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Z)-1,7-nonadecadiene-2,3-dicarboxylic acid | 260268-36-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Z)-1,7-nonadecadiene-2,3-dicarboxylic acid
英文别名
1,7(Z)-nonadecadiene-2,3-dicarboxylic acid;2-[(Z)-hexadec-4-enyl]-3-methylidenebutanedioic acid
(Z)-1,7-nonadecadiene-2,3-dicarboxylic acid化学式
CAS
260268-36-8
化学式
C21H36O4
mdl
——
分子量
352.514
InChiKey
DMZSLKOHRRVYHI-YPKPFQOO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7.4
  • 重原子数:
    25
  • 可旋转键数:
    17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1
  • 拓扑面积:
    74.6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4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Z)-1,7-nonadecadiene-2,3-dicarboxylic acid乙酸酐 作用下, 反应 2.0h, 以100%的产率得到(Z)-2-hexadeca-4-enyl-3-methylmaleic anhydride
    参考文献:
    名称:
    天然产物Chaetomellic acid A和1,7(Z)-壬二烯-2,3-二羧酸的简便合成方法。
    摘要:
    最近分离出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Chaetomellic acid的合成已描述了酸酐(1)和新型1,7(Z)-壬二烯-2,3-二羧酸(2)。在室温下,在HMPA存在下,适当的格氏试剂与溴代富马酸二甲酯(7)在乙醚中的化学选择性碳(碳)S(N)2'偶联反应在60-62%的收率下提供了相应的二酯8和15。水解形成的二酯8和15分别以定量产率得到相应的所需二酸9和2。乙酸酐诱导的二元酸9和2的闭环反应在五个步骤中分别获得了壳蜜三酸A酸酐(1)和异苯乙二酸B酸酐(16),总收率为38-39%。
    DOI:
    10.1021/jo020195o
  • 作为产物:
    描述:
    中康酸 在 lithium hydroxide 、 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偶氮二异丁腈硫酸magnesium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四氯化碳乙醚 为溶剂, 反应 50.0h, 生成 (Z)-1,7-nonadecadiene-2,3-dicarboxylic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天然产物Chaetomellic acid A和1,7(Z)-壬二烯-2,3-二羧酸的简便合成方法。
    摘要:
    最近分离出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Chaetomellic acid的合成已描述了酸酐(1)和新型1,7(Z)-壬二烯-2,3-二羧酸(2)。在室温下,在HMPA存在下,适当的格氏试剂与溴代富马酸二甲酯(7)在乙醚中的化学选择性碳(碳)S(N)2'偶联反应在60-62%的收率下提供了相应的二酯8和15。水解形成的二酯8和15分别以定量产率得到相应的所需二酸9和2。乙酸酐诱导的二元酸9和2的闭环反应在五个步骤中分别获得了壳蜜三酸A酸酐(1)和异苯乙二酸B酸酐(16),总收率为38-39%。
    DOI:
    10.1021/jo020195o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 Novel Fluorescent Dicarboxylic Acid, (<i>Z</i>)-1,7-Nonadecadiene-2,3-dicarboxylic Acid, Produced by White-Rot Fungus<i>Ceriopsis subvermispora</i>
    作者:Makiko Enoki、Takashi Watanabe、Yoichi Honda、Masaaki Kuwahara
    DOI:10.1246/cl.2000.54
    日期:2000.1
    A novel fluorescent dicarboxylic acid bearing a long alkenyl side chain, (Z)-1,7-nonadecadiene-2,3-dicarboxylic acid, was isolated from cultures of a white-rot fungus Ceriporiopsis subvermispora.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f a microorganism that produces an amphiphilic itaconic acid derivative with a long aliphatic side chain.
    一种新型的带有长烯基侧链的荧光二羧酸(Z)-1,7-十九碳二烯-2,3-二羧酸,是从白腐真菌Ceriporiopsis subvermispora的培养物中分离出来的。这是首次报道一种微生物产生的具有长脂肪族侧链的两亲性衣康酸衍生物。
  • A Facile Synthesis of Natural Products Chaetomellic Acid A and 1,7(<i>Z</i>)- Nonadecadiene-2,3-dicarboxylic Acid<sup>,</sup>
    作者:Anirban Kar、Narshinha P. Argade
    DOI:10.1021/jo020195o
    日期:2002.10.1
    Synthesis of recently isolated bioactive natural products chaetomellic acid A anhydride (1) and a novel 1,7(Z)-nonadecadiene-2,3-dicarboxylic acid (2) have been described. Chemoselective carbon[bond]carbon S(N)2' coupling reactions of appropriate Grignard reagents with dimethyl bromomethylfumarate (7) in diethyl ether in the presence of HMPA at room temperature furnished the corresponding diesters
    最近分离出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Chaetomellic acid的合成已描述了酸酐(1)和新型1,7(Z)-壬二烯-2,3-二羧酸(2)。在室温下,在HMPA存在下,适当的格氏试剂与溴代富马酸二甲酯(7)在乙醚中的化学选择性碳(碳)S(N)2'偶联反应在60-62%的收率下提供了相应的二酯8和15。水解形成的二酯8和15分别以定量产率得到相应的所需二酸9和2。乙酸酐诱导的二元酸9和2的闭环反应在五个步骤中分别获得了壳蜜三酸A酸酐(1)和异苯乙二酸B酸酐(16),总收率为38-39%。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