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9-(4-formylphenyl)acridine | 1002104-03-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9-(4-formylphenyl)acridine
英文别名
4-(acridin-9-yl)benzaldehyde;4-Acridin-9-ylbenzaldehyde;4-acridin-9-ylbenzaldehyde
9-(4-formylphenyl)acridine化学式
CAS
1002104-03-1
化学式
C20H13NO
mdl
——
分子量
283.329
InChiKey
PUSJHBPJVKPIGH-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6
  • 重原子数:
    22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3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9-(4-formylphenyl)acridine碘甲烷乙腈 为溶剂, 反应 24.0h, 以69%的产率得到10-methyl-9-(4-formylphenyl)acridin-10-ium iodide
    参考文献:
    名称:
    作为高效 FtsZ 靶向抗菌剂的新型 9-芳基烷基-10-甲基吖啶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和评价
    摘要:
    随着抗生素耐药性的增加,迫切需要具有新作用机制的新型抗菌剂来对抗由多重耐药(MDR)病原体引起的传染病。设计、合成了四个新系列的取代 9-芳基烷基-10-甲基吖啶衍生物作为 FtsZ 抑制剂,并评估了它们对各种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它们表现出广谱活性,对 MRSA 和 VRE 具有显着疗效,优于或可与小檗碱、血根碱、利奈唑胺、环丙沙星和万古霉素相媲美。特别是最有前途的化合物15f显示出快速杀菌的特性,避免了耐药性的出现。然而,15f对革兰氏阴性菌没有抑制作用,但生物膜形成研究给出了可能的答案。进一步的靶标鉴定和机理研究表明,15f作为一种有效的 FtsZ 抑制剂,可以改变 FtsZ 自聚合的动力学,从而导致细胞分裂终止并导致细胞死亡。进一步的细胞毒性和动物研究表明,15f不仅在体内菌血症小鼠模型中显示出功效,而且对哺乳动物细胞也没有明显的溶血作用。总的来说,这种具有新型骨架的化合物可以作为
    DOI:
    10.1016/j.ejmech.2021.113480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作为高效 FtsZ 靶向抗菌剂的新型 9-芳基烷基-10-甲基吖啶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和评价
    摘要:
    随着抗生素耐药性的增加,迫切需要具有新作用机制的新型抗菌剂来对抗由多重耐药(MDR)病原体引起的传染病。设计、合成了四个新系列的取代 9-芳基烷基-10-甲基吖啶衍生物作为 FtsZ 抑制剂,并评估了它们对各种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它们表现出广谱活性,对 MRSA 和 VRE 具有显着疗效,优于或可与小檗碱、血根碱、利奈唑胺、环丙沙星和万古霉素相媲美。特别是最有前途的化合物15f显示出快速杀菌的特性,避免了耐药性的出现。然而,15f对革兰氏阴性菌没有抑制作用,但生物膜形成研究给出了可能的答案。进一步的靶标鉴定和机理研究表明,15f作为一种有效的 FtsZ 抑制剂,可以改变 FtsZ 自聚合的动力学,从而导致细胞分裂终止并导致细胞死亡。进一步的细胞毒性和动物研究表明,15f不仅在体内菌血症小鼠模型中显示出功效,而且对哺乳动物细胞也没有明显的溶血作用。总的来说,这种具有新型骨架的化合物可以作为
    DOI:
    10.1016/j.ejmech.2021.11348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d-Catalyzed Approach for Assembling 9-Arylacridines via a Cascade Tandem Reaction of 2-(Arylamino)benzonitrile with Arylboronic Acids in Water
    作者:Xuanzeng Ye、Beihang Xu、Jiani Sun、Ling Dai、Yinlin Shao、Yetong Zhang、Jiuxi Chen
    DOI:10.1021/acs.joc.0c01654
    日期:2020.10.16
    novel palladium-catalyzed protocol for the synthesis of 9-arylacridines via tandem reaction of 2-(arylamino)benzonitrile with arylboronic acids in water has been developed with good functional group tolerance. The present synthetic route could be readily scaled up to gram quantity without difficulty. This methodology was further extended to the synthesis of a 4′-OH derivative, which showed estrogenic
    已经开发了一种新颖的钯催化方案,该方案通过2-(芳基氨基)苄腈与芳基硼酸在水中的串联反应合成9-芳基吡啶,具有良好的官能团耐受性。本合成路线可以容易地按比例放大至克量而没有困难。该方法被进一步扩展到具有雌激素生物活性的4'-OH衍生物的合成。初步的机械实验表明,这种转变涉及芳基钯物种向腈的亲核加成,以生成芳基酮中间体,然后进行分子内Friedel-Crafts酰化和脱水成to啶。
  • The synthesis of trans-A2B-corroles bearing acridine moiety
    作者:M TASIOR、D GRYKO
    DOI:10.1016/s0385-5414(07)81209-3
    日期:2007.12.1
    Three new acridine-corroles were synthesized. For the synthesis of dyad with acridine directly attached at position 10 of corrole core the new procedure has been developed which can be used for other sterically hindered aldehydes bearing basic nitrogen atoms.
  • Design, synthesis and evaluation of novel 9-arylalkyl-10-methylacridinium derivatives as highly potent FtsZ-targeting antibacterial agents
    作者:Di Song、Nan Zhang、Panpan Zhang、Na Zhang、Weijin Chen、Long Zhang、Ting Guo、Xiaotong Gu、Shutao Ma
    DOI:10.1016/j.ejmech.2021.113480
    日期:2021.10
    incidence of antibiotic resistance, new antibacterial agents having novel mechanisms of action hence are in an urgent need to combat infectious diseases caused by multidrug-resistant (MDR) pathogens. Four novel series of substituted 9-arylalkyl-10-methylacridinium derivatives as FtsZ inhibitors were designed, synthesized and evaluated for their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against various Gram-positive and Gram-negative
    随着抗生素耐药性的增加,迫切需要具有新作用机制的新型抗菌剂来对抗由多重耐药(MDR)病原体引起的传染病。设计、合成了四个新系列的取代 9-芳基烷基-10-甲基吖啶衍生物作为 FtsZ 抑制剂,并评估了它们对各种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它们表现出广谱活性,对 MRSA 和 VRE 具有显着疗效,优于或可与小檗碱、血根碱、利奈唑胺、环丙沙星和万古霉素相媲美。特别是最有前途的化合物15f显示出快速杀菌的特性,避免了耐药性的出现。然而,15f对革兰氏阴性菌没有抑制作用,但生物膜形成研究给出了可能的答案。进一步的靶标鉴定和机理研究表明,15f作为一种有效的 FtsZ 抑制剂,可以改变 FtsZ 自聚合的动力学,从而导致细胞分裂终止并导致细胞死亡。进一步的细胞毒性和动物研究表明,15f不仅在体内菌血症小鼠模型中显示出功效,而且对哺乳动物细胞也没有明显的溶血作用。总的来说,这种具有新型骨架的化合物可以作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