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3,4-dimethoxyphenyl)-N-hydroxybutanamide | 67363-24-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3,4-dimethoxyphenyl)-N-hydroxybutanamide
英文别名
——
4-(3,4-dimethoxyphenyl)-N-hydroxybutanamide化学式
CAS
67363-24-0
化学式
C12H17NO4
mdl
——
分子量
239.271
InChiKey
KAXRJJJDMFMSIO-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密度:
    1.157±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8
  • 重原子数:
    17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2
  • 拓扑面积:
    67.8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3,4-dimethoxyphenyl)-N-hydroxybutanamide 在 cyclopentadienylruthenium(II) trisacetonitrile hexafluorophosphate 、 5-硝基-1,10-菲咯啉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1,1,2,2-四氯乙烷 为溶剂, 反应 12.5h, 生成 5-(3,4-dimethoxyphenyl)pyrrolidin-2-one
    参考文献:
    名称:
    利用二级配位球相互作用实现苄基 C-H 键的选择性酰胺化
    摘要:
    工程位点选择性是非常需要的,尤其是在 CH 官能化反应中。我们报告了一种新的催化剂平台,该平台对由二级配位球中的 π-π 相互作用控制的苄基 CH 键的酰胺化具有高度选择性。对先前开发的铱催化剂显示出较差的区域选择性的机理理解引起了这样的认识,即基底上芳香族片段的 π 云可以通过与催化剂的双齿配体的有吸引力的非共价相互作用充当正式的导向基团. 基于这种机制驱动的策略,我们开发了一种带有中性多吡啶基配体的阳离子 (η5-C5H5)Ru(II) 催化剂,在同时存在叔 CH 键的情况下,在分子内 CH 内酰胺化中获得了创纪录的苄选择性。距离。结合实验和计算技术来确定这种前所未有的苄基选择性的起源,并且发现溶剂极性指数和测得的位点选择性之间稳健的线性自由能关系清楚地证实了疏溶剂效应驱动了选择性。证明了反应范围的普遍性和对多功能 γ-内酰胺合成的适用性。
    DOI:
    10.1021/jacs.9b07795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Fe/Co协同催化远程去饱和合成不饱和酰胺衍生物
    摘要:
    不饱和酰胺代表天然产物和生物活性分子中常见的官能团,可作为多功能合成构件。在这里,我们报道了一种用于合成远端不饱和酰胺衍生物的铁(II)/钴(II)双催化系统。该转化通过铁氮烯介导的 1,5-氢原子转移 (1,5-HAT) 机制进行。随后,自由基中间体在钴肟催化剂的作用下从邻位亚甲基中夺取氢原子,在温和的条件下有效地生成β,γ-或γ,δ-不饱和酰胺衍生物。共介 HAT 的效率可以通过改变不同的辅助设备来调整,突出了该协议的通用性。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去饱和方案还适合实际的可扩展性,能够合成不饱和氨基甲酸酯和脲,它们可以很容易地转化为各种有价值的分子。
    DOI:
    10.1021/jacs.3c1448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METHOD FOR PRODUCING LACTAM COMPOUND, AND LACTAM COMPOUND PRODUCED THEREBY
    申请人:INSTITUTE FOR BASIC SCIENCE
    公开号:US20200331871A1
    公开(公告)日:2020-10-22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ethod for producing a lactam compound from dioxazolone in the presence of a catalyst having a particular ligand, and to a lactam compound produced thereby, and can produce a lactam compound with excellent selectivity and an excellent yield by using the combination of a starting material having a particular functional group and a particular catalyst having a particular ligand.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具有特定配体的催化剂存在下从二氧杂环酮中生产内酰胺化合物的方法,以及由此生产的内酰胺化合物,通过使用具有特定功能基团的起始材料和具有特定配体的特定催化剂的组合,可以产生具有优异选择性和优异收率的内酰胺化合物。
  • Method for producing lactam compound, and lactam compound produced thereby
    申请人:INSTITUTE FOR BASIC SCIENCE
    公开号:US11046661B2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ethod for producing a lactam compound from dioxazolone in the presence of a catalyst having a particular ligand, and to a lactam compound produced thereby, and can produce a lactam compound with excellent selectivity and an excellent yield by using the combination of a starting material having a particular functional group and a particular catalyst having a particular ligand.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具有特定配位体的催化剂存在下从二恶唑酮生产内酰胺化合物的方法,以及由此生产的内酰胺化合物,通过将具有特定官能团的起始原料和具有特定配位体的特定催化剂结合使用,可以生产出具有优异选择性和优异产率的内酰胺化合物。
  • US4173652A
    申请人:——
    公开号:US4173652A
    公开(公告)日:1979-11-06
  • US4188338A
    申请人:——
    公开号:US4188338A
    公开(公告)日:1980-02-12
  • Harnessing Secondary Coordination Sphere Interactions That Enable the Selective Amidation of Benzylic C–H Bonds
    作者:Hoimin Jung、Malte Schrader、Dongwook Kim、Mu-Hyun Baik、Yoonsu Park、Sukbok Chang
    DOI:10.1021/jacs.9b07795
    日期:2019.9.25
    site-selectivity is highly desirable especially in C-H functionalization reactions. We report a new catalyst platform that is highly selective for the amidation of benzylic C-H bonds controlled by π-π interactions in the secondary coordination sphere. Mechanistic understanding of the previously developed iridium catalysts that showed poor regioselectivity gave rise to the recognition that the π-cloud
    工程位点选择性是非常需要的,尤其是在 CH 官能化反应中。我们报告了一种新的催化剂平台,该平台对由二级配位球中的 π-π 相互作用控制的苄基 CH 键的酰胺化具有高度选择性。对先前开发的铱催化剂显示出较差的区域选择性的机理理解引起了这样的认识,即基底上芳香族片段的 π 云可以通过与催化剂的双齿配体的有吸引力的非共价相互作用充当正式的导向基团. 基于这种机制驱动的策略,我们开发了一种带有中性多吡啶基配体的阳离子 (η5-C5H5)Ru(II) 催化剂,在同时存在叔 CH 键的情况下,在分子内 CH 内酰胺化中获得了创纪录的苄选择性。距离。结合实验和计算技术来确定这种前所未有的苄基选择性的起源,并且发现溶剂极性指数和测得的位点选择性之间稳健的线性自由能关系清楚地证实了疏溶剂效应驱动了选择性。证明了反应范围的普遍性和对多功能 γ-内酰胺合成的适用性。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