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ethyl 1-(4-chlorophenyl)-2-(2,4-dichlorophenyl)-5-ethyl-1H-imidazole-4-carboxylate | 796875-19-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ethyl 1-(4-chlorophenyl)-2-(2,4-dichlorophenyl)-5-ethyl-1H-imidazole-4-carboxylate
英文别名
Ethyl 1-(4-chlorophenyl)-2-(2,4-dichlorophenyl)-5-ethylimidazole-4-carboxylate
ethyl 1-(4-chlorophenyl)-2-(2,4-dichlorophenyl)-5-ethyl-1H-imidazole-4-carboxylate化学式
CAS
796875-19-9
化学式
C20H17Cl3N2O2
mdl
——
分子量
423.726
InChiKey
OBCNMCNUWGIKRZ-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238-240 °C (decomp)
  • 沸点:
    571.9±60.0 °C(Predicted)
  • 密度:
    1.34±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6.6
  • 重原子数:
    27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
  • 拓扑面积:
    44.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ethyl 1-(4-chlorophenyl)-2-(2,4-dichlorophenyl)-5-ethyl-1H-imidazole-4-carboxylate 在 lith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16.0h, 以87%的产率得到1-(4-chlorophenyl)-2-(2,4-dichlorophenyl)-5-ethyl-1H-imidazole-4-carboxylic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利莫那班吡唑部分的生物立体置换:噻唑,三唑和咪唑作为有效和选择性的CB1大麻素受体拮抗剂的合成,生物学性质和分子模型研究。
    摘要:
    基于有效的CB(1)受体拮抗剂利莫那班(SR141716A,1)中存在的1,5-二芳基吡唑基序,将噻唑,三唑和咪唑系列设计为生物等排体。合成了许多目标化合物,并在大麻素(hCB(1)和hCB(2))受体分析中进行了评估。噻唑,三唑和咪唑具有体外()()CB(1)拮抗活性,通常表现出相当大的CB(1)与CB(2)受体亚型选择性,从而证明是原始的二芳基吡唑类的大麻素生物等排体。咪唑系列的一些主要代表在CB激动剂诱导的低血压模型和CB激动剂诱导的低体温模型中均显示出口服给药后体内的有效药理活性。分子模型研究表明,关键化合物62和利莫那班之间存在紧密的三维结构重叠。结构-活性关系(SAR)研究表明,咪唑和吡唑系列的生物学结果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
    DOI:
    10.1021/jm040843r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利莫那班吡唑部分的生物立体置换:噻唑,三唑和咪唑作为有效和选择性的CB1大麻素受体拮抗剂的合成,生物学性质和分子模型研究。
    摘要:
    基于有效的CB(1)受体拮抗剂利莫那班(SR141716A,1)中存在的1,5-二芳基吡唑基序,将噻唑,三唑和咪唑系列设计为生物等排体。合成了许多目标化合物,并在大麻素(hCB(1)和hCB(2))受体分析中进行了评估。噻唑,三唑和咪唑具有体外()()CB(1)拮抗活性,通常表现出相当大的CB(1)与CB(2)受体亚型选择性,从而证明是原始的二芳基吡唑类的大麻素生物等排体。咪唑系列的一些主要代表在CB激动剂诱导的低血压模型和CB激动剂诱导的低体温模型中均显示出口服给药后体内的有效药理活性。分子模型研究表明,关键化合物62和利莫那班之间存在紧密的三维结构重叠。结构-活性关系(SAR)研究表明,咪唑和吡唑系列的生物学结果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
    DOI:
    10.1021/jm040843r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iarylimidazolyl oxadiazole and thiadiazole derivatives as cannabinoid CB1 receptor antagonists
    作者:Jong Yup Kim、Hee Jeong Seo、Sung-Han Lee、Myung Eun Jung、Kwangwoo Ahn、Jeongmin Kim、Jinhwa Lee
    DOI:10.1016/j.bmcl.2008.10.130
    日期:2009.1
    Since the CB1 receptor antagonist SR141716 (rimonabant) was reported to modulate food intake, CB1 antagonism has been considered as a new therapeutic target in the treatment of obesity. Several series of derivatives based on diarylimidazolyl oxadiazole and thiadiazole scaffolds were synthesized and tested for CB1 receptor binding affinity. SAR studies directed toward the optimization of imidazole scaffolds resulted in the discovery of 10s which showed highest potency for CB1 receptor binding affinity (IC50 = 1.91 nM) prepared to date. (C) 2008 Elsevier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