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cyclohexyl-3-(trifluoromethyl)-1H-pyrazole-4-carboxylic acid ethyl ester | 957205-56-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cyclohexyl-3-(trifluoromethyl)-1H-pyrazole-4-carboxylic acid ethyl ester
英文别名
ethyl 1-cyclohexyl-3-(trifluoromethyl)pyrazole-4-carboxylate
1-cyclohexyl-3-(trifluoromethyl)-1H-pyrazole-4-carboxylic acid ethyl ester化学式
CAS
957205-56-0
化学式
C13H17F3N2O2
mdl
——
分子量
290.285
InChiKey
CVTCOXJDZIWGAN-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366.7±42.0 °C(Predicted)
  • 密度:
    1.33±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1
  • 重原子数:
    20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9
  • 拓扑面积:
    44.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6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四氢呋喃1-cyclohexyl-3-(trifluoromethyl)-1H-pyrazole-4-carboxylic acid ethyl esterLithium aluminium hydridesodium hydroxidemagnesium sulfate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反应 0.58h, 以whereby the title compound (127 mg) was yielded的产率得到[1-Cyclohexyl-3-(trifluoromethyl)-1H-pyrazol-4-yl]methanol
    参考文献:
    名称:
    HETEROARYLAMIDE LOWER CARBOXYLIC ACID DERIVATIVE
    摘要:
    提供一种新型化合物,具有S1P受体激动活性,表现出优异的免疫抑制效果,产生较少的不良副作用,并可口服。本发明提供一种由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其中A是单键,-O-或-CH2-;R1表示氢原子或C1-C6烷基基团,V表示从以下组(1)至(3)中选择的任一组:(1)-G1-,(2)-G2-N(R2)-G3-,以及(3)由式2表示的组,其中Z1和Z2分别表示氢原子或C1-C6烷基基团,Z3表示氢或类似物,Q表示-CH2-O-或类似物,Y表示由式3表示的基团,其盐或溶剂化物。
    公开号:
    US20090324581A1
  • 作为产物:
    描述:
    环己甲酸3-三氟甲基吡唑-4-羧酸乙酯噻吩-2-甲酸亚铜(I) 、 [4,4''-双(1,1-二甲基乙基)-2,2''-联吡啶-κN,κN]双[5-氟-2-(5-甲基-2-吡啶基-κN)苯基-κC六氟磷酸铱 、 2-叔丁基-1,1,3,3-四甲基胍4,7-二苯基-1,10-菲罗啉 、 iodomesitylene diacetate 作用下, 以 1,4-二氧六环 为溶剂, 反应 1.0h, 以98%的产率得到1-cyclohexyl-3-(trifluoromethyl)-1H-pyrazole-4-carboxylic acid ethyl ester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双铜和光氧化还原催化进行脱羧 sp3 C-N 偶联
    摘要:
    在过去的三十年中,利用钯、铜或镍催化构建 sp2 碳氮 (C-N) 键的方法的开发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1,2。然而,结合烷基底物形成sp3 C-N键仍然是交叉偶联化学领域的主要挑战之一。在这里,我们证明铜催化和光氧化还原催化的协同组合可以提供一个通用平台来应对这一挑战。该交叉偶联系统使用天然丰富的烷基羧酸和市售的氮亲核试剂作为偶联伙伴。它适用于各种伯、仲和叔烷基羧酸(通过碘鎓活化),以及大量氮亲核试剂:氮杂环、酰胺、磺酰胺和苯胺可以进行 C-N 偶联,提供 N-在室温下和短时间内(五分钟到一小时),烷基产品的效率从良好到优异。我们证明,这种 C-N 偶联方案使用含有多个胺基的底物进行高区域选择性,并且还可以应用于复杂的药物分子,从而能够快速构建分子复杂性和生物活性药物的后期功能化。铜催化和光氧化还原催化的结合在快速、室温偶联方案中形成 sp3 C-N 键,具有高效率和区域选择性以及广泛的底物范围。
    DOI:
    10.1038/s41586-018-0234-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ecarboxylative sp3 C–N coupling via dual copper and photoredox catalysis
    作者:Yufan Liang、Xiaheng Zhang、David W. C. MacMillan
    DOI:10.1038/s41586-018-0234-8
    日期:2018.7
    to construct sp2 carbon–nitrogen (C–N) bonds using palladium, copper or nickel catalysis1,2. However, the incorporation of alkyl substrates to form sp3 C–N bonds remains one of the major challenges in the field of cross-coupling chemistry. Here we demonstrate that the synergistic combination of copper catalysis and photoredox catalysis can provide a general platform from which to address this challenge
    在过去的三十年中,利用钯、铜或镍催化构建 sp2 碳氮 (C-N) 键的方法的开发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1,2。然而,结合烷基底物形成sp3 C-N键仍然是交叉偶联化学领域的主要挑战之一。在这里,我们证明铜催化和光氧化还原催化的协同组合可以提供一个通用平台来应对这一挑战。该交叉偶联系统使用天然丰富的烷基羧酸和市售的氮亲核试剂作为偶联伙伴。它适用于各种伯、仲和叔烷基羧酸(通过碘鎓活化),以及大量氮亲核试剂:氮杂环、酰胺、磺酰胺和苯胺可以进行 C-N 偶联,提供 N-在室温下和短时间内(五分钟到一小时),烷基产品的效率从良好到优异。我们证明,这种 C-N 偶联方案使用含有多个胺基的底物进行高区域选择性,并且还可以应用于复杂的药物分子,从而能够快速构建分子复杂性和生物活性药物的后期功能化。铜催化和光氧化还原催化的结合在快速、室温偶联方案中形成 sp3 C-N 键,具有高效率和区域选择性以及广泛的底物范围。
  • HETEROARYLAMIDE LOWER CARBOXYLIC ACID DERIVATIVE
    申请人:Machinaga Nobuo
    公开号:US20090324581A1
    公开(公告)日:2009-12-31
    To provide a novel compound which has S1P receptor agonistic activity, exhibits excellent immunosuppressing effect, gives less adverse side effects, and can be orally administered.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compound represented by general formula (I) (wherein A is a single bond, —O—, or —CH 2 —; R 1 represents a hydrogen atom or a C 1 -C 6 alkyl group, and V represents any one group selected from among the following groups (1) to (3): (1) -G 1 -, (2) -G 2 -N(R 2 )-G 3 -, and (3) a group represented by formula 2, wherein each of Z 1 and Z 2 represents a hydrogen atom or a C 1 -C 6 alkyl group, Z 3 represents a hydrogen or the like, Q represents —CH 2 —O— or the like, and Y represents a group represented by formula 3, a salt thereof, or a solvate thereof.
    提供一种新型化合物,具有S1P受体激动活性,表现出优异的免疫抑制效果,产生较少的不良副作用,并可口服。本发明提供一种由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其中A是单键,-O-或-CH2-;R1表示氢原子或C1-C6烷基基团,V表示从以下组(1)至(3)中选择的任一组:(1)-G1-,(2)-G2-N(R2)-G3-,以及(3)由式2表示的组,其中Z1和Z2分别表示氢原子或C1-C6烷基基团,Z3表示氢或类似物,Q表示-CH2-O-或类似物,Y表示由式3表示的基团,其盐或溶剂化物。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伊莫拉明 (5aS,6R,9S,9aR)-5a,6,7,8,9,9a-六氢-6,11,11-三甲基-2-(2,3,4,5,6-五氟苯基)-6,9-甲基-4H-[1,2,4]三唑[3,4-c][1,4]苯并恶嗪四氟硼酸酯 (5-氨基-1,3,4-噻二唑-2-基)甲醇 齐墩果-2,12-二烯[2,3-d]异恶唑-28-酸 黄曲霉毒素H1 高效液相卡套柱 非昔硝唑 非布索坦杂质Z19 非布索坦杂质T 非布索坦杂质K 非布索坦杂质E 非布索坦杂质67 非布索坦杂质65 非布索坦杂质64 非布索坦杂质61 非布索坦代谢物67M-4 非布索坦代谢物67M-2 非布索坦代谢物 67M-1 非布索坦-D9 非布索坦 非唑拉明 雷西纳德杂质H 雷西纳德 阿西司特 阿莫奈韦 阿米苯唑 阿米特罗13C2,15N2 阿瑞匹坦杂质 阿格列扎 阿扎司特 阿尔吡登 阿塔鲁伦中间体 阿培利司N-1 阿哌沙班杂质26 阿哌沙班杂质15 阿可替尼 阿作莫兰 阿佐塞米 镁(2+)(Z)-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酯 锌1,2-二甲基咪唑二氯化物 铵2-(4-氯苯基)苯并恶唑-5-丙酸盐 铬酸钠[-氯-3-[(5-二氢-3-甲基-5-氧代-1-苯基-1H-吡唑-4-基)偶氮]-2-羟基苯磺酸基][4-[(3,5-二氯-2-羟基苯 铁(2+)乙二酸酯-3-甲氧基苯胺(1:1:2) 钠5-苯基-4,5-二氢吡唑-1-羧酸酯 钠3-[2-(2-壬基-4,5-二氢-1H-咪唑-1-基)乙氧基]丙酸酯 钠3-(2H-苯并三唑-2-基)-5-仲-丁基-4-羟基苯磺酸酯 钠(2R,4aR,6R,7R,7aS)-6-(2-溴-9-氧代-6-苯基-4,9-二氢-3H-咪唑并[1,2-a]嘌呤-3-基)-7-羟基四氢-4H-呋喃并[3,2-D][1,3,2]二氧杂环己膦烷e-2-硫醇2-氧化物 野麦枯 野燕枯 醋甲唑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