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4S,5R)-4,5-二乙基-4,5-二氢-1,2-恶唑-3-基]乙酮 | 140210-49-7

中文名称
1-[(4S,5R)-4,5-二乙基-4,5-二氢-1,2-恶唑-3-基]乙酮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trans-3-Acetyl-4,5-diethyl-4,5-dihydroisoxazole
英文别名
1-((4S,5R)-4,5-Diethyl-4,5-dihydroisoxazol-3-yl)ethanone;1-[(4S,5R)-4,5-diethyl-4,5-dihydro-1,2-oxazol-3-yl]ethanone
1-[(4S,5R)-4,5-二乙基-4,5-二氢-1,2-恶唑-3-基]乙酮化学式
CAS
140210-49-7
化学式
C9H15NO2
mdl
——
分子量
169.224
InChiKey
GBZVPBHYAPGYDT-HTQZYQBO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6
  • 重原子数:
    12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8
  • 拓扑面积:
    38.7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SDS

SDS:0d903c717249495b216d206f3f783d96
查看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紫外光谱和α-双(甲氧基亚氨基)烷烃的结构
    摘要:
    α-双(甲氧基亚氨基)烷烃I-8和结构相关的共轭(甲氧基亚氨基)异恶唑啉11和13的几何异构体的UV光谱均显示ππ*吸收带,其中以环己烷为溶剂的最大值在216之间分别为268 nm和268 nm,以及258和282 nm。在λ的差异最大的在-亚氨基间结合的程度的变化进行讨论,作为(结果我)在-亚氨基间的二面角由于空间位阻和(变型II在环应变和)的变化/或两个甲氧基亚氨基部分的偶极排斥,就像四元环化合物1的三个几何异构体一样。与(E,E)-4相比,(E,E)-8的λmax较低是由于前一种化合物中苯基与平面α-双(甲氧基亚氨基)发色团的交叉共轭程度较低;实际上,(E,E)-8的吸收带与脂族(E,E)-5的吸收带相似。(E,E)-α-双(甲氧基亚氨基)烷烃的最大ππ*吸收能量似乎与斜率接近于1的相应(E)-α-氧代肟肟醚线性相关,说明两种化合物对结构变化的敏感性非常相似。
    DOI:
    10.1002/recl.19921110105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紫外光谱和α-双(甲氧基亚氨基)烷烃的结构
    摘要:
    α-双(甲氧基亚氨基)烷烃I-8和结构相关的共轭(甲氧基亚氨基)异恶唑啉11和13的几何异构体的UV光谱均显示ππ*吸收带,其中以环己烷为溶剂的最大值在216之间分别为268 nm和268 nm,以及258和282 nm。在λ的差异最大的在-亚氨基间结合的程度的变化进行讨论,作为(结果我)在-亚氨基间的二面角由于空间位阻和(变型II在环应变和)的变化/或两个甲氧基亚氨基部分的偶极排斥,就像四元环化合物1的三个几何异构体一样。与(E,E)-4相比,(E,E)-8的λmax较低是由于前一种化合物中苯基与平面α-双(甲氧基亚氨基)发色团的交叉共轭程度较低;实际上,(E,E)-8的吸收带与脂族(E,E)-5的吸收带相似。(E,E)-α-双(甲氧基亚氨基)烷烃的最大ππ*吸收能量似乎与斜率接近于1的相应(E)-α-氧代肟肟醚线性相关,说明两种化合物对结构变化的敏感性非常相似。
    DOI:
    10.1002/recl.1992111010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hotochemistry of α-bis(methoxyimino)alkanes
    作者:Frank Stunnenberg、Hans Cerfontain
    DOI:10.1002/recl.19921110204
    日期:——
    The photochemistry of the α-bis(methoxyimino)alkanes 1–5 and the, structurally related, conjugated dihydro(methoxyimino)isoxazoles 6 and 7 was studied. Triplet-photosensitized irradiation of 1–7 leads only to stepwise E-Z isomerization. Photostationary-state (pss) ratios for 1,6 and 7 are reported for the various applied triplet sensitizers. Direct irradiation with 254 nm leads to both E-Z isomerization
    研究了α-双(甲氧基亚氨基)烷烃1-5和与结构相关的共轭二氢(甲氧基亚氨基)异恶唑6和7的光化学性质。1–7的三重态光敏辐照仅导致逐步的EZ异构化。对于各种应用的三重态敏化剂,报告了1,6和7的光平稳态(pss)比。254 nm的直接照射会导致两个EZ异构化(这是主要反应)和由于激发单重态ππ*态的初始NO均质化而形成的产物。提出了形成各种产物的机理,并指出和讨论了各个步骤的相对重要性。对于α-双(甲氧基亚氨基)烷烃1和3,仅(E,Z)-异构体经历NO均解。对于(甲氧基亚氨基)异恶唑啉6和7,仅环外N O键显示出均溶,而不显示出应变的内环键。
  • UV spectroscopy and structures of α-bis(methoxyimino)alkanes
    作者:Frank Stunnenberg、Hans Cerfontain、Kees Goubitz、Dick Heydenrijk、Caspar H. Stam
    DOI:10.1002/recl.19921110105
    日期:——
    The UV spectra of the geometric isomers of the α-bis(methoxyimino)alkanes I-8 and the structurally related conjugated (methoxyimino)isoxazolines 11 and 13 all exhibit a ππ* absorption band, of which the maxima with cyclohexane as solvent are between 216 and 268 nm, and 258 and 282 nm, 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ces in λmax a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variations in the degree of inter-iminyl conjugation
    α-双(甲氧基亚氨基)烷烃I-8和结构相关的共轭(甲氧基亚氨基)异恶唑啉11和13的几何异构体的UV光谱均显示ππ*吸收带,其中以环己烷为溶剂的最大值在216之间分别为268 nm和268 nm,以及258和282 nm。在λ的差异最大的在-亚氨基间结合的程度的变化进行讨论,作为(结果我)在-亚氨基间的二面角由于空间位阻和(变型II在环应变和)的变化/或两个甲氧基亚氨基部分的偶极排斥,就像四元环化合物1的三个几何异构体一样。与(E,E)-4相比,(E,E)-8的λmax较低是由于前一种化合物中苯基与平面α-双(甲氧基亚氨基)发色团的交叉共轭程度较低;实际上,(E,E)-8的吸收带与脂族(E,E)-5的吸收带相似。(E,E)-α-双(甲氧基亚氨基)烷烃的最大ππ*吸收能量似乎与斜率接近于1的相应(E)-α-氧代肟肟醚线性相关,说明两种化合物对结构变化的敏感性非常相似。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4S,4''S)-2,2''-环亚丙基双[4-叔丁基-4,5-二氢恶唑] 香豆素-6-羧酸 锌离子载体IV 钐(III) 离子载体 II 苯,(2,2-二氟乙烯基)- 聚二硫二噻唑烷 缩胆囊肽9 甲酰乙内脲 甲巯咪唑 甲基羟甲基油基噁唑啉 甲基5-羟基-3,5-二甲基-4,5-二氢-1H-吡唑-1-羧酸酯 甲基5-甲基-4,5-二氢-1H-吡唑-1-羧酸酯 甲基5-氰基-4,5-二氢-1,2-恶唑-3-羧酸酯 甲基5-乙炔基-4,5-二氢-1H-吡唑-3-羧酸酯 甲基4-甲基-5-氧代-4,5-二氢-1H-吡唑-3-羧酸酯 甲基4-甲基-4,5-二氢-1H-吡唑-3-羧酸酯 甲基4-乙炔基-4,5-二氢-1H-吡唑-3-羧酸酯 甲基4,5-二氮杂螺[2.4]庚-5-烯-6-羧酸酯 甲基4,5-二氢-5-乙基-1H-吡唑-1-羧酸酯 甲基(E)-3-[6-[1-羟基-1-(4-甲基苯基)-3-(1-吡咯烷基)丙基]-2-吡啶基]丙烯酰酸酯 甲基(5-氧代-4,5-二氢-1,2-恶唑-3-基)乙酸酯 环戊二烯并[d]咪唑-2,5(1H,3H)-二硫酮 溶剂黄93 溴化1-十六烷基-3-甲基咪唑 溴化1-十二烷基-2,3-二甲基咪唑 泰比培南酯中间体 泰比培南酯中间体 氨基甲硫酸,[2-[[(2-羰基-1-咪唑烷基)硫代甲基]氨基]乙基]-,O-甲基酯 异噻唑,4,5-二氯-2,5-二氢-2-辛基- 希诺米啉 四氟硼酸二氢1,3-二(叔-丁基)-4,5--1H-咪唑正离子 四唑硝基紫 噻唑丁炎酮 噻唑,4,5-二氢-4-(1-甲基乙基)-,(S)- 噁唑,4,5-二氢-4,4-二甲基-2-(5-甲基-2-呋喃基)- 噁唑,2-庚基-4,5-二氢- 咪唑烷基脲 吡嗪,2,3-二氢-5,6-二甲基-2-丙基- 叔-丁基3-羟基-1,4,6,7-四氢吡唑并[4,3-c]吡啶-5-羧酸酯 双吡唑啉酮 双[(S)-4-异丙基-4,5-二氢噁唑-2-基]甲烷 双((R)-4-(叔丁基)-4,5-二氢恶唑-2-基)甲烷 利美尼啶D4 利美尼啶 假硫代乙内酰脲 依达拉奉杂质DO 依达拉奉杂质 依达拉奉三聚体 依达拉奉 仲班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