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phenyl-3-(m-tolylthio)propanoic acid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phenyl-3-(m-tolylthio)propanoic acid
英文别名
3-(3-Methylphenyl)sulfanyl-3-phenylpropanoic acid
3-phenyl-3-(m-tolylthio)propanoic acid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6H16O2S
mdl
——
分子量
272.368
InChiKey
SRNADOUHIHPWOO-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8
  • 重原子数:
    19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9
  • 拓扑面积:
    62.6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苯乙烯3-甲基苯硫酚二氧化碳 在 iron(III) chloride 、 potassium tert-butylate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乙酰胺 为溶剂, 25.0 ℃ 、101.33 kPa 条件下, 反应 12.0h, 以84%的产率得到3-phenyl-3-(m-tolylthio)propanoic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可见光驱动的铁促进苯乙烯和丙烯酸酯与二氧化碳的硫代羧化反应
    摘要:
    一个人飞过了COO  - COOH的巢穴:利用可见光作为驱动力,并用催化铁盐作为促进剂,实现了苯乙烯和丙烯酸酯与CO 2的第一次硫代羧化反应,生成重要的β-硫代酸。这种多组分反应具有广泛的底物范围,温和的反应条件以及高的区域选择性,化学选择性和非对映选择性。机理研究表明,自由基途径可以解释异常的区域选择性。
    DOI:
    10.1002/anie.20170786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Visible-Light-Driven Iron-Promoted Thiocarboxylation of Styrenes and Acrylates with CO<sub>2</sub>
    作者:Jian-Heng Ye、Meng Miao、He Huang、Si-Shun Yan、Zhu-Bao Yin、Wen-Jun Zhou、Da-Gang Yu
    DOI:10.1002/anie.201707862
    日期:2017.11.27
    nest: The first thiocarboxylation of styrenes and acrylates with CO2 to generate important β-thioacids was realized by using visible light as a driving force and catalytic iron salts as promoters. This multicomponent reaction features broad substrate scope, mild reaction conditions, and high regio-, chemo-, and diasteroselectivity. Mechanistic studies indicate that a radical pathway can account for the
    一个人飞过了COO  - COOH的巢穴:利用可见光作为驱动力,并用催化铁盐作为促进剂,实现了苯乙烯和丙烯酸酯与CO 2的第一次硫代羧化反应,生成重要的β-硫代酸。这种多组分反应具有广泛的底物范围,温和的反应条件以及高的区域选择性,化学选择性和非对映选择性。机理研究表明,自由基途径可以解释异常的区域选择性。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