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芘硼酸 | 164461-18-1

中文名称
1-芘硼酸
中文别名
2-芘硼酸;芘-1-硼酸;1-硼酸芘,芘-1-硼酸;1-硼酸芘
英文名称
1-pyrenylboronic acid
英文别名
pyren-1-ylboronic acid;1-pyreneboronic acid;pyrene-1-boronic acid;pyrenyl-1-boronic acid;pyrene-1-ylboronic acid;pyren-1-yl-1-boronic acid;3-Pyreneboronic acid;pyrenylboronic acid
1-芘硼酸化学式
CAS
164461-18-1
化学式
C16H11BO2
mdl
MFCD04974062
分子量
246.073
InChiKey
MWEKPLLMFXIZOC-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247-251 °C(lit.)
  • 沸点:
    509.4±33.0 °C(Predicted)
  • 密度:
    1.35±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96
  • 重原子数:
    19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40.5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2

安全信息

  • 安全说明:
    S24/25
  • WGK Germany:
    3
  • 海关编码:
    2931900090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61,P305+P351+P338
  • 危险性描述:
    H315,H319,H335
  • 储存条件:
    2~8℃

SDS

SDS:674e4ab9eb8345914d48db726f0a9fbf
查看
1.1 产品标识符
: Pyrene-1-boronic acid
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1-Pyreneboronic acid
1-Pyrenylboronic acid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供科研用途,不作为药物、家庭备用药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根据全球协调系统(GHS)的规定,不是危险物质或混合物。
当心 - 物质尚未完全测试。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1-Pyreneboronic acid
别名
1-Pyrenylboronic acid
: C16H11BO2
分子式
: 246.07 g/mol
分子量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如果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果停止了呼吸,给于人工呼吸。
在皮肤接触的情况下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在眼睛接触的情况下
用水冲洗眼睛作为预防措施。
如果误服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4.2 最重要的症状和影响,急性的和滞后的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硼烷/氧化硼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的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人员的预防,防护设备和紧急处理程序
防止粉尘的生成。 防止吸入蒸汽、气雾或气体。
6.2 环境预防措施
不要让产物进入下水道。
6.3 抑制和清除溢出物的方法和材料
扫掉和铲掉。 存放进适当的闭口容器中待处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一般性的防火保护措施。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容器保持紧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控制参数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常规的工业卫生操作。
人身保护设备
眼/面保护
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根据危险物质的类型,浓度和量,以及特定的工作场所来选择人体保护措施。,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含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不需要保护呼吸。如需防护粉尘损害,请使用N95型(US)或P1型(EN 143)防尘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固体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临界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熔点/熔点范围: 247 - 251 °C
f) 起始沸点和沸程
无数据资料
g) 闪点
无数据资料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可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汽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分配系数:n-辛醇/水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化学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兼容的材料
强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腐蚀/刺激
无数据资料
严重眼损伤 / 眼刺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诱变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如服入是有害的。
皮肤 如果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是有害的。 可能引起皮肤刺激。
眼睛 可能引起眼睛刺激。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存留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生物蓄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利的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未回收的溶液交给处理公司。
污染了的包装物
作为未用过的产品弃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UN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2 联合国(UN)规定的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无危险货物
国际海运危规: 无危险货物
国际空运危规: 无危险货物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海运污染物: 否 国际空运危规: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1-芘硼酸简介

1-芘硼酸是一种硼酸衍生物,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中,主要用于碳-碳键的形成。在Suzuki偶联反应中,芳基卤化物和硼酸芳基或乙烯基酯通过Pd(PPb)4催化剂进行偶联。

制备方法

1-芘硼酸的制备过程如下:首先,在-78℃和氮气氛围下,将过量的1.6M n-BuLi(50mL, 80mmol)滴加到1-溴代芘(20.4g, 72.6mmol)的干燥四氢呋喃溶液中。然后将反应混合物维持在0℃1小时,随后冷却至-78℃。接着,缓慢滴加硼酸三甲酯(10.4g, 100mmol),并使溶液逐渐加热至室温,在此条件下搅拌24小时。之后,加入2N HCl(150mL),继续搅拌混合物1小时。

最后,使用乙酸乙酯和水进行萃取,再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并在真空下蒸发溶剂。通过重结晶法(正己烷)最终得到12.5g黄色固体的1-芘硼酸,收率为70%。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芘硼酸cae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N-甲基吡咯烷酮 为溶剂, 反应 10.0h, 以87%的产率得到芘
    参考文献:
    名称:
    A Recyclable Au(I) Catalyst for Selective Homocoupling of Arylboronic Acids: Significant Enhancement of Nano-Surface Binding for Stability and Catalytic Activity
    摘要:
    由聚苯乙烯-聚丙烯酸微球(PS-co-PMAA)稳定的金纳米颗粒被制备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进行了表征。涂覆在微球上的金纳米颗粒对芳基硼酸的自偶联反应在芳基卤化物和芳基硼酸的体系中表现出高度选择性的催化活性。催化剂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显示大量Au(I)络合物附着在金纳米颗粒的表面,这有助于芳基硼酸的选择性自偶联。更重要的是,这种支持的金络合物是一种高度可回收的催化剂。支持的金催化剂可以对苯硼酸反应物循环使用至少6次,而原始络合物对该化合物的催化活性非常低。这种材料的高催化活性归因于:(1) 高表面与体积比,导致更多的活性位点暴露于反应物中;(2) 金纳米颗粒与Au(I)络合物之间的强表面结合,增强了这些络合物的稳定性和催化活性。
    DOI:
    10.1166/jnn.2010.2409
  • 作为产物:
    描述:
    Dimethoxy(pyren-1-yl)borane 在 oxonium 作用下, 反应 3.0h, 生成 1-芘硼酸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 Suzuki-Miyaura 交叉偶联反应制备芘基修饰的核苷
    摘要:
    通过钯催化的芘-1-基硼酸 (3) 的 Suzuki-Miyaura 交叉偶联反应合成了修饰的核苷 5-芘基-2'-脱氧尿苷 (1) 和 8-芘基-2'-脱氧鸟苷 (2)分别连接到 5-iodo-2'-deoxyuridine (4) 或 8-bromo-2'-deoxyguanosine (7)。在制备过程中不需要用于核苷的羟基和氨基官能团的保护基团。两种芘衍生物都是适用于还原电子转移(1)或氧化空穴转移(2)光谱研究的核苷模型。
    DOI:
    10.1055/s-2002-25349
  • 作为试剂:
    描述:
    metacyclophane compound 在 四(三苯基膦)钯 、 sodium carbonate 、 1-芘硼酸 作用下, 以 乙醇甲苯 为溶剂, 反应 3.5h, 以65%的产率得到6,13-dipyrene-tricyclo[9.3.1.14,8]hexadeca-1(15),4,6,8(16),11,13-hexaene
    参考文献:
    名称:
    JP2005/112784
    摘要:
    公开号: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General Method for the Suzuki–Miyaura Cross-Coupling of Primary Amide-Derived Electrophiles Enabled by [Pd(NHC)(cin)Cl] at Room Temperature
    作者:Peng Lei、Guangrong Meng、Yun Ling、Jie An、Steven P. Nolan、Michal Szostak
    DOI:10.1021/acs.orglett.7b03191
    日期:2017.12.15
    temperature Suzuki–Miyaura cross-coupling of commonly encountered primary benzamides is reported. A combination of site-selective N,N-di-Boc-activation (tert-butoxycarbonyl activation) of the amide nitrogen with practical air- and moisture-stable, well-defined, and highly reactive [Pd(NHC)(cin)Cl] (NHC = N-heterocyclic carbene; cin = cinnamyl) provides a highly effective route to biaryl ketones from primary
    据报道,室温下,通常遇到的主要苯甲酰胺的Suzuki-Miyaura交叉偶联是一种通用的,高度选择性的方法。酰胺氮的位点选择性N,N -di-Boc活化(叔丁氧基羰基活化)与稳定的空气和水分稳定的,定义明确的和高反应性的[Pd(NHC)(cin)Cl ](NHC = N-杂环卡宾; cin =肉桂基)提供了一种从伯酰胺高收率制备联芳基酮的高效途径。酰胺酰基交叉偶联首次获得了> 1000的TON。
  • Tuning the Biological Activity of RGD Peptides with Halotryptophans
    作者:Isabell Kemker、David C. Schröder、Rebecca C. Feiner、Kristian M. Müller、Antoine Marion、Norbert Sewald
    DOI:10.1021/acs.jmedchem.0c01536
    日期:2021.1.14
    halogenation by halogenases or incorporation of haloindoles using tryptophan synthase. Introduction of these Trp derivatives into RGD peptides as a benchmark system was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their influence on bioactivity. Halotryptophan-containing RGD peptides display increased affinity toward integrin αvβ3 and enhanced selectivity over integrin α5β1. In addition, bromotryptophan was exploited as a platform
    使用通过卤化酶的酶促卤化或使用色氨酸合酶掺入卤代吲哚来合成在吲哚部分具有不同取代基的1-和d-卤代色氨酸的阵列。将这些Trp衍生物引入RGD肽作为基准系统以研究其对生物活性的影响。含Halotryptophan-RGD肽显示增加的亲和力朝向整合素α v β 3和增强的过整合素α选择性5 β 1。另外,铃木色氨酸被铃木-宫浦交叉耦合(SMC)开发为后期多样化的平台,从而产生了新的自然的联芳基序。这些肽显示出增强的朝向α亲和力v β 3,良好的亲和力,以α v β 8,和显着的选择性超过α 5 β 1和α IIB β 3,同时具有荧光性质。在体外证明了其作为探针的可行性。进行了广泛的分子动力学模拟,以阐明这些后期多样化的环状RGD肽的NMR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数据,并进一步表征其构象偏好。
  • 아민계 화합물 및 이를 포함한 유기 발광 소자
    申请人:Samsung Display Co., Ltd.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120120164552) Corp. No ▼ 134511-0187812
    公开号:KR102134844B1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아민계 화합물 및 이를 포함한 유기 발광 소자가 개시된다.
    有机发光器件包括氨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Sustainable Ligand‐Free, Palladium‐Catalyzed Suzuki–Miyaura Reactions in Water: Insights into the Role of Base
    作者:Yanyan Wang、Yuanyuan Liu、Wei‐qiang Zhang、Huaming Sun、Kan Zhang、Yajun Jian、Quan Gu、Guofang Zhang、Jiyang Li、Ziwei Gao
    DOI:10.1002/cssc.201902853
    日期:2019.12.19
    to acting as a base during the catalytic process. In the catalytic system with a strong base, the soluble active PdII ion exhibited anti-reduction properties, which prevented aggregation and deactivation of Pd species. The entire catalytic system could be recycled after separating the product by simple filtration. The water-compatible and air-stable effective catalytic protocol described herein represents
    开发了一种简单有效的系统,用于在温和条件下在水中进行无配体 Pd 催化的 Suzuki-Miyaura 反应。发现具有长链的季铵氢氧化物是非常合适的碱。这种无配体的 Pd 催化的 Suzuki-Miyaura 反应显示出在水中的耐久性得到改善,Pd 负载量降至 ppm 水平。碱被证明除了在催化过程中充当碱外,还能稳定活性钯物质。在具有强碱的催化体系中,可溶性活性 PdII 离子表现出抗还原特性,可防止 Pd 物种聚集和失活。通过简单的过滤分离产物后,整个催化系统可以循环使用。
  • The Spermine–Bisaryl Conjugate as a Potent Inducer of B‐ to Z‐DNA Transition
    作者:Issei Doi、Genichiro Tsuji、Kyoko Kawakami、Osamu Nakagawa、Yosuke Taniguchi、Shigeki Sasaki
    DOI:10.1002/chem.201000947
    日期:2010.10.18
    cause the BZ transition of d(CGCGCG)2 at low salt concentrations. Using isothermal titration calorimetry (ITC) we show that the BZ transition induced by 3 c is both enthalpically and entropically favorable. The ligand might effect the dehydration of BDNA, which leads to the BZ transition. Interestingly, an intermediate CD between the B and Z forms was observed in the pH‐dependent transition in the
    含有交替的嘌呤和嘧啶重复序列的DNA具有采用Z‐DNA结构的潜力,Z‐DNA结构是除A‐DNA和B‐DNA之外广为研究的结构之一。尽管已经提出了许多分子模型来解释B→Z转变的机理,但是关于这种转变的机理和生理作用的讨论仍在继续。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发现在低盐浓度下,双(2-萘基)-马来酰亚胺-精胺结合物(3 c)具有引起d(CGCGCG)2从B→Z转变的显着能力。使用等温滴定热法(ITC),我们显示了3 c诱导的B→Z跃迁在焓和熵上都是有利的。配体可能会影响B‐DNA的脱水,从而导致B→Z过渡。有趣的是,在配体存在的情况下,在pH依赖性转变中观察到了B和Z形式之间的中间CD。在这项研究中设计的配体的独特结构和特征将对Z‐DNA的研究有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