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bis(ditetrahydroquinolinyldithiocarbamato)nickel(II)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bis(ditetrahydroquinolinyldithiocarbamato)nickel(II)
英文别名
[Ni(tetrahydroquinyl-dithiocarbamate)2];3,4-dihydro-2H-quinoline-1-carbodithioate;nickel(2+)
bis(ditetrahydroquinolinyldithiocarbamato)nickel(II)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20H20N2NiS4
mdl
——
分子量
475.346
InChiKey
MOEIHEFREUMTJQ-UHFFFAOYSA-L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54
  • 重原子数:
    27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
  • 拓扑面积:
    72.7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3,4-dihydro-2H-quinoline-1-carbodithioic acid 、 nickel(II) acetate tetrahydrate 以 为溶剂, 反应 0.75h, 以67%的产率得到bis(ditetrahydroquinolinyldithiocarbamato)nickel(II)
    参考文献:
    名称:
    不同伯胺配位溶剂中稀有纯相Ni3S4和Ni3S2纳米粒子的合成
    摘要:
    摘要合成了两种镍(II)配合物,即哌啶(1)和四氢喹啉(2)二硫代氨基甲酸酯配合物,并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热重分析对其进行了表征。还阐明了配合物(1)的单晶X射线结构。所合成的配合物已被用作单一来源的前体,通过在不同温度下在油胺(OLA),十二胺(DDA)和十六胺(HDA)中进行溶剂热分解,提供硫化镍纳米颗粒Ni3S4,Ni3S2和混合相。粉末X射线衍射研究表明,温度和封端剂在确定合成纳米颗粒(NPs)的晶体结构和化学组成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电子显微镜图像显示形成了球形,四面体和不规则形状的各种形状的纳米颗粒。磁化测量表明,使用DDA在230°C下制备的Ni3S4纳米颗粒显示出铁磁性能,而在230°C下但使用HDA制备的菱形N3S2也显示出顺磁性能。
    DOI:
    10.1016/j.poly.2016.11.01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of rare pure phase Ni3S4 and Ni3S2 nanoparticles in different primary amine coordinating solvents
    作者:Charles Gervas、Sixberth Mlowe、Matthew P. Akerman、Itegbeyogene Ezekiel、Thomas Moyo、Neerish Revaprasadu
    DOI:10.1016/j.poly.2016.11.014
    日期:2017.1
    Abstract Two nickel(II) complexes, namely piperidine (1) and tetrahydroquinoline (2) dithiocarbamate complexes were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infra-red spectroscopy, elemental analysis and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es. The single crystal X-ray structure of complex (1) was also elucidated. The as-synthesized complexes have been utilized as single source precursors to afford nickel sulfide nanoparticles
    摘要合成了两种镍(II)配合物,即哌啶(1)和四氢喹啉(2)二硫代氨基甲酸酯配合物,并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热重分析对其进行了表征。还阐明了配合物(1)的单晶X射线结构。所合成的配合物已被用作单一来源的前体,通过在不同温度下在油胺(OLA),十二胺(DDA)和十六胺(HDA)中进行溶剂热分解,提供硫化镍纳米颗粒Ni3S4,Ni3S2和混合相。粉末X射线衍射研究表明,温度和封端剂在确定合成纳米颗粒(NPs)的晶体结构和化学组成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电子显微镜图像显示形成了球形,四面体和不规则形状的各种形状的纳米颗粒。磁化测量表明,使用DDA在230°C下制备的Ni3S4纳米颗粒显示出铁磁性能,而在230°C下但使用HDA制备的菱形N3S2也显示出顺磁性能。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