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硬脂酸与氨基脲在回流的POCl 3中反应,得到2-氨基-5-十七烷基1,3,4-恶二唑。用乙酸酐,氯乙酸乙酯和氯乙酸酰化氨基,得到酰胺和β-氨基酸衍生物。通过两种不同的技术将这些化合物环化成咪唑并[2,1– b ]恶二唑衍生物。用苯中的P 2 S 5,羟胺和水合肼处理起始恶二唑化合物,得到噻二唑和三唑衍生物。出乎意料的是triazolo [3,4- b当1,3,4-恶二唑衍生物与水合肼在乙醇中回流时,可得到] [1,3,4]恶二唑衍生物。在体外针对某些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细菌和真菌筛选了合成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向合成的化合物中添加定量的环氧丙烷单元(3、5、7 mol),得到新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研究了新型合成表面活性剂的理化和表面性质,例如表面和界面张力,浊点,润湿时间,乳液稳定性,泡沫高度,CMC,抗水解性及其生物降解性。另外,表面的参数,包括有效性(π CMC),效率(PC 20),最大表面过量(Γmax)和(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