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的调查中,我们采用基于
生物等排的设计和合成
吡唑附加“新分子杂化物”来开发对多重耐药细菌有效的抗菌剂。借助光谱和分析技术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很好的表征,并通过单晶 X 射线分析进一步证实了所选择的衍
生物。通过对接研究和 A
DMET 计算对化合物的有效性进行计算机评估后,我们进行了体外抗菌评估,发现6c最有效,对
铜绿假单胞菌和耻垢分枝杆菌的 MIC 为 5 µg/mL,优于标准药物
氨苄西林(分别为 15.6 和 6.25 µg/mL)。化合物6c对蛋白质 1kzn 的
SAR 研究表明,它通过各种非共价相互作用具有 -8.64 kcal mol -1的结合能。抗炎潜力筛选显示,6b是最有效的,其 IC 50为 9.3 µg/mL,与标准
阿司匹林 (5.03 µg/mL) 相比具有中等活性。因此,基于
SAR 研究、A
DMET 计算和体外研究,新的杂交体似乎有望成为抗菌和抗炎药物发现工作的热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