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nitrobenzoyl-α-carbamic acid methyl ester | 35613-81-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nitrobenzoyl-α-carbamic acid methyl ester
英文别名
methyl (2-nitrobenzoyl)carbamate;Methyl-N-(2-nitrobenzoyl)-carbamat;methyl N-(2-nitrobenzoyl)carbamate
2-nitrobenzoyl-α-carbamic acid methyl ester化学式
CAS
35613-81-1
化学式
C9H8N2O5
mdl
——
分子量
224.173
InChiKey
JGLYTTZQANNSQW-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84-85 °C
  • 密度:
    1.387±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4
  • 重原子数:
    16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1
  • 拓扑面积:
    101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5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nitrobenzoyl-α-carbamic acid methyl ester 在 palladium 10% on activated carbon 、 对甲苯磺酸一水合物氢气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反应 3.0h, 以89.9%的产率得到2,4-喹唑啉二酮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顺序加氢缩合简便高效地合成喹唑啉-2,4(1H,3H)-二酮
    摘要:
    摘要 本研究研究了在氢化条件下从各种(2-硝基苯甲酰基)氨基甲酸甲酯到取代喹唑啉-2,4(1H,3H)-二酮的杂环化反应。在甲醇中存在对甲苯磺酸一水合物的情况下,在 12 小时内以良好至极好的收率获得了各种喹唑啉-2,4(1H, 3H)-二酮。建议该反应通过硝基还原和缩合的级联反应进行。图形概要
    DOI:
    10.1080/00397911.2018.1439173
  • 作为产物:
    描述:
    甲醇草酰氯2-硝基苯甲酰胺1,2-二氯乙烷乙腈 为溶剂, 反应 5.0h, 以84%的产率得到2-nitrobenzoyl-α-carbamic acid methyl ester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顺序加氢缩合简便高效地合成喹唑啉-2,4(1H,3H)-二酮
    摘要:
    摘要 本研究研究了在氢化条件下从各种(2-硝基苯甲酰基)氨基甲酸甲酯到取代喹唑啉-2,4(1H,3H)-二酮的杂环化反应。在甲醇中存在对甲苯磺酸一水合物的情况下,在 12 小时内以良好至极好的收率获得了各种喹唑啉-2,4(1H, 3H)-二酮。建议该反应通过硝基还原和缩合的级联反应进行。图形概要
    DOI:
    10.1080/00397911.2018.143917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一种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申请人:武汉理工大学
    公开号:CN105732519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将邻硝基芳烃溶解于三乙胺?甲酸混合物,并加入Pd/C催化剂,130~180℃下微波照射反应5min~10min,反应后得到相应的含氮杂环化合物;所述邻硝基芳烃为邻硝基苯甲酰胺或邻硝基苯胺。本发明以邻硝基芳烃为起始原料,采用一种钯催化转移氢化还原?环缩合的方法在三乙胺?甲酸共沸混合物中及微波照射下将原料转化为产物,高效、环境友好且适用于多样化的底物,同时在生成产物的过程中无副反应发生。对反应产物用有机试剂萃取除去反应体系中的催化剂,旋蒸得到含氮杂环化合物纯品。无需柱层析色谱进行分离提纯。
  • Simple and scalable electrosynthesis of 1<i>H</i>-1-hydroxy-quinazolin-4-ones
    作者:Olesja Koleda、Tobias Prenzel、Johannes Winter、Tomoki Hirohata、María de Jesús Gálvez-Vázquez、Dieter Schollmeyer、Shinsuke Inagi、Edgars Suna、Siegfried R. Waldvogel
    DOI:10.1039/d3sc00266g
    日期:——
    inexpensive and reusable carbon-based electrode materials, an undivided electrochemical setup, and constant current conditions characterise this method. Sulphuric acid is used as a simple supporting electrolyte as well as a catalyst for cyclisation. The broad applicability of this protocol is demonstrated in 27 differently substituted derivatives in high yields of up to 92%. Moreover, mechanistic studies
    阴极合成可以从容易获得的硝基起始材料中可持续地获得 1-羟基-和 1-氧基-喹唑啉-4-酮。该方法具有温和的反应条件、廉价且可重复使用的碳基电极材料、完整的电化学装置和恒定电流条件的特点。硫酸用作简单的支持电解质以及环化催化剂。该方案的广泛适用性在 27 种不同取代的衍生物中得到了证明,产率高达 92%。此外,基于循环伏安法测量的机理研究强调,硝基底物选择性还原为羟胺是关键步骤。克级电解放大 100 倍证明了其与制备应用的相关性。
  • US4197114A
    申请人:——
    公开号:US4197114A
    公开(公告)日:1980-04-08
  • US4261732A
    申请人:——
    公开号:US4261732A
    公开(公告)日:1981-04-14
  • Facile and efficient synthesis of quinazoline-2,4(1<i>H</i>,3<i>H</i>)-diones through sequential hydrogenation condensation
    作者:Peng-Xu Wang、Ya-Nan Wang、Zi-Yun Lin、Gang Li、Hai-Hong Huang
    DOI:10.1080/00397911.2018.1439173
    日期:2018.5.19
    ABSTRACT The heterocyclizations from various methyl (2-nitrobenzoyl)carbamates to substituted quinazoline-2,4(1H,3H)-diones under hydrogenation conditions were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 In the presence of p-toluenesulfonic acid monohydrate in methanol, various quinazoline-2,4(1H, 3H)-diones were obtained in good to excellent yields within 12 h. The reaction was proposed to proceed through the cascade
    摘要 本研究研究了在氢化条件下从各种(2-硝基苯甲酰基)氨基甲酸甲酯到取代喹唑啉-2,4(1H,3H)-二酮的杂环化反应。在甲醇中存在对甲苯磺酸一水合物的情况下,在 12 小时内以良好至极好的收率获得了各种喹唑啉-2,4(1H, 3H)-二酮。建议该反应通过硝基还原和缩合的级联反应进行。图形概要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