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Acetophenone p-nitrophenylsulfonylhydrazone | 6949-53-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Acetophenone p-nitrophenylsulfonylhydrazone
英文别名
(E)-4-nitro-N'-(1-phenylethylidene)benzenesulfonohydrazide;4-nitro-benzenesulfonic acid-(1-phenyl-ethylidenehydrazide);4-Nitro-benzolsulfonsaeure-(1-phenyl-aethylidenhydrazid);4-nitro-N-[(E)-1-phenylethylideneamino]benzenesulfonamide
Acetophenone p-nitrophenylsulfonylhydrazone化学式
CAS
6949-53-7
化学式
C14H13N3O4S
mdl
——
分子量
319.341
InChiKey
YQHJKTDOOMHTFB-RVDMUPIB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6
  • 重原子数:
    22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7
  • 拓扑面积:
    113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6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phenyl-4-vinyl-1,3-dioxolan-2-oneAcetophenone p-nitrophenylsulfonylhydrazone四(三苯基膦)钯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反应 2.0h, 以70%的产率得到N-((Z)-4-hydroxy-3-phenylbut-2-en-1-yl)-4-nitro-N'-((E)-1-phenylethylidene)benzenesulfonohydrazid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钯催化的代孕代孕酮中的Pd催化可切换脱羧化C-N / C-S键形成的面向多样性的立体选择性合成。
    摘要:
    反应物的可转换催化转化可能是从易于获得的分子合成子转向以多样性为导向的合成的强大方法。本文中,内源性配体控制的,Pd催化的烯丙基取代可使用碳酸乙烯基亚乙酯(VEC)和N选择性地形成CN或CS键已经开发了磺酰hydr作为偶联伙伴。这种通用的方法为功能性烯丙基砜或磺酰肼的高度化学和立体选择性合成提供了一条简便,多样化的途径。新开发的方案具有广泛的底物范围(将近80个实例),广泛的官能团耐受性和生物活性化合物后期功能化的潜力。对具有催化作用的π-烯丙基钯络合物的分离和晶体学分析表明,导致烯丙基产物的途径通过了先前提出的使用亲核试剂对VEC进行功能化的不同歧管。
    DOI:
    10.1002/chem.201805295
  • 作为产物:
    描述:
    对硝基苯磺酰氯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甲醇 为溶剂, 反应 0.5h, 生成 Acetophenone p-nitrophenylsulfonylhydrazon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钯催化的代孕代孕酮中的Pd催化可切换脱羧化C-N / C-S键形成的面向多样性的立体选择性合成。
    摘要:
    反应物的可转换催化转化可能是从易于获得的分子合成子转向以多样性为导向的合成的强大方法。本文中,内源性配体控制的,Pd催化的烯丙基取代可使用碳酸乙烯基亚乙酯(VEC)和N选择性地形成CN或CS键已经开发了磺酰hydr作为偶联伙伴。这种通用的方法为功能性烯丙基砜或磺酰肼的高度化学和立体选择性合成提供了一条简便,多样化的途径。新开发的方案具有广泛的底物范围(将近80个实例),广泛的官能团耐受性和生物活性化合物后期功能化的潜力。对具有催化作用的π-烯丙基钯络合物的分离和晶体学分析表明,导致烯丙基产物的途径通过了先前提出的使用亲核试剂对VEC进行功能化的不同歧管。
    DOI:
    10.1002/chem.20180529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romotion of Dehydrazination by Nitrobenzenesulfonyl Group from Phosphorus-hydrazone Adducts
    作者:Mitsuji Yamashita、Jun Takeuchi、Kaname Nakatani、Tatsuo Oshikawa、Saburo Inokawa
    DOI:10.1246/bcsj.58.377
    日期:1985.1
    Dehydrazination of adducts of phenylsulfonylhydrazones and phosphorus compounds was promoted by a nitro substituent on the ring to afford derivatives of a phosphine oxide and phosphonates.
    苯磺酰肼与磷化合物的加成物的脱水促反应在环上的硝基取代基的促进下,生成了磷烯氧化物和磷酸酯的衍生物。
  • 290. The reactions of nitrosulphonyl chlorides. Part III.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sation of aldehydes and ketones as nitrobenzenesulphonhydrazones
    作者:James M. L. Cameron、Frederick R. Storrie
    DOI:10.1039/jr9340001330
    日期:——
  • YAMASHITA, MITSUJI;TAKEUCHI, JUN;NAKATANI, KANAME;OSHIKAWA, TATSUO;INOKAW+, BULL. CHEM. SOC. JAP., 1985, 58, N 11, 377-378
    作者:YAMASHITA, MITSUJI、TAKEUCHI, JUN、NAKATANI, KANAME、OSHIKAWA, TATSUO、INOKAW+
    DOI:——
    日期:——
  • Diversity‐Orientated Stereoselective Synthesis through Pd‐Catalyzed Switchable Decarboxylative C−N/C−S Bond Formation in Allylic Surrogates
    作者:Lei Deng、Arjan W. Kleij、Weibo Yang
    DOI:10.1002/chem.201805295
    日期:2018.12.20
    diversity‐orientated synthesis from easily available molecular synthons. Herein, an endogenous ligand‐controlled, Pd‐catalyzed allylic substitution allowing for either selective C−N or C−S bond formation using vinylethylene carbonates (VECs) and N‐sulfonylhydrazones as coupling partners has been developed. This versatile methodology provides a facile, divergent route for the highly chemo‐ and stereoselective
    反应物的可转换催化转化可能是从易于获得的分子合成子转向以多样性为导向的合成的强大方法。本文中,内源性配体控制的,Pd催化的烯丙基取代可使用碳酸乙烯基亚乙酯(VEC)和N选择性地形成CN或CS键已经开发了磺酰hydr作为偶联伙伴。这种通用的方法为功能性烯丙基砜或磺酰肼的高度化学和立体选择性合成提供了一条简便,多样化的途径。新开发的方案具有广泛的底物范围(将近80个实例),广泛的官能团耐受性和生物活性化合物后期功能化的潜力。对具有催化作用的π-烯丙基钯络合物的分离和晶体学分析表明,导致烯丙基产物的途径通过了先前提出的使用亲核试剂对VEC进行功能化的不同歧管。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