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N'-bis[4-(triethoxysilyl)phenyl]-3,4,9,10-tetracarboxylic acid bisimide | 1334446-91-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N'-bis[4-(triethoxysilyl)phenyl]-3,4,9,10-tetracarboxylic acid bisimide
英文别名
7,18-Bis(4-triethoxysilylphenyl)-7,18-diazaheptacyclo[14.6.2.22,5.03,12.04,9.013,23.020,24]hexacosa-1(23),2,4,9,11,13,15,20(24),21,25-decaene-6,8,17,19-tetrone;7,18-bis(4-triethoxysilylphenyl)-7,18-diazaheptacyclo[14.6.2.22,5.03,12.04,9.013,23.020,24]hexacosa-1(23),2,4,9,11,13,15,20(24),21,25-decaene-6,8,17,19-tetrone
N,N'-bis[4-(triethoxysilyl)phenyl]-3,4,9,10-tetracarboxylic acid bisimide化学式
CAS
1334446-91-1
化学式
C48H46N2O10Si2
mdl
——
分子量
867.072
InChiKey
ZOFOOQSJOORJDC-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7.85
  • 重原子数:
    62
  • 可旋转键数:
    16
  • 环数:
    9.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5
  • 拓扑面积:
    13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0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三乙氧基硅烷N,N’-bis(4-iodophenyl)perylene-3,4,9,10-bis(dicarboximide) 在 bis(acetonitrile)(1,5-cyclooctadiene)rhodium(I) tetrafluoroborate 、 三乙胺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4.0h, 以88%的产率得到N,N'-bis[4-(triethoxysilyl)phenyl]-3,4,9,10-tetracarboxylic acid bisi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液晶Per双酰亚胺前驱体制备的高导电性有机硅杂化膜
    摘要:
    通过硅胶支架中电活性per双酰亚胺(PBI)部分的长距离取向,可实现有机硅膜中的显着各向异性导电。一种新的基于PBI的有机硅烷前体被设计为具有溶致液晶特性。在有机溶剂存在下,具有三乙氧基甲硅烷基苯基的PBI前体表现出六方柱状相。前驱体的液溶液晶行为使得能够制备由厘米级的PBI前驱体的单轴排列柱状聚集体组成的浸涂膜。通过原位缩聚成功地固定了定向结构,这产生了不溶的,热稳定的PBI-二氧化硅杂化膜。掺杂有肼的取向有机硅薄膜具有高电导率,约为10−2 S cm -1,对于有机硅材料来说是最高的水平,与所有有机PBI组件的水平相当。还发现这些薄膜的电导率具有一定的各向异性。目前的结果表明,在有机分子组装体中显着电学性能的诱导与通过无机-有机杂交获得的结构稳定作用是相容的。
    DOI:
    10.1002/adfm.20110044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