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5-二(吡啶-4-基)苯甲醛 | 955363-38-9

中文名称
3,5-二(吡啶-4-基)苯甲醛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5-bis(4-pyridyl)benzaldehyde
英文别名
3,5-di(pyridin-4-yl)benzaldehyde;3,5-dipyridin-4-ylbenzaldehyde
3,5-二(吡啶-4-基)苯甲醛化学式
CAS
955363-38-9
化学式
C17H12N2O
mdl
——
分子量
260.295
InChiKey
ZHMPQZSKTSZJHC-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459.8±45.0 °C(Predicted)
  • 密度:
    1.193±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5
  • 重原子数:
    20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42.8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5-二(吡啶-4-基)苯甲醛二甲基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18.0h,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八核 PtII/PdII 配位桶的自组装和分子空间中光致变色客体的罕见结构异构化
    摘要:
    通过噻唑并[5,4- d ]噻唑主链的四吡啶基供体( L )与顺式封闭的90°Pd(II)和Pt(II )的配位驱动自组装,成功合成了两个四方分子桶TB1和TB2 )分别是接受者。TB1的单晶结构分析揭示了两面开放的四方Pd 8分子桶结构的形成。相比之下,同构 Pt(II) 桶 ( TB2 ) 是水溶性的。TB2桶具有大的受限疏水性分子腔,包括敞开的窗口和良好的水溶性,使其成为封装不同尺寸和性质的客体的潜在分子容器。这已被用来封装和稳定水中光致变色分子(G2 )的开放形式,而在没有桶TB2的情况下,相同的光致变色分子仅以环状两性离子形式存在于水介质中。这种环状形式在水中非常稳定,并且在常见的外部刺激下不会回到其母体开放形式。令人惊奇的是,当将固体桶TB2添加到G2的水溶液中时,也可以立即在水中将环状形式反向转换为有色疏水性开放形式。利用桶TB2和客体G2的主客体相互作用,在水介质中实现不可
    DOI:
    10.1021/jacsau.1c00361
  • 作为产物:
    描述:
    3,5-二溴苯甲醛吡啶-4-硼酸2-双环己基膦-2',6'-二甲氧基联苯 、 palladium diacetate 、 potassium phosphate 作用下, 以 1,4-二氧六环 为溶剂, 反应 19.17h, 以68%的产率得到3,5-二(吡啶-4-基)苯甲醛
    参考文献:
    名称:
    一个自组装的球形复合物,显示能够与淀粉样蛋白相互作用的神经节苷脂聚糖簇。
    摘要:
    聚糖的生理和病理功能通过其聚集作用而得以促进,例如一系列神经节苷脂,唾液酸化鞘糖脂,它们可作为细菌毒素和病毒的受体。此外,神经元细胞膜上的神经节苷脂GM1簇与淀粉样蛋白特异性相互作用,触发其构象转变并导致神经变性。在这里,我们开发了一种自组装的球形复合物,该复合物显示了GM1五糖簇,并成功证明了其与淀粉样蛋白β和α-突触核蛋白相互作用的能力。由于缺乏疏水性脂质部分,该部分会稳定地捕获这些内聚蛋白或产生有毒的聚集体,
    DOI:
    10.1002/anie.20150198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比例传感型锌离子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 应用
    申请人:山东理工大学
    公开号:CN109776534B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本发明属于离子识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比例传感型锌离子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结构式如下:能够定量检测锌离子的浓度,选择性好,灵敏度高,锌离子的检测限低;本发明还提供其制备方法,以四(三苯基膦)钯为催化剂,将3,5‑二溴苯甲醛、吡啶‑4‑硼酸、碳酸钾加入到甲苯、乙醇和水的混合溶剂中,加热回流反应,得3,5‑二(4‑吡啶)苯甲醛;将1,10‑菲啰啉‑5,6‑二酮、3,5‑二(4‑吡啶)苯甲醛、对甲基苯胺和醋酸铵溶于乙酸中,加热回流反应,得2‑(3,5‑二(4‑吡啶基)苯基)‑1‑对甲苯基‑1H‑咪唑并[4,5‑f][1,10]菲啰啉;合成工艺简单,易于实现,本发明还提供其应用。
  • A Self-Assembled Spherical Complex Displaying a Gangliosidic Glycan Cluster Capable of Interacting with Amyloidogenic Proteins
    作者:Sota Sato、Yutaka Yoshimasa、Daishi Fujita、Maho Yagi-Utsumi、Takumi Yamaguchi、Koichi Kato、Makoto Fujita
    DOI:10.1002/anie.201501981
    日期:2015.7.13
    self‐assembled spherical complex that displays a cluster of the GM1 pentasaccharide, and successfully demonstrate its ability to interact with amyloid β and α‐synuclein. Due to the lack of hydrophobic lipid moieties, which would stably trap these cohesive proteins or give rise to toxic aggregates, this artificial cluster enabled NMR spectroscopic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early encounter stage of protein interactions
    聚糖的生理和病理功能通过其聚集作用而得以促进,例如一系列神经节苷脂,唾液酸化鞘糖脂,它们可作为细菌毒素和病毒的受体。此外,神经元细胞膜上的神经节苷脂GM1簇与淀粉样蛋白特异性相互作用,触发其构象转变并导致神经变性。在这里,我们开发了一种自组装的球形复合物,该复合物显示了GM1五糖簇,并成功证明了其与淀粉样蛋白β和α-突触核蛋白相互作用的能力。由于缺乏疏水性脂质部分,该部分会稳定地捕获这些内聚蛋白或产生有毒的聚集体,
  • Hyper-Assembly of Self-Assembled Glycoclusters Mediated by Specific Carbohydrate-Carbohydrate Interactions
    作者:Gengwei Yan、Takumi Yamaguchi、Tatsuya Suzuki、Saeko Yanaka、Sota Sato、Makoto Fujita、Koichi Kato
    DOI:10.1002/asia.201700202
    日期:2017.5.4
    oligosaccharides containing Lewis X, a functional trisaccharide displayed on various cell surfaces, yielded well‐defined glycoclusters. The self‐assembled glycoclusters exhibited homophilic hyper‐assembly in aqueous solution in a Ca2+‐dependent manner through specific carbohydrate–carbohydrate interactions, offering a structural scaffold for functional biomimetic systems.
    自组装的球形复合物与含有路易斯X的低聚糖的杂交,路易斯X是在各种细胞表面上展示的功能性三糖,可产生明确的糖簇。自组装糖团通过特定的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相互作用以Ca 2+依赖的方式在水溶液中表现出同源性超组装,为功能仿生系统提供了结构支架。
  • Amplified Chiral Transformation through Helical Assembly
    作者:Kunihiko Toyofuku、Md. Akhtarul Alam、Akihiko Tsuda、Norifumi Fujita、Shigeru Sakamoto、Kentaro Yamaguchi、Takuzo Aida
    DOI:10.1002/anie.200701668
    日期:2007.8.27
  • 10.17344/acsi.2024.8710
    作者:Qi, Chen-Yu、Dong, Xue、Fan, Ying-Cui、Yuan, Jun-Ru、Song, Zi-Jie、Zhang, Yong-Han、Xie, Ya-Ping、Yang, Feng、Ma, Jian-Ping、Wang, Meng、Qin, Jie
    DOI:10.17344/acsi.2024.8710
    日期:——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S)-氨氯地平-d4 (R,S)-可替宁N-氧化物-甲基-d3 (R)-N'-亚硝基尼古丁 (5E)-5-[(2,5-二甲基-1-吡啶-3-基-吡咯-3-基)亚甲基]-2-亚磺酰基-1,3-噻唑烷-4-酮 (5-溴-3-吡啶基)[4-(1-吡咯烷基)-1-哌啶基]甲酮 (5-氨基-6-氰基-7-甲基[1,2]噻唑并[4,5-b]吡啶-3-甲酰胺) (2S)-2-[[[9-丙-2-基-6-[(4-吡啶-2-基苯基)甲基氨基]嘌呤-2-基]氨基]丁-1-醇 (2R,2''R)-(+)-[N,N''-双(2-吡啶基甲基)]-2,2''-联吡咯烷四盐酸盐 黄色素-37 麦斯明-D4 麦司明 麝香吡啶 鲁非罗尼 鲁卡他胺 高氯酸N-甲基甲基吡啶正离子 高氯酸,吡啶 高奎宁酸 马来酸溴苯那敏 马来酸左氨氯地平 顺式-双(异硫氰基)(2,2'-联吡啶基-4,4'-二羧基)(4,4'-二-壬基-2'-联吡啶基)钌(II) 顺式-二氯二(4-氯吡啶)铂 顺式-二(2,2'-联吡啶)二氯铬氯化物 顺式-1-(4-甲氧基苄基)-3-羟基-5-(3-吡啶)-2-吡咯烷酮 顺-双(2,2-二吡啶)二氯化钌(II) 水合物 顺-双(2,2'-二吡啶基)二氯化钌(II)二水合物 顺-二氯二(吡啶)铂(II) 顺-二(2,2'-联吡啶)二氯化钌(II)二水合物 非那吡啶 非洛地平杂质C 非洛地平 非戈替尼 非尼拉朵 非尼拉敏 阿雷地平 阿瑞洛莫 阿培利司N-6 阿伐曲波帕杂质40 间硝苯地平 间-硝苯地平 锇二(2,2'-联吡啶)氯化物 链黑霉素 链黑菌素 银杏酮盐酸盐 铬二烟酸盐 铝三烟酸盐 铜-缩氨基硫脲络合物 铜(2+)乙酸酯吡啶(1:2:1) 铁5-甲氧基-6-甲基-1-氧代-2-吡啶酮 钾4-氨基-3,6-二氯-2-吡啶羧酸酯 钯,二氯双(3-氯吡啶-κN)-,(SP-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