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1-(2-(2-amino-4-chlorophenyl)quinazolin-4-yl)-N3,N3-dimethylpropane-1,3-diamine | 1266584-24-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1-(2-(2-amino-4-chlorophenyl)quinazolin-4-yl)-N3,N3-dimethylpropane-1,3-diamine
英文别名
N-[2-(2-amino-4-chlorophenyl)quinazolin-4-yl]-N',N'-dimethylpropane-1,3-diamine
N<sup>1</sup>-(2-(2-amino-4-chlorophenyl)quinazolin-4-yl)-N<sup>3</sup>,N<sup>3</sup>-dimethylpropane-1,3-diamine化学式
CAS
1266584-24-0
化学式
C19H22ClN5
mdl
——
分子量
355.87
InChiKey
CZLFGMOXMCZYBU-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9
  • 重原子数:
    25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6
  • 拓扑面积:
    67.1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5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1
    • 2
    •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双取代喹唑啉衍生物作为端粒G-四链体DNA的新型高选择性配体
    摘要:
    一系列2,4-二取代喹唑啉衍生物是与端粒G-四链体DNA结合的新型高选择性配体,并首次报道了它们的生物学特性,并评估了它们与端粒G-四链体DNA的相互作用。通过使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熔融测定,圆二色性(CD)光谱,表面等离振子共振(SPR),核磁共振(NMR)和分子建模。我们的结果表明,这些衍生物可以很好地识别G-四链体,并且对G-四链体的选择性高于双链体DNA。结构-活性关系(SARs)研究表明,喹唑啉的解构和酰胺侧链的长度对其与G-四链体的相互作用很重要。此外,
    DOI:
    10.1016/j.ejmech.2011.10.057
  • 作为产物:
    描述:
    4-氯-2-硝基苯甲酰氯盐酸 、 tin(II) chloride dihdyrate 、 三乙胺N,N-二乙基苯胺 、 potassium hydroxide 、 三氯氧磷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乙醇氯仿甲苯 为溶剂, 反应 23.0h, 生成 N1-(2-(2-amino-4-chlorophenyl)quinazolin-4-yl)-N3,N3-dimethylpropane-1,3-diamine
    参考文献:
    名称:
    端粒G-四链体DNA的新喹唑啉衍生物:添加的苯基对四链体结合能力的影响
    摘要:
    为了提高吲哚喹啉或苯并呋喃喹啉衍生物的选择性,我们先前报道了几种喹唑啉衍生物[17]。这些化合物可通过分子内氢键模拟四环芳族系统。研究表明,这些喹唑啉衍生物是有效的和选择性的端粒G-四链体配体。在这种鼓励下,我们在此合成了一系列N-(2-(喹唑啉-2-基)苯基)苯甲酰胺(QPB)化合物,作为修饰的喹唑啉衍生物。在该变型中,将苯基引入芳族核。评价结果表明,部分QPB衍生物对端粒G-四链体DNA的结合能力强于LZ-11。,是已报道的喹唑啉衍生物中最有潜力的化合物。此外,研究了端粒酶抑制QPB衍生物及其细胞效应。
    DOI:
    10.1016/j.ejmech.2013.01.05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isubstituted quinazoline derivatives as a new type of highly selective ligands for telomeric G-quadruplex DNA
    作者:Zeng Li、Jia-Heng Tan、Jin-Hui He、Yi Long、Tian-Miao Ou、Ding Li、Lian-Quan Gu、Zhi-Shu Huang
    DOI:10.1016/j.ejmech.2011.10.057
    日期:2012.1
    A series of 2,4-disubstituted quinazoline derivatives found to be a new type of highly selective ligand to bind with telomeric G-quadruplex DNA, and their biological properties were reported for the first time.Their interactions with telomeric G-quadruplex DNA were evaluated by using 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FRET) melting assay, circular dichroism (CD) spectroscopy,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一系列2,4-二取代喹唑啉衍生物是与端粒G-四链体DNA结合的新型高选择性配体,并首次报道了它们的生物学特性,并评估了它们与端粒G-四链体DNA的相互作用。通过使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熔融测定,圆二色性(CD)光谱,表面等离振子共振(SPR),核磁共振(NMR)和分子建模。我们的结果表明,这些衍生物可以很好地识别G-四链体,并且对G-四链体的选择性高于双链体DNA。结构-活性关系(SARs)研究表明,喹唑啉的解构和酰胺侧链的长度对其与G-四链体的相互作用很重要。此外,
  • New quinazoline derivatives for telomeric G-quadruplex DNA: Effects of an added phenyl group on quadruplex binding ability
    作者:Jin-Hui He、Hui-Yun Liu、Zeng Li、Jia-Heng Tan、Tian-Miao Ou、Shi-Liang Huang、Lin-Kun An、Ding Li、Lian-Quan Gu、Zhi-Shu Huang
    DOI:10.1016/j.ejmech.2013.01.051
    日期:2013.5
    reported several quinazoline derivatives [17]. These compounds could mimic a tetracyclic aromatic system through intramolecular hydrogen bond. Studies showed that these quinazoline derivatives were effective and selective telomeric G-quadruplex ligands. With this encouragement, here we synthesized a series of N-(2-(quinazolin-2-yl)phenyl)benzamide (QPB) compounds as modified quinazoline derivatives. In
    为了提高吲哚喹啉或苯并呋喃喹啉衍生物的选择性,我们先前报道了几种喹唑啉衍生物[17]。这些化合物可通过分子内氢键模拟四环芳族系统。研究表明,这些喹唑啉衍生物是有效的和选择性的端粒G-四链体配体。在这种鼓励下,我们在此合成了一系列N-(2-(喹唑啉-2-基)苯基)苯甲酰胺(QPB)化合物,作为修饰的喹唑啉衍生物。在该变型中,将苯基引入芳族核。评价结果表明,部分QPB衍生物对端粒G-四链体DNA的结合能力强于LZ-11。,是已报道的喹唑啉衍生物中最有潜力的化合物。此外,研究了端粒酶抑制QPB衍生物及其细胞效应。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