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0,10’-dichloro-9,9’-bianthracene | 169890-45-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0,10’-dichloro-9,9’-bianthracene
英文别名
10,10'-dichloro-[9,9']bianthryl;10,10'-Dichlor-[9,9']bianthryl;10,10'-Dichloro-9,9'-bianthracene;9-chloro-10-(10-chloroanthracen-9-yl)anthracene
10,10’-dichloro-9,9’-bianthracene化学式
CAS
169890-45-3
化学式
C28H16Cl2
mdl
——
分子量
423.341
InChiKey
ZINWDOZZIPAYRK-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571.2±45.0 °C(Predicted)
  • 密度:
    1.343±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9.8
  • 重原子数:
    30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6.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9,9'-联蒽盐酸N-氯代丁二酰亚胺 作用下, 以 四氯化碳 为溶剂, 反应 6.0h, 以63%的产率得到10,10’-dichloro-9,9’-bianthracene
    参考文献:
    名称:
    芳基自由基几何学确定了Au(111)上的纳米石墨烯形成
    摘要:
    Ullmann耦合已被广泛用作在表面形成C键的合成工具。迄今为止,大多数合成方法都使用芳基溴化物或芳基碘化物。我们研究了芳基氯化物在石墨烯纳米带的自下而上组装中的适用性。具体来说,研究了10,10'-dichloro-9,9'-联蒽基(DCBA)在Au(111)上的反应。使用原子分辨率非接触原子力显微镜,解析了各种偶联产物和中间体的结构,这使我们能够揭示中间体芳基的几何形状在形成机理中的重要作用。对于芳基氯,在脱卤和聚合之前发生环脱氢。由于其几何形状,与使用芳基溴化物时形成的交错的联蒽基相比,平面型联蒽自由基显示出不同的偶联行为。这导致寡聚和聚双蒽类化合物主要具有荧蒽类型的连接。
    DOI:
    10.1002/anie.20160644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Herges, Rainer; Neumann, Helfried, Liebigs Annalen, 1995, # 7, p. 1283 - 1290
    作者:Herges, Rainer、Neumann, Helfried
    DOI:——
    日期:——
  • Hammerich, Ole; Parker. Vernon D., Acta chemica Scandinavica. Series B: Organic chemistry and biochemistry, 1982, vol. 36, # 8, p. 519 - 528
    作者:Hammerich, Ole、Parker. Vernon D.
    DOI:——
    日期:——
  • Sachse, Chemische Berichte, 1888, vol. 21, p. 2512
    作者:Sachse
    DOI:——
    日期:——
  • Aryl Radical Geometry Determines Nanographene Formation on Au(111)
    作者:Peter H. Jacobse、Adri van den Hoogenband、Marc-Etienne Moret、Robertus J. M. Klein Gebbink、Ingmar Swart
    DOI:10.1002/anie.201606440
    日期:2016.10.10
    reveal the important role of the geometry of the intermediate aryl radicals in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For the aryl chloride, cyclodehydrogenation occurs before dehalogenation and polymerization. Due to their geometry, the planar bisanthene radicals display a different coupling behavior compared to the staggered bianthryl radicals formed when aryl bromides are used. This results in oligo‐ and polybisanthenes
    Ullmann耦合已被广泛用作在表面形成C键的合成工具。迄今为止,大多数合成方法都使用芳基溴化物或芳基碘化物。我们研究了芳基氯化物在石墨烯纳米带的自下而上组装中的适用性。具体来说,研究了10,10'-dichloro-9,9'-联蒽基(DCBA)在Au(111)上的反应。使用原子分辨率非接触原子力显微镜,解析了各种偶联产物和中间体的结构,这使我们能够揭示中间体芳基的几何形状在形成机理中的重要作用。对于芳基氯,在脱卤和聚合之前发生环脱氢。由于其几何形状,与使用芳基溴化物时形成的交错的联蒽基相比,平面型联蒽自由基显示出不同的偶联行为。这导致寡聚和聚双蒽类化合物主要具有荧蒽类型的连接。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金不换萘酚 金不换素 蒽,9,10-二[4-(2,2-二苯基乙烯基)苯基]- 萘并[2,3-c]呋喃-1,3-二酮,6-甲氧基-4-(4-甲氧苯基)- 萘并[2,3-c]呋喃-1(3H)-酮,7-羟基-4-(3-甲氧苯基)- 萘并[2,3-c]呋喃-1(3H)-酮,4-(2-氟苯基)-7-(苯基甲氧基)- 苯氧基-9苯基-10蒽 苯基-(10-苯基蒽-9-基)甲酮 红荧烯 甲基7-苯基二苯并(A,J)蒽-14-羧酸酯 甲基10-苯基-9-蒽羧酸酯 爵床脂素 B 爵床脂素 A 木酚素J1(P) 昔土米霉素 新爵床素 B 拒食胺 大麻酰胺 地蒽酚10,10'-二聚体 四去氢鬼臼毒素 叶下珠醇抑制剂A 二甲基4-(3,4-二甲氧苯基)-1-羟基-5,6,7-三甲氧基萘-2,3-二甲酸基酯 二叶草素 [4-(3,10-二羟基蒽-9-基)苯基]乙酸乙酸酯 [4-(10-羟基蒽-9-基)苯基]乙酸乙酸酯 [2-甲氧基-10-(4-甲氧基苯基)蒽-9-基]乙酸酯 [10-羟基-5-(10-羟基-7,9-二甲氧基-3-甲基-3,4-二氢-1H-苯并[g]异苯并吡喃-5-基)-7,9-二甲氧基-3-甲基-3,4-二氢-1H-苯并[g]异苯并吡喃-4-基]乙酸酯 [10-(9,9-二甲基芴-2-基)蒽-9-基]硼酸 [10-(4-叔丁基苯基)蒽-9-基]硼酸 B-[10-(4-苯基-1-萘基)-9-蒽基]硼酸 B-(9,10-二苯基-2-蒽)硼酸 9.10-二(3',5'-二羧基苯基)蒽 9-萘-1-基-10-(4-苯基苯基)蒽 9-苯基蒽 9-苯基-10-苯乙炔基菲 9-苯基-10-硝基蒽 9-苯基-10-(苯基乙炔基)蒽 9-苯基-10-(4-三苯胺)蒽 9-苯基-1,2,3,4-四氢蒽 9-羟基-10-甲氧基-5-(3,4,5-三甲氧基苯基)-8H-[2]苯并呋喃并[6,5-f][1,3]苯并二氧戊环-6-酮 9-碘-10-(10-碘蒽-9-基)蒽 9-甲氧基-10-苯基蒽 9-甲基-10-苯基菲 9-溴-10-苯基蒽 9-溴-10-[4-(2-萘基)苯基]蒽 9-溴-10-[3-(2-萘基)苯基]蒽 9-溴-10-[3-(10-溴蒽-9-基)-5-甲基苯基]蒽 9-溴-10-[1,1':3',1''-三联苯]-5'-基蒽 9-溴-10-(4-苯基萘-1-基)蒽 9-溴-10-(2-萘基)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