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咪唑-2-羧酸盐酸盐 | 1039647-38-5

中文名称
咪唑-2-羧酸盐酸盐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imidazole-2-carboxylic acid hydrochloride
英文别名
1H-Imidazole-2-carboxylic acid hydrochloride;1H-imidazole-2-carboxylic acid;hydrochloride
咪唑-2-羧酸盐酸盐化学式
CAS
1039647-38-5
化学式
C4H4N2O2*ClH
mdl
——
分子量
148.549
InChiKey
YATLYOJBJBLUMF-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53
  • 重原子数:
    9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66
  • 氢给体数:
    3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咪唑-2-羧酸盐酸盐草酰氯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以47%的产率得到imidazole-2-acyl chloride hydrochloride
    参考文献:
    名称:
    质子介导的镍(II)-双咪唑酸酯络合物中的氧化还原控制:光谱表征和密度泛函分析。
    摘要:
    据报道,原配体LH4的合成和表征,其中L为邻亚苯基双酰胺-2-咪唑及其镍(II)配合物。介绍了完全质子化的[NiLH2]和去质子化的[NiL]配合物的X射线结构。通过(1)1 H NMR,UV / Vis和IR光谱以及循环伏安法分析咪唑官能团去质子化对配合物电子结构的影响。密度泛函理论(DFT)和时变密度泛函理论(TDDFT)计算支持基于实验数据的分析。通过制备性电解产生了去质子化的复合物[NiL]的单氧化形式,并研究了其电子结构。光谱电化学显示出在λ= 600-900 nm区域具有多个等吸收点的强烈跃迁。X波段EPR光谱在g = 2.03时呈现各向同性信号,而Q波段EPR则揭示了金属铁晶种的弱各向异性信号特征。DFT和TDDFT数据支持将该物种描述为镍(II)自由基形式,其自旋密度对亚苯基环和酰胺化物功能的贡献很大,而咪唑基团的参与可忽略不计。该发现与从含有酚盐基团的镍(II)配合物的单
    DOI:
    10.1002/chem.200701662
  • 作为产物:
    描述:
    咪唑-2-甲酸盐酸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反应 0.5h, 以65%的产率得到咪唑-2-羧酸盐酸盐
    参考文献:
    名称:
    质子介导的镍(II)-双咪唑酸酯络合物中的氧化还原控制:光谱表征和密度泛函分析。
    摘要:
    据报道,原配体LH4的合成和表征,其中L为邻亚苯基双酰胺-2-咪唑及其镍(II)配合物。介绍了完全质子化的[NiLH2]和去质子化的[NiL]配合物的X射线结构。通过(1)1 H NMR,UV / Vis和IR光谱以及循环伏安法分析咪唑官能团去质子化对配合物电子结构的影响。密度泛函理论(DFT)和时变密度泛函理论(TDDFT)计算支持基于实验数据的分析。通过制备性电解产生了去质子化的复合物[NiL]的单氧化形式,并研究了其电子结构。光谱电化学显示出在λ= 600-900 nm区域具有多个等吸收点的强烈跃迁。X波段EPR光谱在g = 2.03时呈现各向同性信号,而Q波段EPR则揭示了金属铁晶种的弱各向异性信号特征。DFT和TDDFT数据支持将该物种描述为镍(II)自由基形式,其自旋密度对亚苯基环和酰胺化物功能的贡献很大,而咪唑基团的参与可忽略不计。该发现与从含有酚盐基团的镍(II)配合物的单
    DOI:
    10.1002/chem.20070166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