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hexylsulfanylbenzaldehyde | 53606-36-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hexylsulfanylbenzaldehyde
英文别名
p-(hexylthio)benzaldehyde;4-(n-Hexylthio)benzaldehyde
4-hexylsulfanylbenzaldehyde化学式
CAS
53606-36-3
化学式
C13H18OS
mdl
——
分子量
222.351
InChiKey
HLDSCVSXTUDAPX-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341.6±25.0 °C(Predicted)
  • 密度:
    1.02±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2
  • 重原子数:
    15
  • 可旋转键数:
    7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6
  • 拓扑面积:
    42.4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hexylsulfanylbenzaldehyde间氯过氧苯甲酸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1.0h, 以76%的产率得到4-hexylsulfonylbenzaldehyde
    参考文献:
    名称:
    Synthesis and properties of highly soluble third-order optically nonlinear chromophores and methacrylate monomer based on distyrylbenzene
    摘要:
    以立体选择性 Wadsworth-Emmons 反应为关键步骤,合成了一系列新型高溶解性二丙烯苯,这些二丙烯苯带有聚(烷氧基)和/或烷基磺酰基增溶取代基。相应的 4,4′-二取代二丙烯酰基聚(烷氧基)烷基磺酰基已与丙烯酸单体共价结合,并成功地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共聚。所有 4,4′-二取代二丙烯酰苯和基于聚丙烯酸酯的共聚物都表现出优异的溶解性、加工性和热稳定性。重要的是,与相应的对称 4,4′-二取代二丙烯苯相比,2-(2-丁氧基乙氧基)乙氧基-己基磺酰基 4,4′-二取代二丙烯苯的吸收最大值仅有轻微的浴色偏移;然而,在 800 纳米波长处通过 Z 扫描测量得出的三阶光学非线性大约是对称的 4,4′-二取代二丙烯苯的两倍。
    DOI:
    10.1039/a803229g
  • 作为产物:
    描述:
    1-己硫醇4-氯苯甲醛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以54%的产率得到4-hexylsulfanylbenzaldehyde
    参考文献:
    名称:
    A new ruthenium polypyridyl dye, TG6, whose performance in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 is surprisingly close to that of N719, the ‘dye to beat’ for 17 years
    摘要:
    提出了一种新的铑-多吡啶敏化剂,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s),它包含一个六硫氨基-苯乙烯改性的双吡啶基团作为辅助配体。这种染料的优点在于其更大的吸收系数和吸收包络线向红区的微小偏移。我们将这种新染料TG6(顺-双(硫氰酸根)(2,2'-双吡啶-4,4'-二羧酸盐){4,4'-双[2-(4-己基硫氨基苯基)乙烯]-2,2'-双吡啶}铑(II)单(四丁基铵)盐)与当前表现最佳的染料N719(顺-双(硫氰酸根)双(2,2'-双吡啶-4,4'-二羧酸盐)铑(II)双(四丁基铵)盐)进行比较。我们应用了一系列评估工具,包括:改变电解质、改变TiO2薄膜厚度、测量电荷密度和重组速率常数、荧光寿命和强度及瞬态吸收技术。综合结果表明,按当前构造的TG6在某些条件下可以超过N719的性能,但在超越针对使用N719来达到记录能量效率的电池之前,可能需要一些改进。更高的吸收系数可能与在金属上大规模生产的DSSCs相关,因为更薄的TiO2薄膜更具优势。主要缺点是电子/电解质重组的轻微催化,这可能是由于扩展的π-体系导致的。需要进一步优化的一个因素涉及稍微较低的LUMO位置、电解质成分、TiO2的带边位置和电子注入速率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我们展示了为何TG6电池的最大输出不会使用与优化N719电池相同的电解质。
    DOI:
    10.1039/b808255c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对己硫基苯甲醛的制备方法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公开号:CN103755605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己苯甲醛的制备方法,包括:反应步骤:将己醇、对苯甲醛和极性有机溶剂混合,以碱为催化剂,在干燥空气或者惰性气体的保护下,在70~120℃加热搅拌10~24小时,其中己醇和对苯甲醛的投料摩尔比范围在(1.2~1.4):1;后处理步骤:反应结束后,加淬灭反应,用有机溶剂萃取后蒸除溶剂,残余的油状物室温下溶于重结晶溶剂,在‑10~‑30℃下析出固体,经过过滤、干燥后得到对己苯甲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对设备的要求低,更容易操作,污染少,成本低,产率高,而相应的产品则纯度更高。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