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氰基己酸乙酯 | 1160562-07-1

中文名称
4-氰基己酸乙酯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ethyl 4-cyanohexanoate
英文别名
——
4-氰基己酸乙酯化学式
CAS
1160562-07-1
化学式
C9H15NO2
mdl
——
分子量
169.224
InChiKey
CGZOYSXDZJAMQV-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265.7±23.0 °C(Predicted)
  • 密度:
    0.970±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4
  • 重原子数:
    12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8
  • 拓扑面积:
    50.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氰基己酸乙酯钾硼氢lithium chlor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5.0h, 以85%的产率得到2-ethyl 5-hydroxypentanenitrile
    参考文献:
    名称:
    乙烯基硫化物的碱催化分子内加氢胺化
    摘要:
    少量的正丁基锂可催化多种乙烯基硫化物的高效加氢胺化。这种新颖的方法可以轻松获得广泛的氮杂环,包括简单的吡咯烷和哌啶,以及更复杂的双环化合物。随后硫基团的转变导致功能化生物碱样亚结构的形成。((c) Wiley-VCH Verlag GmbH & Co. KGaA, 69451 Weinheim, Germany, 2009)
    DOI:
    10.1002/ejoc.200900009
  • 作为产物:
    描述:
    丁腈丙烯酸乙酯 在 C25H42MnNO2P2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反应 40.0h, 以29%的产率得到4-氰基己酸乙酯
    参考文献:
    名称:
    金属-配体合作的模板催化。在温和、无碱条件下通过非活化腈的共轭加成形成 C-C 键,由锰钳络合物催化
    摘要:
    报道了在温和、中性条件下非活化脂肪腈与 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催化迈克尔加成反应的第一个例子。地球丰富的第一排过渡金属锰的一种新的脱芳构化吡啶基 PNP 钳形配合物用作催化剂。该反应耐受具有不同空间特征和受体强度的各种腈和迈克尔受体。包括温度依赖性 NMR 光谱和 DFT 计算在内的机理研究表明,烷基腈的协同活化导致金属化腈亲核物质(α-氰基碳负离子类似物)的产生,是该机制的关键步骤。金属中心不直接参与催化键的形成,而是与配体合作,作为底物活化的模板。这种“模板催化”方法扩大了共轭加成反应的潜在供体范围。
    DOI:
    10.1021/jacs.5b1320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N] MANGANESE BASED COMPLEXES AND USES THEREOF FOR HOMOGENEOUS CATALYSIS<br/>[FR] COMPLEXES À BASE DE MANGANÈSE ET LEURS UTILISATIONS SERVANT À UNE CATALYSE HOMOGÈNE
    申请人:YEDA RES & DEV
    公开号:WO2017137984A1
    公开(公告)日:2017-08-17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novel manganese complexes and their use, inter alia, for homogeneous catalysis in (1) the preparation of imine by dehydrogenative coupling of an alcohol and amine; (2) C-C coupling in Michael addition reaction using nitriles as Michael donors; (3) dehydrogenative coupling of alcohols to give esters and hydrogen gas (4) hydrogenation of esters to form alcohols (including hydrogenation of cyclic esters (lactones) or cyclic di-esters (di- lactones), or polyesters); (5) hydrogenation of amides (including cyclic dipeptides, lactams, diamide, polypeptides and polyamides) to alcohols and amines (or diamine); (6) hydrogenation of organic carbonates (including polycarbonates) to alcohols or hydrogenation of carbamates (including polycarbamates) or urea derivatives to alcohols and amines; (7) dehydrogenation of secondary alcohols to ketones; (8) amidation of esters (i.e., synthesis of amides from esters and amines); (9) acylation of alcohols using esters; (10) coupling of alcohols with water and a base to form carboxylic acids; and (11) preparation of amino acids or their salts by coupling of amino alcohols with water and a base. (12) preparation of amides (including formamides, cyclic dipeptides, diamide, lactams, polypeptides and polyamides) by dehydrogenative coupling of alcohols and amines; (13) preparation of imides from diols.
    本发明涉及新型配合物及其用途,包括但不限于在以下领域进行均相催化:(1)通过醇和胺的脱氢偶联制备亚胺;(2)使用腈作为迈克尔供体进行迈克尔加成反应中的C-C偶联;(3)将醇脱氢偶联以得到酯和氢气;(4)将酯加氢以形成醇(包括环酯(内酯)或环二酯(二内酯)或聚酯的加氢);(5)将酰胺(包括环二肽、内酰胺、二酰胺、多肽和聚酰胺)加氢以得到醇和胺(或二胺);(6)将有机碳酸酯(包括聚碳酸酯)加氢以得到醇或将氨基甲酸酯(包括聚氨基甲酸酯)或生物加氢以得到醇和胺;(7)将二级醇脱氢以得到酮;(8)酯的酰胺化(即从酯和胺合成酰胺);(9)使用酯对醇进行酰化;(10)将醇与和碱偶联以形成羧酸;以及(11)通过基醇与和碱的偶联制备氨基酸或其盐。(12)通过醇和胺的脱氢偶联制备酰胺(包括甲酰胺、环二肽、二酰胺、内酰胺、多肽和聚酰胺);(13)从二醇制备酰亚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