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α-Cyclohexyliden-p-methylacetophenon | 39055-92-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α-Cyclohexyliden-p-methylacetophenon
英文别名
2-cyclohexylidene-1-(4-methylphenyl)ethanone;Cyclohexylidene-p-methylacetophenone
α-Cyclohexyliden-p-methylacetophenon化学式
CAS
39055-92-0
化学式
C15H18O
mdl
——
分子量
214.307
InChiKey
HVQLTGGPJZYJFL-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
  • 重原子数:
    16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
  • 拓扑面积:
    17.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氟苯胺α-Cyclohexyliden-p-methylacetophenon对甲苯磺酸 作用下, 以 邻二甲苯 为溶剂, 反应 22.0h, 以54%的产率得到6-(4-methylphenyl)-8,9,10,11-tetrahydro-7H-dibenzo[b,d]azepine
    参考文献:
    名称:
    从 2-卤代苯胺和 α,β-不饱和酮合成 3H-1-苯并氮杂的一瓶实验和理论研究
    摘要:
    3H-1-苯并氮杂是由2-氟-或2-氯苯胺与几种芳基乙烯基酮反应一步制备的。如预期的那样,烯酮 9a-c 得到苯并氮杂 11a-c,表明苯并氮杂中 C4 和 C5 处的烷基取代是可能的。然而,烯酮 9d 由于 2-氟苯胺的共轭加成而发生分解,而烯酮 10 得到不饱和亚胺 12 作为唯一能够分离的产物。不饱和亚胺 12 不能进行环化可能表明在苯并氮杂的 C3 上放置烷基可能是不可能的。由计算研究支持的副产物的分离验证了苯并氮杂形成的假定多步骤过程:氟亚胺 3 中的 [1,5] sigmatropic 位移,加成消除得到碳正离子 15,形成不稳定的 5H-1-苯并氮杂 7 , 和酸催化异构化得到稳定的 3H-1-苯并氮杂 2。计算还表明不饱和亚胺 12 不能环化的原因。NMR 光谱实验表明,3H-苯并氮杂在室温下在 NMR 时间尺度上经历快速构象交换,除非在 C5 处有烷基取代基。
    DOI:
    10.1002/ejoc.200901468
  • 作为产物:
    描述:
    2-(1-hydroxycyclohexyl)-1-(4-methylphenyl)ethanone 在 4-二甲氨基吡啶三乙胺三氟乙酸酐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以52%的产率得到α-Cyclohexyliden-p-methylacetophenon
    参考文献:
    名称:
    从 2-卤代苯胺和 α,β-不饱和酮合成 3H-1-苯并氮杂的一瓶实验和理论研究
    摘要:
    3H-1-苯并氮杂是由2-氟-或2-氯苯胺与几种芳基乙烯基酮反应一步制备的。如预期的那样,烯酮 9a-c 得到苯并氮杂 11a-c,表明苯并氮杂中 C4 和 C5 处的烷基取代是可能的。然而,烯酮 9d 由于 2-氟苯胺的共轭加成而发生分解,而烯酮 10 得到不饱和亚胺 12 作为唯一能够分离的产物。不饱和亚胺 12 不能进行环化可能表明在苯并氮杂的 C3 上放置烷基可能是不可能的。由计算研究支持的副产物的分离验证了苯并氮杂形成的假定多步骤过程:氟亚胺 3 中的 [1,5] sigmatropic 位移,加成消除得到碳正离子 15,形成不稳定的 5H-1-苯并氮杂 7 , 和酸催化异构化得到稳定的 3H-1-苯并氮杂 2。计算还表明不饱和亚胺 12 不能环化的原因。NMR 光谱实验表明,3H-苯并氮杂在室温下在 NMR 时间尺度上经历快速构象交换,除非在 C5 处有烷基取代基。
    DOI:
    10.1002/ejoc.20090146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Studies of a One-Flask Synthesis of 3H-1-Benzazepines from 2-Haloanilines and α,β-Unsaturated Ketones
    作者:Keith Ramig、Edyta M. Greer、David J. Szalda、Rabail Razi、Fahima Mahir、Nataliya Pokeza、Wei Wong、Benjamin Kaplan、Joanne Lam、Ayesha Mannan、Christopher Missak、Dat Mai、Gopal Subramaniam、William F. Berkowitz、Prakash Prasad、Sasan Karimi、Ngai Hin Lo、Linas V. Kudzma
    DOI:10.1002/ejoc.200901468
    日期:2010.4
    failure of unsaturated imine 12 to undergo cyclization may indicate that placement of an alkyl group at C3 of the benzazepines may not be possible. Isolation of by-products buttressed by a computational study verifies a postulated multi-step process for benzazepine formation: a [1,5] sigmatropic shift in fluoroimine 3, addition elimination to give carbocation 15, formation of the unstable 5H-1-benzazepine
    3H-1-苯并氮杂是由2-氟-或2-氯苯胺与几种芳基乙烯基酮反应一步制备的。如预期的那样,烯酮 9a-c 得到苯并氮杂 11a-c,表明苯并氮杂中 C4 和 C5 处的烷基取代是可能的。然而,烯酮 9d 由于 2-氟苯胺的共轭加成而发生分解,而烯酮 10 得到不饱和亚胺 12 作为唯一能够分离的产物。不饱和亚胺 12 不能进行环化可能表明在苯并氮杂的 C3 上放置烷基可能是不可能的。由计算研究支持的副产物的分离验证了苯并氮杂形成的假定多步骤过程:氟亚胺 3 中的 [1,5] sigmatropic 位移,加成消除得到碳正离子 15,形成不稳定的 5H-1-苯并氮杂 7 , 和酸催化异构化得到稳定的 3H-1-苯并氮杂 2。计算还表明不饱和亚胺 12 不能环化的原因。NMR 光谱实验表明,3H-苯并氮杂在室温下在 NMR 时间尺度上经历快速构象交换,除非在 C5 处有烷基取代基。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