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氯-3-氧代丁酸 | 5819-34-1

中文名称
2-氯-3-氧代丁酸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chloro-3-oxobutanoic acid
英文别名
2-chloro-3-oxo-butyric acid;2-chloroacetoacetate;alpha-Chloroacetoacetic acid
2-氯-3-氧代丁酸化学式
CAS
5819-34-1
化学式
C4H5ClO3
mdl
——
分子量
136.535
InChiKey
VCBFAUSKNYAKJZ-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246.1±25.0 °C(Predicted)
  • 密度:
    1.392±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4
  • 重原子数:
    8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
  • 拓扑面积:
    54.4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乙醇2-氯-3-氧代丁酸对甲苯磺酸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反应 2.0h, 生成 2-氯乙酰乙酸乙酯
    参考文献:
    名称:
    具有改善的药代动力学和非致溃疡潜力的新型布洛芬前药
    摘要:
    在本研究中,我们评估了布洛芬各种合成前药在实验动物中的抗炎活性和药代动力学,致溃疡性。发现在正常和炎症诱导的大鼠中,前药2、6、9、10、12和14具有比标准药物布洛芬1a显着的抗炎活性,几乎没有致溃疡的潜力。前药的代谢稳定性2,6,9,10,12,和14还对大鼠肝微粒体进行了研究,并通过估计在不同时间间隔下这些前药的曲线下面积(AUC)和血浆浓度来确定口服生物利用度。实验结果在第1和2小时引起较高的AUC和血浆浓度,表明与亲本布洛芬相比,口服生物利用度提高。发现这些前药具有最小的胃溃疡,并保留了在实验动物中观察到的抗炎活性。因此,目前的实验结果表明,抗炎药布洛芬酯前药的致溃疡潜力最小,各种药代动力学特性有了显着改善。
    DOI:
    10.1007/s00044-013-0639-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Heterocyclic pyrazoline carboxanilides
    申请人: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
    公开号:US05116850A1
    公开(公告)日:1992-05-26
    Heterocyclic pyrazoline carboxanilide insecticides including all geometric and stereoisomers thereof, as well as agricultural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them.
    杂环吡唑啉羧酰苯胺类杀虫剂,包括其所有的几何和立体异构体,以及含有它们的农业组合物。
  • Fused heterocyclic compounds and use thereof
    申请人:——
    公开号:US20030191143A1
    公开(公告)日:2003-10-09
    Fused heterocylic compounds of the following Formula 1 wherein R 1 , R 2 , R 5 , Z, J 1 and J 2 are described herein which are useful in treating leukocyte activation-associated disorders.
    以下公式1中所描述的融合杂环化合物,其中R1,R2,R5,Z,J1和J2如所述,可用于治疗白细胞活化相关疾病。
  • Lamon,R.W.; Humphlett,W.J., Journal of Heterocyclic Chemistry, 1967, vol. 4, p. 605 - 609
    作者:Lamon,R.W.、Humphlett,W.J.
    DOI:——
    日期:——
  • Novel ibuprofen prodrugs with improved pharmacokinetics and non-ulcerogenic potential
    作者:Valmik D. Dhakane、Hemant V. Chavan、Vishnu N. Thakare、Laxman K. Adsul、Sadanand N. Shringare、Babasaheb P. Bandgar
    DOI:10.1007/s00044-013-0639-8
    日期:2014.1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y with pharmacokinetic, ulcerogenic properties of various synthesized prodrugs of ibuprofen in experimental animals. Prodrugs 2, 6, 9, 10, 12, and 14 were found to possess significant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y with almost non-ulcerogenic potential than standard drug ibuprofen 1a in both normal and inflammation-induced rats. Metabolic stability of prodrugs 2, 6, 9, 10, 12, and 14 were
    在本研究中,我们评估了布洛芬各种合成前药在实验动物中的抗炎活性和药代动力学,致溃疡性。发现在正常和炎症诱导的大鼠中,前药2、6、9、10、12和14具有比标准药物布洛芬1a显着的抗炎活性,几乎没有致溃疡的潜力。前药的代谢稳定性2,6,9,10,12,和14还对大鼠肝微粒体进行了研究,并通过估计在不同时间间隔下这些前药的曲线下面积(AUC)和血浆浓度来确定口服生物利用度。实验结果在第1和2小时引起较高的AUC和血浆浓度,表明与亲本布洛芬相比,口服生物利用度提高。发现这些前药具有最小的胃溃疡,并保留了在实验动物中观察到的抗炎活性。因此,目前的实验结果表明,抗炎药布洛芬酯前药的致溃疡潜力最小,各种药代动力学特性有了显着改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