会中毒。
H400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
警告申明
预防
P261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64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
P271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P273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P280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护目镜/戴面罩.
措施
P301 + P330 + P331如误吞咽:漱口。不要诱导呕吐。
P303 + P361 + P353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去除/ 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用水清洗皮肤/
淋浴。
P304 + P340如吸入,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并保持呼吸顺畅的姿势休息.
P305 + P351 + P338如与眼睛接触,用水缓慢温和地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
出,取出隐形眼镜,然后继续冲洗.
P310立即呼叫中毒控制中心或医生.
P321具体治疗(见本标签上提供的急救指导)。
P363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P391收集溢出物。
储存
P403 + P233存放于通风良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P405存放处须加锁。
处理
P501将内容物/ 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H314N
分子式
: 17.03 g/mol
分子量
组分浓度或浓度范围
Ammonia-14N
-
CAS 号1026405-88-8

模块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看。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果停止了呼吸,给于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立即脱掉污染的衣服和鞋子。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立即将患者送往医院。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食入
禁止催吐。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该物质对粘膜组织和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破坏巨大。, 痉挛,发炎,咽喉肿痛, 痉挛,发炎,支气管炎, 肺炎,
肺水肿, 灼伤感:, 咳嗽, 喘息, 喉炎, 呼吸短促, 头痛, 恶心, 呕吐,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氮氧化物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人员的预防,防护设备和紧急处理程序
戴呼吸罩。 防止吸入蒸汽、气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将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
6.2 环境保护措施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的泄漏或溢出。 不要让产物进入下水道。
防止排放到周围环境中。
6.3 抑制和清除溢出物的方法和材料
迅速地扫干净或吸干净。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防止吸入蒸汽和烟雾。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容器保持紧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充气保存 吸湿的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组分CAS 号值容许浓度基准
Ammonia-14N1026405-PC-20 mg/m3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
88-8TWA化学有害因素
PC-30 mg/m3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
STEL化学有害因素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避免与皮肤、眼睛和衣服接触。 休息以前和操作过此产品之后立即洗手。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紧密装配的防护眼镜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全套防化学试剂工作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含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危险性评测显示需要使用空气净化的防毒面具,请使用全面罩式多功能防毒面具(US)或AXBEK
型(EN
14387)防毒面具筒作为工程控制的候补。如果防毒面具是保护的唯一方式,则使用全面罩式送风防
毒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气体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熔点/凝固点: -78 °C - lit.
f) 起始沸点和沸程
-33 °C - lit.
g) 闪点
132 °C - 闭杯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汽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兼容的材料
无数据资料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突变性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吸入会中毒。 该物质对组织、粘膜和上呼吸道破坏力强
摄入如服入是有害的。 引致灼伤。
皮肤如果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是有害的。 引起皮肤烧伤。
眼睛引起眼睛烧伤。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该物质对粘膜组织和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破坏巨大。, 痉挛,发炎,咽喉肿痛, 痉挛,发炎,支气管炎, 肺炎,
肺水肿, 灼伤感:, 咳嗽, 喘息, 喉炎, 呼吸短促, 头痛, 恶心, 呕吐,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存留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蓄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利的影响
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

模块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未回收的溶液交给处理公司。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作为未用过的产品弃置。

模块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1005国际海运危规: 1005国际空运危规: 1005
14.2 联合国(UN)规定的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AMMONIA, ANHYDROUS
国际海运危规: AMMONIA, ANHYDROUS
国际空运危规: Ammonia, anhydrous
客运飞机: 不允许运输
货运飞机: 不允许运输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2.3 (8)国际海运危规: 2.3 (8)国际空运危规: 2.3 (8)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国际海运危规: -国际空运危规: -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是国际海运危规 海运污染物: 是国际空运危规: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模块16. 其他信息
进一步信息
版权所有:2012 Co. LLC. 公司。许可无限制纸张拷贝,仅限于内部使用。
上述信息视为正确,但不包含所有的信息,仅作为指引使用。本文件中的信息是基于我们目前所知,就正
确的安全提示来说适用于本品。该信息不代表对此产品性质的保证。
参见发票或包装条的反面。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氨-14N 以 solid 为溶剂, 生成 trihydridonitrogen(•1+)
    参考文献:
    名称:
    EPR-ENDOR spectroscopy of matrix-isolated ammonia(1+) and methyl radicals
    摘要:
    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 (EPR) and electron nuclear double resonance (ENDOR) spectra of (NH3+)-N-14 and (NH3+)-N-15, generated by X-ray irradiation of NH3 in argon and neon matrices, and of CH3 and (CH3)-C-13, generated in an argon matrix from CH3I during codeposition with Cs atoms, have been recorded. Analysis of the ENDOR spectra shows that the EPR spectra are inhomogeneously broadened due to a distribution of coupling constants for the central atom.
    DOI:
    10.1021/j100160a011
  • 作为产物:
    描述:
    在 sodium sulfate 作用下, 反应 2.0h, 生成 氨-14N
    参考文献:
    名称:
    A vacancy engineered MnO2−x electrocatalyst promotes nitrate electroreduction to ammonia
    摘要:
    富含 O-空穴的 MnO2-x 具有很高的 NO3RR 活性,这是因为 O-空穴作为催化中心增强了 NO3- 的吸附和解离,降低了氢化步骤的能量障碍。
    DOI:
    10.1039/d2dt01431a
  • 作为试剂:
    描述:
    二氧化碳-13C氨-14N 作用下, 100.0 ℃ 、101.33 kPa 条件下, 反应 0.25h, 生成 (13)CH4(14)N2O
    参考文献:
    名称:
    太阳能尿素:迈向可持续化肥行业
    摘要:
    通过仅由太阳能供电的 Pd/LTA-3A 实现了由 NH 3和 CO 2直接合成尿素。Pd 纳米粒子具有催化 NH 3解离和提供与 CO 2反应的光热驱动力的双重功能,而 LTA-3A 的吸收能力去除副产物 H 2 O,将平衡转移到尿素生产。
    DOI:
    10.1002/anie.20211015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Mechanisms of the various nitric oxide reduction reactions on a platinum-rhodium (100) alloy single crystal surface
    作者:H. Hirano、T. Yamada、K.I. Tanaka、J. Siera、P. Cobden、B.E. Nieuwenhuys
    DOI:10.1016/0039-6028(92)90463-g
    日期:1992.2
    The reduction of nitric oxide with hydrogen was studied over a Pt0.25-Rh0.75(100) alloy surface used as a model catalyst for the automotive three-way catalyst. This paper emphasizes the mechanisms of the different reactions leading to the products dinitrogen, ammonia and nitrous oxide. For this purpose the reaction was studied under various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including reactivity measurements
    在用作汽车三元催化剂模型催化剂的 Pt0.25-Rh0.75(100) 合金表面上研究了用氢气还原一氧化氮。本文重点介绍了生成产品二氮、氨和一氧化二氮的不同反应的机理。为此目的,在各种实验条件下研究反应,包括在稳态条件下在 10-7 毫巴范围内和在 10 毫巴范围内随着 NO/H2 比率变化的反应性测量。此外,还研究了 NO 的热分解和 NO + NH3 的反应。使用 15NO 和 15NH3 是为了收集有关各种含氮产物形成反应机制的更多信息。通过使用低能电子衍射表征表面。俄歇电子能谱和热解吸能谱。从这些研究中得出的主要结论是:(a) 如果有足够的 N 吸附原子可用,则可以在使用的整个温度范围 (350-1300 K) 内通过 2 个 N 吸附原子的组合形成 N2。(b) 低于 600 K,N2 形成的主要贡献是通过 NOads + Nads → N2+ Oads。在较高温度下,主要机制是
  • Selectivity-directing factors of ammonia oxidation over PGM gauzes in the Temporal Analysis of Products reactor: Primary interactions of NH3 and O2
    作者:J PEREZRAMIREZ、E KONDRATENKO、V KONDRATENKO、M BAERNS
    DOI:10.1016/j.jcat.2004.06.023
    日期:2004.10.1
    Products (TAP) reactor has been applied to study selectivity-directing factors of the high-temperature NH3 oxidation to NO, N2O, and N2 over commercial knitted Pt and woven Pt–Rh alloy gauzes at 973–1173 K. The unique features of the TAP technique enable investigation of the mechanism of this highly exothermic process under isothermal conditions over catalysts of industrial relevance, and the applicaton
    产品时间分析(TAP)反应器已被用于研究在973 –℃下高温NH 3氧化成工业编织Pt和编织Pt–Rh合金网时NO,N 2 O和N 2的选择性导向因素。1173K。TAP技术的独特特征使我们能够研究在等温条件下在具有工业相关性的催化剂上该高度放热过程的机理,并且与超高真空中的表面科学技术相比,其峰值压力更高。本文重点研究NH 3和O 2的主要相互作用。发现在Pt和Pt–Rh丝网上的总体反应机理非常相似。NH 3活化比O 2预处理的薄纱更受青睐,而原样的薄纱实际上对于NH 3分解为N 2无效。对NO的选择性主要取决于吸附的氧种类的浓度。高比例的O / NH x吸附物种有利于NO的形成,这证实了在高O覆盖率下,不希望有的次级反应路径得以最小化。此外,我们的结果表明,氧种类的性质会影响产品中NO和N 2的分布。提出弱结合的氧种类导致高的NO选择性,而强结合的氧将NH 3氧化为N 2。NH 3的相互作用NO也会促进N
  • Mechanism of the catalytic reduction of nitric oxide with ammonia by a solution of dinitro-(alkyldiamine) CoIII complexes
    作者:Shuichi Naito、Kenzi Tamaru
    DOI:10.1039/f19827800735
    日期:——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reduction of nitric oxide by dinitro-(alkyldiamine) CoIII complexes proceeds through the dissociation of the amine group of the alkyldiamine ligand, followed by the formation of mononitrosyl and dinitrosyl intermediate complexes from which N2 and N2O are produced, respectively.
    已经证明二硝基-(烷基二胺)Co III配合物对一氧化氮的还原是通过烷基二胺配体的胺基的解离而进行的,随后形成一元亚硝酰基和二亚硝酰基中间体配合物,其中N 2和N 2 O为分别生产。
  • Photoassisted NO reduction with NH3 over TiO2 photocatalyst
    作者:Tsunehiro Tanaka、Kentaro Teramura、Kyoko Arakaki、Takuzo Funabiki
    DOI:10.1039/b208349c
    日期:2002.11.4
    Photoassisted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of NO with ammonia (photo-SCR) at low temperature over irradiated TiO2 in a flow reactor was confirmed to proceed efficiently and the adsorbed ammonia reacted with NO under irradiation of TiO2.
    在流动反应器中,光照下的TiO2上低温氨气辅助选择性催化还原NO(光照SCR)的过程被确认为高效进行,吸附的氨与NO在TiO2的照射下发生反应。
  • Infrared Spectroscopic and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Studies on the Reactions of Zinc and Cadmium Atoms with Ammonia
    作者:Ling Jiang、Qiang Xu
    DOI:10.1246/bcsj.79.1519
    日期:2006.10
    Reactions of zinc and cadmium atoms with ammonia molecules in a solid argon matrix have been studied by infrared spectroscopy. MNH3 (M = Zn and Cd) was found from the reaction of ammonia with excit...
    已经通过红外光谱研究了锌和镉原子与固体氩基质中氨分子的反应。MNH3(M = Zn 和 Cd)是从氨与兴奋剂的反应中发现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