呋喃类抗菌药的基本结构是在呋喃核的第5位引入硝基,并在第2位引入其他基团。这类药物具有广泛的抗菌谱,对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均表现出很强的抑菌和杀菌作用;然而,它们对产气杆菌、变形杆菌、结核杆菌及白喉杆菌的效果较差,尤其对绿脓杆菌无效。一般而言,这些药物不易产生耐药性。
关于其作用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但可能通过抑制乙酰辅酶A从而干扰细菌的糖代谢早期阶段来发挥作用。此外,呋喃类抗菌药也可能因抑制糖代谢而引起人类神经毒性。此类药物口服后在血液中的浓度很低,难以达到有效的抗菌浓度,因此主要作为局部和泌尿系统消毒剂使用。
常用药物包括呋喃西林、呋喃唑酮及呋喃妥因;虽然这些药物可以被内服吸收,但在体内迅速降解,因此不能用于治疗全身性感染。值得注意的是,它们对动物具有一定的毒性。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结构式图片 |
---|---|---|---|---|
马尿酸乌洛托品 | methenamine hippurate | 5714-73-8 | C6H12N4*C9H9NO3 |
|
氟甲喹 | flumequine | 42835-25-6 | C14H12FNO3 |
|
尼莫唑 | Magmilor | 4936-47-4 | C10H11N3O5S |
|
呋喃妥因 | Dantafur | 67-20-9 | C8H6N4O5 |
|
呋喃唑酮 | furazolidone | 67-45-8 | C8H7N3O5 |
|
2-乙酰氧基四氢呋喃 | 2-acetoxytetrahydrofuran | 1608-67-9 | C6H10O3 |
|
—— | 5-(methylsulfanylmethyl)-3-[(Z)-(5-nitrofuran-2-yl)methylideneamino]-1,3-oxazolidin-2-one | 4936-47-4 | C10H11N3O5S |
|
—— | nifuratel | 4936-47-4 | C10H11N3O5S |
|
—— | nitrofurantoin | 67-20-9 | C8H6N4O5 |
|
—— | Nitrofurantoin | 67-20-9 | C8H6N4O5 |
|
—— | nitrofurazone | 59-87-0 | C6H6N4O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