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化疗可能会导致永久性的心肌损伤,引发急性和慢性左心室功能不全。相比之下,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实体瘤和血液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们通常毒性较低且患者耐受性较好。然而,这些药物也可能引起严重的毒副反应,如心力衰竭(HF)。尽管有关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导致的心力衰竭频率与风险的相关文献较少,但在临床试验初期并未将心脏事件作为终点进行评估,后续研究也排除了心脏病和其他相关风险的患者。
除了曲妥珠单抗的数据外,关于其他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引起心脏风险的信息相对有限。目前,缺乏来自实际临床实践的研究数据,而使用这些药物的患者多为患有多种疾病的老年人。当前有两种类型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一种是小分子化合物,能够抑制细胞内激酶活性;另一种则是针对受体酪氨酸激酶或其他配体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
未来研究亟需明确哪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引发心脏损伤的风险更高以及影响因素是什么。这样,医生在为患者选择不同的药物时可以参考这些信息。尽管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引起的心肌损伤机制与化疗不同,并且是可逆的,但识别高风险患者并进行更紧密的心脏监测和早期诊断仍然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