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7,10-diphenylfluoranthen-8-yl)trimethylsilane | 1246675-16-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7,10-diphenylfluoranthen-8-yl)trimethylsilane
英文别名
DFTS;(7,10-Diphenylfluoranthen-8-yl)-trimethylsilane
(7,10-diphenylfluoranthen-8-yl)trimethylsilane化学式
CAS
1246675-16-0
化学式
C31H26Si
mdl
——
分子量
426.633
InChiKey
HMNQVZQHOJDXBH-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8.37
  • 重原子数:
    32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6.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7,10-diphenylfluoranthen-8-yl)trimethylsilane盐酸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10.0h, 以90%的产率得到7,10-二苯基荧蒽
    参考文献:
    名称:
    A silicon-cored fluoranthene derivative as a fluorescent probe for detecting nitroaromatic compounds
    摘要:
    通过 Knoevenagel/Diels-Alder 方法合成了两种荧蒽衍生物,即非硅包壳的 7,10-二苯基荧蒽(DF)和硅包壳的双(7,10-二苯基荧蒽-8-基)二苯基硅烷(BDS)。研究了这些衍生物与硝基芳香族化合物的热性能和荧光淬灭行为。与 DF 相比,BDS 除了具有更好的热性能外,在检测硝基苯和间二硝基苯时还表现出更低的检测限、更高的灵敏度和更高的淬灭效率。BDS 对硝基苯和间二硝基苯的检测限分别为 50 和 10 ppm。此外,BDS 的斯特恩-沃尔默曲线迅速向上弯曲,表明其具有超强的放大效应。这一结果可归因于 BDS 的特殊四面体结构。因此,BDS 在检测爆炸物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这项工作可作为设计新型有机材料的基础,使其在荧光检测方面具有更高的效率和灵敏度。
    DOI:
    10.1039/c4tc01183j
  • 作为产物:
    描述:
    苊醌 在 potass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5,5-dimethyl-1,3-cyclohexadiene乙醇 为溶剂, 反应 20.25h, 生成 (7,10-diphenylfluoranthen-8-yl)trimethylsilane
    参考文献:
    名称:
    The strategy to improve thermal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diphenylfluoranthene based on silicon-cored derivatives
    摘要:
    本研究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硅核二苯基芴烯衍生物,以实现高效的固态发光。这些硅核二苯基芴烯衍生物在固态下表现出比二苯基芴烯更优越的荧光特性,因为这些硅核衍生物分子之间的π–π相互作用较弱。此外,这些硅核衍生物展现出非常高的热稳定性和异常高的玻璃转变温度。有趣的是,其中一种硅核二苯基芴烯衍生物在溶液和固态下的荧光发射光谱相似,可能是高效固态发射体的最明显候选者。
    DOI:
    10.1039/c3ra47751g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同类化合物

(11aR)-3,7-双(3,5-二甲基苯基)-10,11,12,13-四氢-5-羟基-5-氧化物-二茚基[7,1-de:1'',7''-fg][1,3,2]二氧杂膦酸 龙血素C 顺-1,7-二苯基-1-庚烯基-5-醇 那洛西芬 赤杨酮 赤杨二醇 血竭素 蒙桑酮C 萘-2,7-二磺基酸,钠盐 苯酚,4-(1,3-二苯基丁基)-2-(1-苯基乙基)- 苯甲酸,2-[[2-[(2-羧基苯基)氨基]-5-(三氟甲基)苯基]氨基]-5-[[[(4-羟基-3-甲氧苯基)甲基]氨基]甲基]- 苯基-[4-(2-苯基乙炔基)苯基]甲酮 苯基-[2-[3-(三氟甲基)苯基]苯基]甲酮 苯基-[2-(2-苯基苯基)苯基]甲酮 苯基-(3-苯基萘-2-基)甲酮 苯基-(2-苯基环己基)甲酮 苯,[(二甲基苯基)甲基]甲基[(甲基苯基)甲基]- 苯,1,3-二[1-甲基-1-[4-(4-硝基苯氧基)苯基]乙基]- 脱甲氧姜黄 紫外吸收剂 234 粗糠柴苦素 硫酸姜黄素 矮紫玉盘素 益智醇 白桦林烯酮;1,7-双(4-羟基苯基)-4-庚烯-3-酮 甲酮,苯基(1,6,7,8-四氢-1-甲基-5-苯基环戊二烯并[g]吲哚-3-基)- 甲酮,[3-(4-甲氧苯基)-1-苯基-9H-芴-4-基]苯基- 甲酮,(4-氯苯基)[1-(4-氯苯基)-3-苯基-9H-芴-4-基]- 环香草酮 溴敌隆 波森 桤木酮 桑根酮D 杨梅醇 杨梅酮 杨梅联苯环庚醇-15-葡糖苷 替拉那韦 替吡法尼(S型对映体) 替吡法尼 曲沃昔芬 姜黄素葡糖苷酸 姜黄素beta-D-葡糖苷酸 姜黄素4,4'-二乙酸酯 姜黄素-d6 姜黄素 姜烯酮 A 奈帕芬胺杂质D 四甲基姜黄素 四氢脱甲氧基二阿魏酰甲烷 四氢姜黄素二乙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