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飞蓟又称奶蓟,是属于菊科草本植物。其果实具有清热解毒和疏肝利胆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肝胆湿热、胁痛、黄疸等症状。主要成分之一的水飞蓟素(silymarin)是从水飞蓟种子中提取的一种黄酮木质素类混合物,包括水飞蓟宾(silibinin)、异水飞蓟宾(isosylibinin)、水飞蓟丁(silicristin)和水飞蓟宁(silidianin)。
主要成分水飞蓟因难溶于水,所以水飞蓟素被提取出来并发挥主要作用。这种物质是由一系列黄铜木质素类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主要包括水飞蓟宾、水飞蓟宁、水飞蓟丁以及异水飞蓟宾。其中,水飞蓟宾的含量最高且活性最强。
来源水飞蓟别名奶蓟、老鼠筋、水飞雉,拉丁文名为Silybum marianum (L.) Gaertn.,属菊科、水飞蓟属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分枝,高约1.2米。种子入药。原产于西欧和北非,在中国陕西、甘肃、黑龙江和河北等省栽培。喜温暖干燥环境,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可种植在沙滩地或盐碱地上。水飞蓟油是从其籽中提取所得。
临床应用水飞蓟素起源于欧洲,并于1972年被引入中国,是一种常用的保肝药。临床上常用于防治病毒性肝炎、脂肪肝及酒精肝等多种以肝脏组织和功能受损为特点的肝脏疾病。研究证明其能减轻毒性物质对肝细胞的损害,抑制炎症反应并促进肝细胞修复。
功效与作用 主要作用适用于急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等。
副作用水飞蓟素虽有显著的保肝效果,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恶心、呕吐、头晕和腹泻等症状。使用者应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并在出现不良反应时及时就医咨询专业意见。
总之,水飞蓟作为一种传统药材,在现代医学中仍具有广泛应用价值。其独特的生物活性成分使得它成为一种有效的保肝药物。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3,5,7,3',4'-五羟基黄烷酮 | 3,3',4',5,7-pentahydroxy flavanone | 215257-15-1 | C15H12O7 | 304.2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