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飞蓟宾(silybin,C₂₅H₂₂O₁₀)是一种类黄酮木脂素物质,为淡黄色固体粉末。它有三种异构体:异水飞蓟宾、水飞蓟宁和水飞蓟亭,其中水飞蓟宾具有最广泛的药理活性,包括抗肿瘤、保护心血管及抑菌等作用。
功效与作用水飞蓟宾能有效对抗肝毒性物质,限制α-鹅膏菌素进入细胞,并通过促进受损肝细胞内蛋白质合成使磷脂代谢恢复正常。它还能诱导细胞核中RNA聚合酶I的活性。经消化道吸收后,主要随胆汁排泄(超过80%)。水飞蓟宾有助于稳定肝细胞、保护肝脏并排出毒素,同时具有改善认知障碍、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及降低肺动脉高压等药理作用。
水飞蓟提取物水飞蓟宾是从菊科植物紫花水飞蓟种籽中分离出的一种黄酮木脂素类化合物。主要的活性成分包括水飞蓟宾、异水飞蓟宾、水飞蓟亭和水飞蓟宁等四种同分异构体,能防止化学毒素、食物毒素及药物对肝脏造成的损伤,并促进肝细胞再生与修复,被誉为“天然的保肝药”。在常温下为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涩,具有引湿性,易溶于丙酮和乙醇,略溶于氯仿,几乎不溶于水。自2000年以前,中国古人就用它来治疗肝胆疾病。临床表明,水飞蓟宾对多种肝脏毒物引起的损伤有保护及治疗作用,并能阻止四氯化碳所导致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适用于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初期肝硬化和肝中毒等疾病的治疗。
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轻微的胃肠道症状(呃逆、恶心)以及胸闷。有报道称可能发生短暂性的高胆红素血症和轻微发热,但严重毒性反应罕见。
生物活性Silibinin (Silybin, Silibinin A, Silymarin I) 是Silymarin的主要活性成分。
体外研究水飞蓟宾是近似等摩尔比的silibinin A和silybinin B两种对映异构体的混合物。体内外研究表明,它具有显著的保肝作用(抗肝毒),保护肝脏细胞免受毒素损害。此外,在体外实验中,水飞蓟宾还对多种人类癌细胞表现出抗癌活性。
化学性质易溶于丙酮、乙酸乙酯、甲醇和乙醇,略溶于氯仿,几乎不溶于水。它来源于从菊科药用植物水飞蓟种子种皮中提取的一种黄酮木脂素类化合物。
用途具有显著的保肝作用,适用于急性和慢性肝炎以及早期肝硬化等疾病的治疗。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水飞蓟素A,B | silybin | 802918-57-6 | C25H22O10 | 482.444 |
4-[(2R)-5,7-二羟基-2-[(2R)-2-(4-羟基-3-甲氧基苯基)-3-[(4-羟基-4-氧代丁酰基)氧基甲基]-2,3-二氢-1,4-苯并二氧杂环己-7-基]-4-氧代色满-3-基]氧基-4-氧代丁酸 | silibinin-C-2',3-bis(dihydrogensuccinate) | 34482-56-9 | C33H30O16 | 682.592 |
花旗松素 | taxifolin | 480-18-2 | C15H12O7 | 304.256 |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 | (2R,3S,10R,11R)-silybin | 891827-72-8 | C25H22O10 | 482.444 |
—— | (2R,3R,10S,11R)-silybin | —— | C25H22O10 | 482.444 |
—— | (2R,3S,10S,11S)-silybin | —— | C25H22O10 | 482.444 |
—— | silybin B | 65666-07-1 | C25H22O10 | 482.444 |
—— | 7-O-methylsilybin A | 889471-74-3 | C26H24O10 | 496.471 |
—— | silybin A 7-O-β-D-glucopyranoside | —— | C31H32O15 | 644.586 |
—— | (10R,11R)-hydnocarpin D | —— | C25H20O9 | 464.428 |
2,3-脱氢水飞蓟宾A | 2,3-dehydrosilybin | 25166-14-7 | C25H20O10 | 480.4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