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methyl-2-pyridinyl)(3-phenylbicyclo[2.2.1]hept-5-en-2-yl)methanone | 1192927-41-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methyl-2-pyridinyl)(3-phenylbicyclo[2.2.1]hept-5-en-2-yl)methanone
英文别名
——
(3-methyl-2-pyridinyl)(3-phenylbicyclo[2.2.1]hept-5-en-2-yl)methanone化学式
CAS
1192927-41-5
化学式
C20H19NO
mdl
——
分子量
289.377
InChiKey
QGZXYLZHBHMCFG-OWSLCNJR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18
  • 重原子数:
    22.0
  • 可旋转键数:
    3.0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
  • 拓扑面积:
    29.96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2.0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E)-1-(3-methyl-2-pyridinyl)-3-phenyl-2-propen-1-one环戊二烯 在 C33H30N4*Cu(2+)*2NO3(1-)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反应 72.0h, 生成 (3-methyl-2-pyridinyl)(3-phenylbicyclo[2.2.1]hept-5-en-2-yl)methanone 、 (3-methyl-2-pyridinyl)(3-phenylbicyclo[2.2.1]hept-5-en-2-yl)methanone
    参考文献:
    名称:
    基于第一代配体的基于DNA的不对称催化的动力学和结构研究
    摘要:
    最近开发的基于DNA的不对称催化概念涉及在使用非共价键催化剂的反应中DNA双螺旋的手性转移。迄今为止,已经报道了两代基于DNA的催化剂,其金属配体的设计有所不同。本文中,我们对第一代基于DNA的催化剂进行了研究,其中包含的配体包含通过间隔子与9-氨基ac啶部分相连的金属结合域。特别强调确定DNA对Cu II结构的影响配合物和Diels-Alder催化反应。最重要的发现是DNA的作用仅限于手性支架。在DNA存在下没有观察到速率加速。此外,用于获得高对映选择性的最佳DNA序列已证明包含交替的GC核苷酸。最后,DNA已显示与Cu II配合物相互作用形成手性结构。与带有联吡啶型配体的第二代基于DNA的催化剂的比较显示出明显的差异,据认为与催化剂所处的DNA微环境以及发生反应的位置有关。
    DOI:
    10.1002/chem.20090045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