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6-膦酰十六烷酸 | 443361-18-0

中文名称
16-膦酰十六烷酸
中文别名
16-膦酰基十六烷酸
英文名称
16-phosphonohexadecanoic acid
英文别名
——
16-膦酰十六烷酸化学式
CAS
443361-18-0
化学式
C16H33O5P
mdl
——
分子量
336.409
InChiKey
JVXYHUCXFLBBGA-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29-133 °C
  • 沸点:
    523.5±42.0 °C(Predicted)
  • 密度:
    1.097±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4
  • 重原子数:
    22
  • 可旋转键数:
    16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94
  • 拓扑面积:
    94.8
  • 氢给体数:
    3
  • 氢受体数:
    5

安全信息

  • WGK Germany:
    3

SDS

SDS:1f004d33ebf001069535ca0400b64b4c
查看

模块 1. 化学品
1.1 产品标识符
: 16-Phosphonohexadecanoic acid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无数据资料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用于研发。不作为药品、家庭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非危险物质或混合物。
当心 - 物质尚未完全测试。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C16H33O5P
分子式
: 336.4 g/mol
分子量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眼睛接触
用水冲洗眼睛作为预防措施。
食入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通过口喂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抗乙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磷的氧化物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避免粉尘生成。 避免吸入蒸气、烟雾或气体。
6.2 环境保护措施
不要让产品进入下水道。
6.3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扫掉和铲掉。 放入合适的封闭的容器中待处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使容器保持密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对湿度敏感 在氮气下操作,避免潮湿。 储存于氮气中 金属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常规的工业卫生操作。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根据危险物质的类型,浓度和量,以及特定的工作场所选择身体保护措施。,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数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不需要保护呼吸。如需防护粉尘损害,请使用N95型(US)或P1型(EN 143)防尘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固体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熔点/凝固点: 129 - 133 °C
f) 沸点、初沸点和沸程
无数据资料
g) 闪点
无数据资料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密度/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相容的物质
强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致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如服入是有害的。
皮肤 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有害。 可能引起皮肤刺激。
眼睛 可能引起眼睛刺激。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累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良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不可回收的溶液交给有许可证的公司处理。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按未用产品处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2 联合国运输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海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空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国际空运危规: 否
海洋污染物(是/否):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自组装单层中氢键相互作用的 1H 快速 MAS NMR 研究
    摘要:
    通过(1)H快速魔角旋转(MAS)、异核关联(HETCOR)和(1)H双量子(DQ)MAS固态核磁共振实验研究了羧烷基膦酸吸附在金属氧化物上形成的结构. 二酸 HO(2)C(CH(2))(n)PO(3)H(2)(n = 2、3、11 和 15)被吸附在 TiO(2) 和两种类型的 ZrO(2) 上) 平均粒径分别为 20、30 和 5 nm 的粉末。羧烷基膦酸通过膦酸酯基团选择性结合,形成带有侧链羧酸基团的单层。虽然在 TiO(2) 上检测到偶极耦合 P-OH 质子,但 ZrO(2) 上只有孤立的残留 P-OH 基团,反映了膦酸在这两种基材上的相对结合强度。从具有类似单层系统的比较 (1)H MAS NMR 研究中,HO(2)C(CH(2))(7)SH 涂层金纳米粒子,在单层/空气界面的氢键网络被发现是相当无序的,至少对于沉积在非平面基板上的 SAM。而只有氢键同型二聚体发生在散装二酸中,羧酸和膦酸组之间的氢键存在于
    DOI:
    10.1021/ja029008u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ISPENSING NOZZLE FOR AUTOMATIC ANALYZER, AUTOMATIC ANALYZER EQUIPPED WITH THE NOZZL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DISPENSING NOZZLE FOR AUTOMATIC ANALYZER
    申请人: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公开号:EP2620777A1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In an autoanalyzer for analyzing a specimen such as urine and blood, protecting a measurement value of analysis from influence of a dispensing nozzle repeatedly used. For this purpose, a phosphonic acid derivative or a phosphoric acid derivative is chemically adsorb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dispensing nozzle. In this manner, a molecular layer for suppressing adsorption of biopolymers or adhesion of a specimen per se is formed on the nozzle surface to prevent accuracy of analysis from being influenced.
    在用于分析尿液和血液等样本的自动分析仪中,反复使用了保护分析测量值不受分配喷嘴影响的方法。为此,膦酸衍生物或磷酸衍生物被化学吸附在分配喷嘴的表面上。这样,在喷嘴表面就形成了一个分子层,用于抑制生物聚合物的吸附或试样本身的粘附,从而防止分析的准确性受到影响。
  •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Polyethercarbonatpolyolen
    申请人:Bayer MaterialScience AG
    公开号:EP2865700A1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Gegenstand der Erfindung ist ein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Polyethercarbonatpolyolen durch Anlagerung von Alkylenoxiden und Kohlendioxid an eine oder mehrere H-funktionelle Startersubstanz(en) in Gegenwart eines Doppelmetallcyanid-Katalysators oder in Gegenwart eines Metallkomplexkatalysators auf Basis der Metalle Zink und/oder Cobalt, dadurch gekennzeichnet, dass eine oder mehrere H-funktionelle Startersubstanz(en) enthaltend mindestens 1000 ppm Komponente K während der Reaktion kontinuierlich in den Reaktor zudosiert werden, wobei Komponente K ausgewählt ist aus mindestens einer Verbindung, die eine Phosphor-Sauerstoff-Bindung enthält, oder einer Verbindung des Phosphors, die durch Reaktion mit OH-funktionellen Verbindungen eine oder mehrere P-O-Bindung(en) ausbilden kann.
    本发明的主题是在双金属氰化物催化剂或基于金属锌和/或钴的金属络合物催化剂存在下,通过将氧化烯和二氧化碳加到一种或多种 H 功能引发剂物质上制备聚醚碳酸酯多元醇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在反应过程中,一种或多种含有至少 1000ppm K 组分的 H-官能团引发剂物质被连续地计量到反应器中,K 组分选自至少一种含有磷-氧键的化合物或一种通过与 OH-官能团化合物反应可形成一个或多个 P-O 键的磷化合物。
  • 3d filter for prevention of stroke
    申请人:Frid, Noureddine
    公开号:EP2987463A1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Implantable endoluminal prosthesis (1) consisting of a braided framework (20) defining a cylindrical lumen (21) devoid of impermeable membrane, said braided framework (20) being self-expandable,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layers (22, 23, 24) of wires (25) made of biocompatible material, each layer forming a mesh, the meshes forming a lattice with a plurality of wires (2) of given layers (22, 23, 24), the lattice defining polygonal opening units (26) when observed normal to a wall of the implantable endoluminal prosthesis (1), the diameter (Ø25) of wire (25) being at least 50 µm and at most 150 µm, the maximal diameter (Ø27) of the inscribed circle (27) of the polygonal opening units (26) being at least 75 µm and at most 200 µm in fully expanded state, wherein : • The braided framework (20) consists of at least 128 and at most 512 wires (25); • the ratio (T1/Ø25) of the thickness (T1) of a wall of said implantable endoluminal prosthesis (1) to the diameter (Ø25) of wire (25) is at least 5.5; • in a fully expanded state, the surface coverage ratio (SCR) of said braided framework (20) is more than 50% and less than 90%; • when the implantable endoluminal prosthesis (1) is deployed in a curved lumen having a H/W ratio between 0.5 and 0.9, the maximal diameter (Ø27) of inscribed circle of opening units is at least 75 µm and at most 200 µm, the length-related compression ratio (LCR) being between 15% and 40%, and the surface coverage ratio (SCR) of the braided framework (20) being more than 50% at the side of outer curve.
    可植入的腔内假体(1)由一个编织框架(20)组成,该框架限定了一个没有防渗膜的圆柱形腔体(21),所述编织框架(20)可自动展开,包括多层(22、23、24)由生物相容性材料制成的导线(25),每层形成一个网孔,这些网孔与给定层(22、23、24)的多根导线(2)形成一个晶格,当观察到可植入的腔内假体(1)壁的法线方向时,晶格限定了多边形开口单元(26),导线(25)的直径(Ø25)与给定层(22、23、24)的导线(2)的直径(Ø25)相同、23、24),当与可植入腔内假体(1)的壁法线观察时,网格限定多边形开口单元(26),金属丝(25)的直径(Ø25)至少为 50 µm,最多为 150 µm,多边形开口单元(26)的内切圆(27)的最大直径(Ø27)在完全展开状态下至少为 75 µm,最多为 200 µm,其中 : - 编织框架(20)由至少 128 根、最多 512 根导线(25)组成; - 所述植入式腔内假体(1)的壁厚(T1)与导线(25)的直径(Ø25)之比(T1/Ø25)至少为 5.5; - 在完全膨胀状态下,所述编织框架(20)的表面覆盖率(SCR)大于 50%,小于 90%; - 当植入式腔内假体(1)在高/宽比介于 0.5 和 0.9 之间的弯曲管腔中使用时,开口单元内切圆的最大直径(Ø27)至少为 75 µm,最多为 200 µm,长度相关压缩比(LCR)介于 15%和 40%之间,编织框架(20)的表面覆盖率(SCR)在外曲线一侧大于 50%。
  • 3D FILTER FOR PREVENTION OF STROKE
    申请人:Frid, Noureddine
    公开号:EP3078350A1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implantable endoluminal prostheses and methods of using such devices in preventing clots migration to avoid ischemic strokes. The implantable endoluminal prosthesis is suitable for deployment from the aortic annulus to the aorta and comprises a self-expandable braided framework able to expand from a radially compressed state in a delivery configuration to a radially expanded state, and a radially collapsible valve body comprising an impermeable material. The self-expandable braided framework is formed of braided wires having a given diameter, and has a proximal end configured to extend toward the heart and a distal end configured to extent toward away from the heart and extending along an axis. The braided framework comprises a main tubular body at the distal end of the self-expandable braided framework, a neck at the proximal end of the self-expandable braided framework, a transition portion extending between the proximal end of the main tubular body and the distal end of the neck. The main tubular body 3 and the neck comprise a lumen in a cylindrical form with a circular cross-section and a constant diameter respectively, and the diameter of the main tubular body is larger than the one of the neck. The main tubular body, the neck and the transition portion consist of an integrated structure comprising plurality of layers of made of biocompatible material, being devoid of any impermeable cover layer, and forming a wall having a thickness. The valve body is placed within the lumen of the neck.
    本发明涉及可植入的腔内假体以及使用这种装置防止血栓移位以避免缺血性中风的方法。植入式腔内假体适用于从主动脉瓣环部署到主动脉,包括一个可从输送配置中的径向压缩状态扩展到径向扩展状态的自膨胀编织框架,以及一个由不透气材料组成的径向可折叠瓣体。自膨胀编织框架由具有给定直径的编织线构成,具有配置为向心脏方向延伸的近端和配置为远离心脏并沿轴线延伸的远端。编织框架包括位于可自伸缩编织框架远端的主管状体、位于可自伸缩编织框架近端的颈部、在主管状体近端和颈部远端之间延伸的过渡部分。主管状体 3 和颈部分别包括一个横截面为圆形且直径恒定的圆柱形管腔,主管状体的直径大于颈部的直径。主管状体、管颈和过渡部分由一个整体结构组成,该结构由多层生物相容性材料制成,没有任何不透水的覆盖层,并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管壁。阀体位于颈部的管腔内。
  • VERFAHREN ZUR ABTRENNUNG VON GASFÖRMIGEN BESTANDTEILEN
    申请人:Covestro Deutschland AG
    公开号:EP3617248A1
    公开(公告)日:2020-03-04
    Gegenstand der Erfindung ist ein Verfahren zur Abtrennung von in flüssigen Reaktionsgemischen gelösten gasförmigen Bestandteilen bei der Copolymerisation von Alkylenoxid und Kohlendioxid, dadurch gekennzeichnet, dass (η) das flüssige Reaktionsgemisch vor der Entspannung einem Druck von 5,0 bis 100,0 bar (absolut) aufweist, wobei die nachfolgenden Verfahrensstufen in der angegebenen Reihenfolge ausgeführt werden: (i) Entspannung des Reaktionsgemisches um mindestens 50 % des anliegenden Drucks, (ii) anschließende Tropfenabscheidung mit erster Schaumzerstörung und (iii) anschließende Blasenabscheidung mit zweiter Schaumzerstörung, wodurch die flüssige Phase geklärt wird, wobei die Verfahrensstufen (i) bis (iii) ein- oder mehrfach durchlaufen werden, bis das resultierende Reaktionsgemisch einen Druck von 0,01 bis < 5,00 bar (absolut) aufweist, sowie ein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Polyethercarbonatpolyolen enthaltend die Verfahrensstufen (i) - (iii).
    本发明的主题是在环氧乙烷和二氧化碳共聚过程中分离溶解在液体反应混合物中的气态成分的工艺,其特征在于 (η) 液体反应混合物在膨胀前的压力为 5.0 至 100.0 巴(绝对压力),随后的工艺阶段按以下顺序进行: (i) 将反应混合物膨胀至少 50%的压力、 (ii) 随后用第一次泡沫破坏分离液滴,以及 (iii) 随后的气泡分离和第二次泡沫破坏,从而澄清液相、 其中,步骤(i)至(iii)进行一次或多次,直至所得反应混合物的压力为 0.01 至 < 5.00 巴(绝对压力)、 以及一种制备聚醚碳酸酯多元醇的工艺,包括工艺步骤(i)至(iii)。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