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R,7R)-1,8,10,12-tetraazatetracyclo[8.3.1.1(8,12).0(2,7)]pentadecane | 1353580-37-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R,7R)-1,8,10,12-tetraazatetracyclo[8.3.1.1(8,12).0(2,7)]pentadecane
英文别名
(2R,7R)-1,8,10,12-tetrazatetracyclo[8.3.1.18,12.02,7]pentadecane
(2R,7R)-1,8,10,12-tetraazatetracyclo[8.3.1.1(8,12).0(2,7)]pentadecane化学式
CAS
1353580-37-6
化学式
C11H20N4
mdl
——
分子量
208.307
InChiKey
XEMGUYKPTWXDDA-GHMZBOCL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5
  • 重原子数:
    15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5.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1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由外消旋-反式-1,2-二氨基环己烷衍生的新型环状缩醛:外消旋1,8,10,12-四氮杂四环的合成及晶体结构[8.3.1.1。8,12 0 2,7 ]十五烷及其对映体纯的(R,R)和(S,S)异构体的路线
    摘要:
    新的对映体纯大环缩醛(2 R,7 R)-和(2 S,7 S)-1,8,10,12-四氮杂四环[8.3.1.1。8,12 0 2,7 ]十五烷(图4a和图4b),通过它们各自的纯对映体之间的三个组分反应获得的反式-1,2-二氨基环己烷,氨和甲醛。另外,测定外消旋化合物4的X射线结构以及外消旋和光学纯化合物的比旋光度。为了进一步理解对映异构体4a和4b的合成效用,曼尼希型反应与1进行H-苯并三唑,得到(3a R,7a R)-和(3a S,7a S)-1,1'-{[2,3,3a,4,5,6,7,7a-octahydro-1 H -1,3-苯并咪唑-1,3-二基]双(亚甲基)}双-1 H-苯并三唑(9和10),并为制备用于不对称催化的手性配体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DOI:
    10.1016/j.tetlet.2011.11.046
  • 作为产物:
    描述:
    trans-1,2-Diaminocyclohexane 在 溶剂黄146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生成 (2R,7R)-1,8,10,12-tetraazatetracyclo[8.3.1.1(8,12).0(2,7)]pentadecane
    参考文献:
    名称:
    由外消旋-反式-1,2-二氨基环己烷衍生的新型环状缩醛:外消旋1,8,10,12-四氮杂四环的合成及晶体结构[8.3.1.1。8,12 0 2,7 ]十五烷及其对映体纯的(R,R)和(S,S)异构体的路线
    摘要:
    新的对映体纯大环缩醛(2 R,7 R)-和(2 S,7 S)-1,8,10,12-四氮杂四环[8.3.1.1。8,12 0 2,7 ]十五烷(图4a和图4b),通过它们各自的纯对映体之间的三个组分反应获得的反式-1,2-二氨基环己烷,氨和甲醛。另外,测定外消旋化合物4的X射线结构以及外消旋和光学纯化合物的比旋光度。为了进一步理解对映异构体4a和4b的合成效用,曼尼希型反应与1进行H-苯并三唑,得到(3a R,7a R)-和(3a S,7a S)-1,1'-{[2,3,3a,4,5,6,7,7a-octahydro-1 H -1,3-苯并咪唑-1,3-二基]双(亚甲基)}双-1 H-苯并三唑(9和10),并为制备用于不对称催化的手性配体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DOI:
    10.1016/j.tetlet.2011.11.04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同类化合物

黑索金 达肝素钠 羟乙基六氢均三嗪 甲醛肟三聚物盐酸盐 溴美那明 溴异氰脲酸类味精盐 扁桃酸乌洛托品 季铵盐-15 四氢化-5-(2-羟乙基)-1,3-双(羟甲基)-1,3,5-三嗪-2(1H)-酮 四氢-5-丙基-1,3,5-三嗪-2(1H)-酮 四氢-5-(2-羟基乙基)-1-(羟基甲基)-1,3,5-三嗪-2(1H)-硫酮 四氢-5-(2-羟基乙基)-1,3-二(羟基甲基)-1,3,5-三嗪-2(1H)-硫酮 四氢-5-(2-羟基乙基)-1,3,5-三嗪-2(1H)-硫酮 四氢-3,5-二甲基-1,3,5-三嗪-1(2H)-丙胺 四氢-1,3-双(羟基甲基)-5-丙基-1,3,5-三嗪-2(1H)-酮 四氢-1,3-二(羟基甲基)-1,3,5-三嗪-2(1H)-酮 四氢-1,3,5-三嗪-2(1H)-酮 发泡剂H 六氢三甲基-S-三嗪 六氢-2,4,6-三甲基-1,3,5-三嗪 六氢-1-亚硝基-3,5-二硝基-1,3,5-三嗪 六氢-1,3,5-三辛基-1,3,5-三嗪 六氢-1,3,5-三环己基-S-三嗪 六氢-1,3,5-三戊基-1,3,5-三嗪 六氢-1,3,5-三嗪-1,3,5-三(乙腈) 六氢-1,3,5-三[3-(环氧乙烷基甲氧基)-1-氧代丙基]-1,3,5-三嗪 六亚甲基硫氰酸毒鼠强 六亚甲基四胺氢碘酸盐 六亚甲基四胺单硼烷 六亚甲基四胺,二硝酸盐 全氟-1,3,5-三氮杂环己烷 全氘代六甲桥基四胺 乌洛托品 三溴化环己烷四胺 alpha,alpha'-二甲基-1,3,5-三嗪-1,3,5(2H,4H,6H)-三乙醇 A,A’,A’’-三甲基-1,3,5-三嗪-1,3,5(2H,4H,6H)-三乙醇 6-乙基-6-甲基-1,3,5-三嗪烷-2,4-二酮 5-硝基屈 5-甲基-1,3,5-三嗪-2-硫酮 5-异丙基-1,3,5-三嗪烷-2-硫酮 5-叔-丁基-1,3,5-三嗪烷-2-酮 5-乙基-1,3-二(羟基甲基)-1,3,5-三嗪烷-2-酮 5-乙基-1,3,5-三嗪烷-2-硫酮 5-丁基四氢-1,3-二(羟甲基)-1,3,5-三嗪-2(1H)-酮 5-丁基-1,3,5-三嗪烷-2-硫酮 5-(2-羟基乙基)-1,3,5-三嗪烷-2-酮 4,4-二甲基-1-(1,1,3,3-四甲基丁基)-2-咪唑烷硫酮 3,7-二硝基-1,3,5,7-四氮杂双环[3.3.1]壬烷 3,7-二乙酰基-1,3,5,7-四氮杂二环[3.3.1]壬烷 3,4,5,6-四氢-5-甲基-1,3,5-三嗪-2(1H)-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