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四丁基高铼酸铵 | 16385-59-4

中文名称
四丁基高铼酸铵
中文别名
过铼酸四丁基铵
英文名称
tetrabutylammonium perrhenate
英文别名
tetra-n-butylammonium perrhenate;oxido(trioxo)rhenium;tetrabutylazanium
四丁基高铼酸铵化学式
CAS
16385-59-4
化学式
C16H36N*O4Re
mdl
——
分子量
492.673
InChiKey
MTTXKKTWRLXAKW-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32
  • 重原子数:
    22
  • 可旋转键数:
    12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74.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安全信息

  • 危险品标志:
    Xi
  • 安全说明:
    S26,S37/39
  • 危险类别码:
    R36/37/38
  • WGK Germany:
    3
  • 海关编码:
    2923900090
  • 危险标志:
    GHS07
  • 危险性描述:
    H315,H319,H335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61,P305 + P351 + P338
  • 储存条件:
    存放于惰性气体中,并避免接触湿气(特别是防止吸湿)。

SDS

SDS:09f661146d065ea0a7ed4edb04ea7ec2
查看
1.1 产品标识符
: 四丁基高铼酸铵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无数据资料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供科研用途,不作为药物、家庭备用药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皮肤刺激 (类别2)
眼刺激 (类别2A)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类别3)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象形图
警示词 警告
危险申明
H315 造成皮肤刺激。
H319 造成严重眼刺激。
H335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警告申明
预防
P261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64 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P280 穿戴防护手套/ 眼保护罩/ 面部保护罩。
措施
P302 + P352 如与皮肤接触,用大量肥皂和水冲洗受感染部位.
P304 + P340 如吸入,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并保持呼吸顺畅的姿势休息.
P305 + P351 + P338 如与眼睛接触,用水缓慢温和地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
出,取出隐形眼镜,然后继续冲洗.
P312 如感觉不适,呼救中毒控制中心或医生.
P321 具体治疗(见本标签上提供的急救指导)。
P332 + P313 如发生皮肤刺激:求医/ 就诊。
P337 + P313 如仍觉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如仍觉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P362 脱掉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储存
P403 + P233 存放于通风良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处理
P501 将内容物/ 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C16H36NO4Re
分子式
: 492.67 g/mol
分子量
组分 浓度或浓度范围
Tetrabutylammonium perrhenate
-
CAS 号 16385-59-4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看。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果停止了呼吸,给于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食入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氮氧化物, 氧化铼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人员的预防,防护设备和紧急处理程序
使用个人防护设备。 防止粉尘的生成。 防止吸入蒸汽、气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将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 避免吸入粉尘。
6.2 环境保护措施
不要让产物进入下水道。
6.3 抑制和清除溢出物的方法和材料
收集、处理泄漏物,不要产生灰尘。 扫掉和铲掉。 存放进适当的闭口容器中待处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防止粉尘和气溶胶生成。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容器保持紧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吸湿的.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按照良好工业和安全规范操作。 休息前和工作结束时洗手。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带有防护边罩的安全眼镜符合 EN166要求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防渗透的衣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含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须暴露于有害环境中,请使用P95型(美国)或P1型(欧盟 英国
143)防微粒呼吸器。如需更高级别防护,请使用OV/AG/P99型(美国)或ABEK-P2型 (欧盟 英国 143)
防毒罐。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粉末
颜色: 白色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无数据资料
f) 起始沸点和沸程
无数据资料
g) 闪点
无数据资料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汽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兼容的材料
强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吸入 -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如服入是有害的。
皮肤 如果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是有害的。 造成皮肤刺激。
眼睛 造成严重眼刺激。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存留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蓄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利的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未回收的溶液交给处理公司。
与易燃溶剂相溶或者相混合,在备有燃烧后处理和洗刷作用的化学焚化炉中燃烧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作为未用过的产品弃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2 联合国(UN)规定的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海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空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海运污染物: 否 国际空运危规: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四丁基高铼酸铵离子液体对纤维素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可以作为催化剂降解木质纤维素制备可还原糖。此外,四丁基高铼酸铵是一种酸类衍生物,作为一种绿色催化剂被广泛应用。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Buravov, L. I.; Khomenko, A. G.; Kushch, N. D., Journal de Physique, I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四丁基溴化铵 在 potassium hydroxide 、 ammonium perrhenate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反应 8.0h, 生成 四丁基高铼酸铵
    参考文献:
    名称:
    使用含高hen酸酯的复合离子液体作为绿色催化剂将环辛烯氧化为辛二酸
    摘要:
    制备了一系列高r酸季铵盐/ 3-己基-1-甲基咪唑硫酸氢盐([Hmim] HSO 4)复合离子液体。在过氧化氢作为绿色氧化剂的存在下,在环辛烯氧化为辛二酸的过程中,复合离子液体首次被用作催化剂和溶剂。已发现有机高r酸盐在改善环辛烯氧化为辛二酸的选择性中起重要作用。在温和条件下辛二酸的产率从高到高。
    DOI:
    10.1134/s1070363215100254
  • 作为试剂:
    描述:
    1,2-辛二醇15-冠醚-5四丁基高铼酸铵 、 sodium sulfite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反应 100.0h, 以68%的产率得到辛烯
    参考文献:
    名称:
    亚硫酸盐驱动的氧化Ox催化的乙二醇脱氧脱水
    摘要:
    甲基三氧合hen盐和高hen酸盐会催化亚硫酸盐对二醇的脱氧脱水(DODH),从而产生区域特异性的烯烃。对于多元醇底物,还原剂,催化剂,溶剂和各种添加剂,研究了这些反应的范围和效率。一般来说,MeReO 3为亚硫酸盐驱动DODH一个更具活性的催化剂,但是在Z + REO 4 -衍生物(Z = NA,卜4 N)是更有选择性。环氧化合物也可以通过Na 2 SO 3 / MeReO 3脱氧,但不能通过Bu 4 NReO 4脱氧。高r酸盐催化剂还可以与其他还原剂(例如PR 3)促进乙二醇DODH,仲醇和ArSMe。1,2-环己二醇和(+)的DODH反应-酒石酸二乙酯以高发生顺-stereoselectivity。多元醇季戊四醇与少量的2-丁烯-1,4-二醇和2,5-二氢呋喃一起转化为1,3-丁二烯,表明末端二醇DODH更快。化学计量反应研究表明,催化路径的可行性包括:(a)乙二醇与MeReO 3缩合形成MeRe
    DOI:
    10.1021/om200166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M<sup>III</sup>(PS)<sub>2</sub>(L)] Mixed-Ligand Compounds (M = Re, <sup>99</sup>Tc; PS = Phosphinothiolate; L = Dithiocarbamate) as Potential Model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ew Agents for SPECT Imaging and Radiotherapy
    作者:N. Salvarese、N. Morellato、A. Venzo、F. Refosco、A. Dolmella、C. Bolzati
    DOI:10.1021/ic400094s
    日期:2013.6.3
    The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new series of neutral, six-coordinated mixed-ligand compounds [MIII(PS)2(L)] (M = Re; 99Tc), where PS is bis(arylalkyl)- or trialkylphosphinothiolate and L is dithiocarbamate, are reported. Stable [MIII(PS)2(L)] complexes were easily synthesized, in good yield, starting from precursors where the metal was in different oxidation states (III, V, and VII), involving
    一系列新的中性,六配位混合配体化合物[M III(PS)2(L)](M = Re; 99 Tc)的合成和表征,其中PS是双(芳烷基)-或三烷基硫代磷酸酯,L是二硫代氨基甲酸酯,据报道。从金属处于不同氧化态(III,V和VII)的前体开始,容易合成高收率的稳定[M III(PS)2(L)]配合物,涉及配体交换和/或氧化还原-取代反应。通过元素分析,阳离子电喷雾电离质谱,多核NMR光谱,循环伏安法和X射线衍射分析对化合物进行表征。所有配合物均由[MIII(PS)2 ] +部分,其中两个硫代硫醇盐配体紧密结合到金属上,其余两个位置被二硫代氨基甲酸酯螯合物饱和,还带有庞大的生物活性分子[例如,(2-甲氧基苯基)哌嗪]。X射线分析是对四种不同的Re / 99 Tc化合物的晶体样品进行的,它们具有扭曲的三角棱柱几何形状,并带有P 2 S 4配位体。从相应的过金属酸盐阴离子开始,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以高收率轻松制备这些[M
  • Two Different Hydrogen Bond Donor Ligands Together: A Selectivity Improvement in Organometallic {Re(CO)<sub>3</sub>} Anion Hosts
    作者:Laura Ion、Sonia Nieto、Julio Pérez、Lucía Riera、Víctor Riera、Jesús Díaz、Ramón López、Kirsty M. Anderson、Jonathan W. Steed
    DOI:10.1021/ic201120s
    日期:2011.9.5
    better hydrogen bond donor than the amino group. Some of the receptor-anion adducts have been characterized in the solid state by X-ray diffraction, showing that both types of hydrogen bond donor ligands of the cationic receptor participate in the interaction with the anion hosts. DFT calculations suggest that coordination of the ampy ligands is more favorable through the amino group only for the cationic
    铼(I)化合物[的Re(CO)3(Hdmpz)2(AMPY)] BAR' 4和[的Re(CO)3(N-MEIM)2(AMPY)] BAR' 4(Hdmpz = 3,5-二甲基吡逐步制备N-MeIm = N-甲基咪唑,ampy = 2-氨基吡啶或3-氨基吡啶作为唯一的反应产物,收率高。阳离子络合物具有两种不同类型的氢键供体配体,并且已经在溶液和固态下研究了它们的阴离子结合行为。在几乎所有受测阴离子的存在下,带有2安培配体的化合物都不稳定。复合物[Re(CO)3(Hdmpz)2(ampy)] +(2的X射线结构)表明2-ampy配体通过氨基与金属配位,这可能是其不稳定特性的原因。3-ampy衍生物(通过吡啶氮原子配位)对添加几种阴离子稳定,并且比其三(吡唑)或三(咪唑)对应物更具选择性。这种选择性为化合物[的Re(CO)更高3(N-MEIM)2(MENA)] BAR' 4(5 ·巴' 4(MeNA
  • Reactivity of Rhenium(V) Oxo Schiff Base Complexes with Phosphine Ligands:  Rearrangement and Reduction Reactions
    作者:Paul D. Benny、Jenny L. Green、Hendrik P. Engelbrecht、Charles L. Barnes、Silvia S. Jurisson
    DOI:10.1021/ic048670j
    日期:2005.4.1
    diffraction. The crystallographic data for the structures reported are as follows: trans-[Re(III)(PPh3)2(acac2en)]PF6 (H48C48N2O2P2Re.PF6), 1, triclinic (P), a = 18.8261(12) A, b = 16.2517(10) A, c = 15.4556(10) A, alpha = 95.522(1) degrees , beta = 97.130(1) degrees , gamma = 91.350(1) degrees , V = 4667.4(5) A(3), Z = 4; trans-[Re(III)(PEt2Ph)2(acac2en)]PF6 (H48C32N2O2P2Re.PF6), 2, orthorhombic (Pccn)
    对称rh(V)氧席夫碱配合物反式-[ReO(OH2)(acac2en)] Cl和反式-[ReOCl(acac2pn)],其中acac2en和acac2pn是四齿席夫碱配体N,N'-亚乙基双(乙酰丙酮)将二亚胺和N,N'-丙烯双(乙酰丙酮)二亚胺分别与单齿膦配体反应,生成两个独特的阳离子膦配合物之一,具体取决于配体骨架长度(en vs pn)和膦配体的身份。将Re(V)羰基还原为Re(III)是由于反式-[ReO(OH2)(acac2en)] Cl与三苯基膦或二乙基苯基膦反应而生成的一种单一的,还原的,通常类型为反式[Re]的二取代产物(III)(PR3)2(acac2en)] +。出乎意料的是,与更强的还原剂三乙基膦的类似反应导致分子内重排,不对称的顺式[[Re(V)O(PEt3)(acac2en)] +络合物。反式-[Re(V)O(acac2pn)Cl]与相同的膦配体反应只定量地重排了不
  • Dioxo- and nitrido-osmium complexes with imidodiphosphinochalcogenido ligands [N(QPR2)2]− (Q = S or Se; R = Ph or Pri)
    作者:Qian-Feng Zhang、Kwok-Kin Lau、Joyce L. C. Chim、Terry K. T. Wong、Wing-Tak Wong、Ian D. Williams、Wa-Hung Leung
    DOI:10.1039/b003798m
    日期:——
    trans-K2[OsVIO2(OH)4] with 2 equivalents of HN(QPR2)2 yielded the dioxoosmium(VI) complexes trans-[OsO2N(QPR2)2}2] (Q = S, R = Ph 1 or Pri2; Q = Se, R = Ph 3). Complexes 1–3 have been characterised by X-ray crystallography. The Os–O distances in 1–3 are 1.739, 1.734 and 1.748 Å, respectively. trans-[OsNN(QPR2)2}2Cl] (R = Pri, Q = S; R = Ph, Q = Se) were obtained by reactions of [NBu4n][OsNCl4] with K[N(QPR2)2]
    的反应反式-K 2 [O的VI ø 2(OH)4 ]与2个当量的HN(QPR的2)2,产生dioxoosmium(VI)络合物的反式- [的OsO 2 N(QPR 2)2 } 2 ](Q = S,R =苯基1或Pr我2 ; Q =硒,R =苯基3)。配合物1-3具有以下特征:X射线晶体学。1-3中的Os-O距离分别为1.739、1.734和1.748Å。反式-[OsN N(QPR 2)2 } 2 Cl](R = Pr i,Q = S; R = Ph,Q = Se)通过[NBu 4 n ] [OsNCl 4 ]与K [ N(QPR 2)2 ]。用[NBu 4 n ] [OsO 3 N]处理[OsN N(SPPh 2)2 } 2 ] [BF 4 ]导致形成μ- nitrido Os VIII -Os VI复合物[OsN N(SPPh)2) 2 } 2(NOSO 3)],其中,[NOSO
  • Dynamic Open Coordination Cage from Nonsymmetrical Imidazole–Pyridine Ditopic Ligands for Turn‐On/Off Anion Binding
    作者:Daiji Ogata、Junpei Yuasa
    DOI:10.1002/anie.201911097
    日期:2019.12.16
    demonstrates a new nonconventional ligand design, imidazole/pyridine-based nonsymmetrical ditopic ligands (1 and 1S ), to construct a dynamic open coordination cage from nonsymmetrical building blocks. Upon complex formation with Pd2+ at a 1:4 molar ratio, 1 and 1S initially form mononuclear PdL4 complexes (Pd2+ (1)4 and Pd2+ (1S )4 ) without formation of a cage. The PdL4 complexes undergo a stoichiometrically
    这项工作演示了一种新的非常规配体设计,即基于咪唑/吡啶的非对称双位配体(1和1S),可从非对称结构单元构建动态的开放配位笼。与摩尔比为1:4的Pd2 +形成复合物时,1和1S最初形成单核PdL4复合物(Pd2 +(1)4和Pd2 +(1S)4)而没有形成笼。PdL4复合物经历化学计量控制的结构转变为能够进行阴离子结合的Pd2 L4开放笼子((Pd2 +)2(1)4和(Pd2 +)2(1S)4),从而导致阴离子打开。Pd2 L4开放式笼子和PdL4复合物之间的结构转变是可逆的。因此,向含有客体阴离子((Pd2 +)2(1S)4⋅G-)的(Pd2 +)2(1S)4开放笼中化学计量添加(2当量)游离态1S可使结构转变为Pd2 +(1S)。 4复杂,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