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甲基-1-[(4-硝基苯基)磺酰基]吡咯烷 | 875930-44-2

中文名称
2-甲基-1-[(4-硝基苯基)磺酰基]吡咯烷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Methyl-1-(4-nitro-benzenesulfonyl)-pyrrolidine
英文别名
2-Methyl-1-((4-nitrophenyl)sulfonyl)pyrrolidine;2-methyl-1-(4-nitrophenyl)sulfonylpyrrolidine
2-甲基-1-[(4-硝基苯基)磺酰基]吡咯烷化学式
CAS
875930-44-2
化学式
C11H14N2O4S
mdl
——
分子量
270.309
InChiKey
FOPRVFBVRPDFJA-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8
  • 重原子数:
    18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5
  • 拓扑面积:
    91.6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5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1-[(4-硝基苯基)磺酰基]吡咯烷三氟化硼乙醚 、 tetramethylammonium tetrafluoroborate 作用下, 以 正庚烷乙腈 为溶剂, 反应 1.0h, 生成 2-甲基-1-[(4-硝基苯基)磺酰基]吡咯烷
    参考文献:
    名称:
    探索复杂分子后期甲基化的电化学 C(sp3)–H 氧化
    摘要:
    “神奇的甲基”效应,通过掺入单个甲基来显着提高生物活性化合物的效力,为药物化学家在药物发现过程中采用的简单而强大的策略提供了一种简单而强大的策略。尽管取得了重大进展,但能够对结构复杂的药物进行选择性 C(sp 3 )–H 甲基化的方法仍然非常有限。在这项工作中,我们公开了一种通过电化学氧化对受保护胺(即酰胺、氨基甲酸酯和磺酰胺)进行α-甲基化的模块化、高效和选择性策略。机理分析指导我们在经典的Shono氧化反应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种改进的电化学方案,该反应具有反应范围广、官能团兼容性高、操作简单等特点。重要的是,该反应系统适合于药物活性剂中常见的含有碱性氮基团的复杂靶标的后期功能化。当与有机锌介导的 C-C 键形成相结合时,我们的方案能够实现多种胺衍生物的直接甲基化,包括那些先前已探索过的“神奇甲基”效应。因此,这种合成策略规避了目前获得此类化合物所必需的多步骤从头合成,并且有可能加速药物发现工作。
    DOI:
    10.1021/jacs.1c0941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 New Metho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Nitrogen-containing Cyclic Compounds from<i>p</i>-Nitrobenzenesulfonamide and Alkyl Bis(diphenylphosphinite)s by Oxidation–Reduction Condensation Using 1-Azidoadamantane
    作者:Teruaki Mukaiyama、Kiichi Kuroda、Hidenori Aoki
    DOI:10.1246/cl.2005.1644
    日期:2005.12
    A new and efficient method was establishe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nitrogen-containing cyclic compounds from p-nitrobenzenesulfonamide, bisphosphinites, and 1-azidoadamantane in good yields under ne...
    建立了一种以对硝基苯磺酰胺、双亚膦酸盐和1-叠氮基金刚烷为原料制备含氮环状化合物的新方法,该方法收率良好,且...
  • Late-stage oxidative C(sp3)–H methylation
    作者:Kaibo Feng、Raundi E. Quevedo、Jeffrey T. Kohrt、Martins S. Oderinde、Usa Reilly、M. Christina White
    DOI:10.1038/s41586-020-2137-8
    日期:2020.4.30
    molecules1,2,3. However, existing methylation methods show limited scope and have not been demonstrated in complex settings1. Here we report a regioselective and chemoselective oxidative C(sp3)–H methylation method that is compatible with late-stage functionalization of drug scaffolds and natural products. This combines a highly site-selective and chemoselective C–H hydroxylation with a mild, functional-group-tolerant
    通常被称为“神奇的甲基效应”,甲基基团的安装——尤其是与杂原子相邻的 (α)——已被证明可以显着提高生物活性分子1,2,3的效力。然而,现有的甲基化方法显示范围有限,尚未在复杂环境中得到证实1。在这里,我们报告了一种区域选择性和化学选择性氧化 C( sp 3 )-H 甲基化方法,该方法与药物支架和天然产物的后期功能化兼容。这结合了高度位点选择性和化学选择性的 C-H 羟基化与温和的、官能团耐受的甲基化。使用小分子锰催化剂,Mn(CF 3PDP),在低负载(底物/催化剂比率为 200)下,在杂环核上提供靶向 C-H 羟基化,同时保留电子中性和富电子芳基。氟或路易斯酸辅助形成反应性亚胺或氧鎓中间体使得能够使用温和亲核的有机铝甲基化试剂,该试剂在基底上保留其他亲电子功能。我们展示了这个后期 C( sp 3)–H 甲基化在 41 个底物上,包含 16 个不同的药用重要核心,包括富电子芳基、杂环、羰
  • Exploring Electrochemical C(sp<sup>3</sup>)–H Oxidation for the Late-Stage Methylation of Complex Molecules
    作者:Luiz F. T. Novaes、Justin S. K. Ho、Kaining Mao、Kaida Liu、Mayank Tanwar、Matthew Neurock、Elisia Villemure、Jack A. Terrett、Song Lin
    DOI:10.1021/jacs.1c09412
    日期:2022.1.26
    targets containing basic nitrogen groups that are prevalent in medicinally active agents. When combined with organozinc-mediated C–C bond formation, our protocol enabled the direct methylation of a myriad of amine derivatives including those that have previously been explored for the “magic methyl” effect. This synthesis strategy thus circumvents multistep de novo synthesis that is currently necessary to
    “神奇的甲基”效应,通过掺入单个甲基来显着提高生物活性化合物的效力,为药物化学家在药物发现过程中采用的简单而强大的策略提供了一种简单而强大的策略。尽管取得了重大进展,但能够对结构复杂的药物进行选择性 C(sp 3 )–H 甲基化的方法仍然非常有限。在这项工作中,我们公开了一种通过电化学氧化对受保护胺(即酰胺、氨基甲酸酯和磺酰胺)进行α-甲基化的模块化、高效和选择性策略。机理分析指导我们在经典的Shono氧化反应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种改进的电化学方案,该反应具有反应范围广、官能团兼容性高、操作简单等特点。重要的是,该反应系统适合于药物活性剂中常见的含有碱性氮基团的复杂靶标的后期功能化。当与有机锌介导的 C-C 键形成相结合时,我们的方案能够实现多种胺衍生物的直接甲基化,包括那些先前已探索过的“神奇甲基”效应。因此,这种合成策略规避了目前获得此类化合物所必需的多步骤从头合成,并且有可能加速药物发现工作。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