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2',6'-dichlorobenzyl)quinolinium bromide | 5169-08-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2',6'-dichlorobenzyl)quinolinium bromide
英文别名
1-(2,6-dichloro-benzyl)-quinolinium; bromide;1-(2,6-Dichlor-benzyl)-chinolinium; Bromid;N-<2.6-Dichlor-benzyl>-chinolinium-bromid;1-(2,6-Dichlorobenzyl)quinolinium;1-[(2,6-dichlorophenyl)methyl]quinolin-1-ium;bromide
1-(2',6'-dichlorobenzyl)quinolinium bromide化学式
CAS
5169-08-4
化学式
Br*C16H12Cl2N
mdl
——
分子量
369.088
InChiKey
LFQOORSSBBYFQH-UHFFFAOYSA-M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溶解度:
    51.6 [ug/mL]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49
  • 重原子数:
    20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6
  • 拓扑面积:
    3.9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反应信息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Observation of magnetic behavior with two broad maxima of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in [Ni(mnt)2]− complexes
    作者:Fang Xuan、Zheng-Fang Tian、Xiao-Ming Ren、Hai-Bao Duan、Qing-Jin Meng
    DOI:10.1016/j.molstruc.2010.01.022
    日期:2010.4
    [Ni(mnt)2]− (mnt2− = maleonitriledithiolate) with benzylpyridinium derivatives, 1-(2′,6-dichlorobenzyl)-4-aminopyridinium (abbr. Cl2BzNH2Py+) and 1-(2′,6-dichlorobenzyl)quinolinium (abbr. Cl2BzQl+), have been characterized structurally and magnetically. The [Cl2BzNH2Py][Ni(mnt)2] solution in MeCN was slowly evaporated to give the crystals of 2, whilst its solution in i-PrOH/MeCN yields 2·0.5i-PrOH
    摘要 [Ni(mnt)2]− (mnt2− = 马来腈二硫醇盐) 与苄基吡啶鎓衍生物、1-(2',6'-二氯苄基)-4-氨基吡啶鎓(简称 Cl2BzNH2Py+)和 1-(2',6 '-二氯苄基)喹啉鎓(缩写为 Cl2BzQl+),已在结构和磁性上进行了表征。缓慢蒸发 MeCN 中的 [Cl2BzNH2Py][Ni(mnt)2] 溶液,得到 2 的晶体,而其在 i-PrOH/MeCN 中的溶液产生 2·0.5i-PrOH。[Ni(mnt)2]- 阴离子排列在 2 中的阴阳离子混合堆叠中,以及 2·0.5i-PrOH 和 4 中阴离子和阳离子的分离堆叠。 尽管三种配合物表现出不同的堆叠模式磁性阴离子,它们在 2-300 K 范围内的磁化率的温度依赖性显示出一个共同的特征,即磁化率的两个广泛最大值。三种配合物的粉末 X 射线检查排除了杂质导致如此复杂的磁行为。结合单晶结构分析,磁化率的双宽最大
  • Ahlbrecht; Kroehnke, Justus Liebigs Annalen der Chemie, 1968, vol. 717, p. 96
    作者:Ahlbrecht、Kroehnke
    DOI:——
    日期:——
  • Kroehnke et al., Chemische Berichte, 1953, vol. 86, p. 1500,1503
    作者:Kroehnke et al.
    DOI:——
    日期:——
  • Kroehnke; Vogt, Chemische Berichte, 1957, vol. 90, p. 2227,2231
    作者:Kroehnke、Vogt
    DOI:——
    日期:——
  • Kroehnke; Vogt, Justus Liebigs Annalen der Chemie, 1956, vol. 600, p. 211,224
    作者:Kroehnke、Vogt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