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呋喃唑酮
呋喃唑酮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痢特灵,是一种硝基呋喃类抗菌药。对革兰阳性及阴性菌均有一定抗菌作用,包括沙门菌属、志贺菌属、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肠杆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化脓性链球菌、霍乱弧菌、弯曲菌属、拟杆菌属等,在一定浓度下对毛滴虫、贾第鞭毛虫也有活性。其作用机制为干扰细菌氧化还原酶从而阻断细菌的正常代谢。
主要用于治疗各种肠道感染、细菌性痢疾、腹泻、肠炎、大肠杆菌性败血症、伤寒、霍乱、传染性鼻炎、黑头病、滴虫病、卡氏白细胞虫病,也可与制酸剂等药物合用治疗幽门螺杆菌所致的胃窦炎。但对婴幼儿确有副作用,如肝肾损伤、过敏反应等,因此一般建议尽量少用或者不用。
水产养殖杀菌剂
呋喃唑酮对鱼、鳖类等的毒性很小,在淡水渔业养殖中既可用作预防又可作为早期疾病的治疗。水温在20℃以下时浸洗20~30分钟;水温在20℃以上时,浸洗10~15分钟;水温在20℃左右时,呋喃唑酮浓度为0.025ppm就可以抑制各种致病菌,在水池、水缸中饲养的金鱼、热带鱼能耐受1.5ppm的浓度,不会死亡。因此如遇病情严重时,可以用0.4~1.0ppm浓度,全池遍洒药物后,家鱼要多喂优质商品饲料,观赏鱼类一定要投喂活水蚤、剑水蚤、摇蚊幼虫、水蚯蚓等动物性食料,加强病鱼的营养,增强病鱼的抗病能力。预防家鱼的白头白嘴病、烂鳃病、打印病、竖鳞病、赤皮病等,在放养前浸洗1次;预防观赏鱼类的白头白嘴病、烂鳃病、竖鳞病、蛀鳍烂尾病等,在小水体中饲养的,每天浸洗1次,隔1天再浸洗1次。治疗观赏鱼类的白头白嘴病、烂鳃病、竖鳞病、蛀鳍烂尾病等,每天浸洗1次,每隔1天再浸洗1次,可以连续浸洗3~5次,直到病状消失,鱼体恢复健康。
化学性质
淡黄色结晶粉末,无臭味苦。熔点275℃(分解)。不溶于水、乙醇,微溶于氯仿,稍溶于二甲基甲酰胺。小白鼠经口LD501.5-4.54g/kg。
用途
抗感染类药,用于肠道内抗感染;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细菌性痢疾、肠炎、霍乱,也可以用于伤寒、副伤寒、贾第鞭毛虫病、滴虫病等。与制酸剂等药物合用可治疗幽门螺杆菌所致的胃窦炎。
性状
黄色粉末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初无味后微苦,极微溶于水及乙醇,微溶于氯仿,不溶于乙醚,易溶于二甲基甲酰胺及硝基甲烷中。熔点为255~259度,溶解时同时分解。
生产方法
以乙醇胺为原料与尿素缩合得到β-羟乙基脲,用亚硝化环合得到3-亚硝基-2-唑烷酮。进一步用铁粉还原再与5-硝基-2-糠二醇二乙酸酯及甲醛缩合,即得呋喃唑酮。
由乙醇胺和尿素缩合生成β-羟乙基脲,经亚硝酸钠亚硝化、还合成3-亚硝基-2-噁唑酮。用铁粉还原后与5-硝基-2-糠二醇二乙酸酯及甲醛缩合得呋喃唑酮。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 | furazolidone | 67-45-8 | C8H7N3O5 | 225.161 |
—— | (2-imino-oxazolidin-3-yl)-(5-nitro-[2]furfuryliden)-amine | 5407-76-1 | C8H8N4O4 | 224.176 |
—— | 5-Nitro-furaldehyd-2-<(2-hydroxy-ethyl)-semicarbazon>, Nitroxygon | 405-22-1 | C8H10N4O5 | 242.191 |
—— | 3-Amino-N-(5-nitro-furfur-2-yliden)-oxazolidin-2-on | 6270-33-3 | C8H8N2O3 | 180.163 |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 | N-(5-amino-2-furfurylidene)-3-amino-2-oxazolidone | 13641-84-4 | C8H9N3O3 | 195.1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