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溴戊烷-D5 | 83418-34-2

中文名称
1-溴戊烷-D5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4,5-(2)H5>bromo-pentane
英文别名
1-bromopentane;1-Bromopentane-4,4,5,5,5-D5;5-bromo-1,1,1,2,2-pentadeuteriopentane
1-溴戊烷-D5化学式
CAS
83418-34-2
化学式
C5H11Br
mdl
——
分子量
156.007
InChiKey
YZWKKMVJZFACSU-ZBJDZAJP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4
  • 重原子数:
    6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乙炔钠1-溴戊烷-D5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以81%的产率得到1-<6,7-(2)H5>heptyne
    参考文献:
    名称:
    关于不饱和脂肪酸代谢的研究。VI。大肠杆菌顺式-2-烯酰基辅酶A还原酶催化反应的立体化学研究。
    摘要:
    研究了来自大肠杆菌的cis-2-烯酰辅酶A还原酶催化的cis-2-辛烯酰辅酶A(-CoA)的立体化学机制。将cis-2-[7,8-2H5]辛烯酰辅酶A与部分纯化的cis-2-烯酰辅酶A还原酶在4R或4S-[4-2H1]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存在下孵育。辛烯酰辅酶A也在NADPH和2H2O存在下与酶孵育。合成的辛酸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离和分析,以检查氘原子在分子中的定位。从孵育混合物中分离的辛酸被转化为它们的辅酶A酯,然后通过酰基辅酶A氧化酶的作用脱氢,此前已证明该酶催化酰基辅酶A的pro-2R和pro-3R氢的反消除反应。所得产物trans-2-辛烯酰辅酶A被转化为甲酯,其C-2或C-3位置的氘含量也通过GC-MS分析。结果表明,cis-2-烯酰辅酶A还原酶催化的反应具有以下立体化学特征:1) NADPH的pro-4R氢被并入辛烯酰辅酶A的C-3位置。2) 来自介质的氢被引入辛烯酰辅酶A的C-2位置。3) 还原反应通过反加氢,通过在顺双键上的2-Si,3-Re攻击发生。
    DOI:
    10.1248/cpb.30.2155
  • 作为产物:
    描述:
    1-[4,5-(2)H5]戊醇硫酸氢溴酸 作用下, 反应 3.0h, 以91%的产率得到1-溴戊烷-D5
    参考文献:
    名称:
    关于不饱和脂肪酸代谢的研究。VI。大肠杆菌顺式-2-烯酰基辅酶A还原酶催化反应的立体化学研究。
    摘要:
    研究了来自大肠杆菌的cis-2-烯酰辅酶A还原酶催化的cis-2-辛烯酰辅酶A(-CoA)的立体化学机制。将cis-2-[7,8-2H5]辛烯酰辅酶A与部分纯化的cis-2-烯酰辅酶A还原酶在4R或4S-[4-2H1]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存在下孵育。辛烯酰辅酶A也在NADPH和2H2O存在下与酶孵育。合成的辛酸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离和分析,以检查氘原子在分子中的定位。从孵育混合物中分离的辛酸被转化为它们的辅酶A酯,然后通过酰基辅酶A氧化酶的作用脱氢,此前已证明该酶催化酰基辅酶A的pro-2R和pro-3R氢的反消除反应。所得产物trans-2-辛烯酰辅酶A被转化为甲酯,其C-2或C-3位置的氘含量也通过GC-MS分析。结果表明,cis-2-烯酰辅酶A还原酶催化的反应具有以下立体化学特征:1) NADPH的pro-4R氢被并入辛烯酰辅酶A的C-3位置。2) 来自介质的氢被引入辛烯酰辅酶A的C-2位置。3) 还原反应通过反加氢,通过在顺双键上的2-Si,3-Re攻击发生。
    DOI:
    10.1248/cpb.30.215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Biosynthesis of Jasmonates from Linoleic Acid by the Fungus <i>Fusarium oxysporum</i> . Evidence for a Novel Allene Oxide Cyclase
    作者:Ernst H. Oliw、Mats Hamberg
    DOI:10.1002/lipd.12180
    日期:2019.9
    13(S)‐12‐oxophytoenoic acid, the 15,16‐dihydro analog of 12‐OPDA, was formed upon incubation of unlabeled or d5‐18:2n‐6. Appearance of the α‐ketol, 12‐oxo‐13‐hydroxy‐9‐octadecenoic acid following incubation of unlabeled or [13C18]‐labeled 13(S)‐hydroperoxy‐9(Z),11(E)‐octadecadienoic acid confirmed the involvement of AOS and the biosynthesis of the allene oxide 12,13(S)‐epoxy‐9,11‐octadecadienoic acid. The lack
    尖孢镰刀菌f。sp 。郁香(FOT)会向生长培养基分泌(+)-7-异茉莉单酰基-(S)-异亮氨酸((+)-JA-Ile)以及约10倍的9,10-二氢-(+)-7 -异-ja-ILE。植物和真菌从18:3n-3通过12-氧代苯二酸(12-OPDA )形成(+)-JA-Ile ,其依次由13 S-脂氧合酶,氧化烯合酶(AOS)和氧化烯环化酶( AOC)。植物AOC不接受亚油酸(18:2n-6)衍生的烯丙基氧化物,二氢茉莉酮酸酯在植物中不常见。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18:2n-6是否在镰刀菌中用作9,10-dihydro-JA-Ile的前体,或者后者是否由在(+)-JA-Ile或其前体之一的n-3双键上起作用的假定还原酶活性引起。pentadeuterated(d孵育5)18:3N-3导致d的形成菌丝体5 - (+) - JA-ILE而d 5 -9,10-二氢JA-ILE是不可检测的。相反,在[17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