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S,2S,3R,4R,5S,6R)-2,3,4,5-tetrakis(benzyloxy)-6-(nonylamino)cyclohexanol | 1287225-55-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S,2S,3R,4R,5S,6R)-2,3,4,5-tetrakis(benzyloxy)-6-(nonylamino)cyclohexanol
英文别名
(1S,2S,3R,4R,5S,6R)-2,3,4,5-tetrakis(benzyloxy)-6-(n-nonylamino)cyclohexanol;(1S,2R,3S,4R,5R,6S)-2-(nonylamino)-3,4,5,6-tetrakis(phenylmethoxy)cyclohexan-1-ol
(1S,2S,3R,4R,5S,6R)-2,3,4,5-tetrakis(benzyloxy)-6-(nonylamino)cyclohexanol化学式
CAS
1287225-55-1
化学式
C43H55NO5
mdl
——
分子量
665.913
InChiKey
MCISJWIHHFDFKX-SKPXAWNU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8.41
  • 重原子数:
    49.0
  • 可旋转键数:
    21.0
  • 环数:
    5.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4
  • 拓扑面积:
    69.18
  • 氢给体数:
    2.0
  • 氢受体数:
    6.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S,2S,3R,4R,5S,6R)-2,3,4,5-tetrakis(benzyloxy)-6-(nonylamino)cyclohexanol三氯化硼mercury(II) ox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正庚烷二氯甲烷甲苯 为溶剂, 反应 25.0h, 生成 (3aS,4S,5R,6S,7R,7aS)-3-nonyl-2-(nonylimino)-octahydrobenzo[d]oxazole-4,5,6,7-tetraol
    参考文献:
    名称:
    多羟基化双环异脲和胍是戈谢细胞中有效的葡萄糖脑苷脂酶抑制剂和纳摩尔酶活性增强剂
    摘要:
    已经合成了四种具有模拟葡萄糖羟基的羟基取代基的 N-烷基化 [6+5] 双环异脲的非对映异构系列作为潜在的 β-葡萄糖脑苷脂酶 (GCase) 抑制剂,目的是开发用于治疗戈谢病 (GD) 酶缺乏症的药理学伴侣。双环化合物的区别在于环融合碳原子的构型或N-烷基取代基的性质。当测定对 GCase 活性的影响时,异脲显示出选择性抑制 GCase 与低微摩尔至纳摩尔 IC(50) 的分离酶实验。异脲系列之一,一个具有特定顺式环融合的家族,表现出对重组 GCase 活性的强烈抑制,K(i) 值在 2-42 nM 范围内。此外,[6+5] 双环胍衍生物的取代模式类似于最活跃的异脲,也被发现是 GCase 的有效抑制剂,K(i) 值介于 3 和 10 nM 之间。有趣的是,活性双环异脲和胍在纳摩尔浓度的野生型人成纤维细胞中也可作为 GCase 抑制剂。这些化合物作为药物伴侣的潜力是通过分析它们在源自 N370S
    DOI:
    10.1021/ja111480z
  • 作为产物:
    描述:
    (-)-(1S,2R,3S,4R,5R,6S)-2-amino-3,4,5,6-tetrakisbenzyloxycyclohexanol壬醛 在 sodium cyanoborohydride 、 溶剂黄146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反应 4.0h, 以90%的产率得到(1S,2S,3R,4R,5S,6R)-2,3,4,5-tetrakis(benzyloxy)-6-(nonylamino)cyclohexanol
    参考文献:
    名称:
    多羟基化双环异脲和胍是戈谢细胞中有效的葡萄糖脑苷脂酶抑制剂和纳摩尔酶活性增强剂
    摘要:
    已经合成了四种具有模拟葡萄糖羟基的羟基取代基的 N-烷基化 [6+5] 双环异脲的非对映异构系列作为潜在的 β-葡萄糖脑苷脂酶 (GCase) 抑制剂,目的是开发用于治疗戈谢病 (GD) 酶缺乏症的药理学伴侣。双环化合物的区别在于环融合碳原子的构型或N-烷基取代基的性质。当测定对 GCase 活性的影响时,异脲显示出选择性抑制 GCase 与低微摩尔至纳摩尔 IC(50) 的分离酶实验。异脲系列之一,一个具有特定顺式环融合的家族,表现出对重组 GCase 活性的强烈抑制,K(i) 值在 2-42 nM 范围内。此外,[6+5] 双环胍衍生物的取代模式类似于最活跃的异脲,也被发现是 GCase 的有效抑制剂,K(i) 值介于 3 和 10 nM 之间。有趣的是,活性双环异脲和胍在纳摩尔浓度的野生型人成纤维细胞中也可作为 GCase 抑制剂。这些化合物作为药物伴侣的潜力是通过分析它们在源自 N370S
    DOI:
    10.1021/ja111480z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otent Aminocyclitol Glucocerebrosidase Inhibitors are Subnanomolar Pharmacological Chaperones for Treating Gaucher Disease
    作者:Ana Trapero、Patricia González-Bulnes、Terry D. Butters、Amadeu Llebaria
    DOI:10.1021/jm300342q
    日期:2012.5.10
    to be potent inhibitors of glucocerebrosidase (GCase), the β-glucosidase enzyme deficient in Gaucher disease (GD). When tested using lymphoblasts derived from patients with GD homozygous for N370S or L444P mutations, the compounds enhanced GCase activity at very low concentrations. The most potent inhibitor, (1R,2S,3R,4S,5S,6R)-5-(nonylamino)-6-(nonyloxy)cyclohexane-1,2,3,4-tetraol had a Ki of 1 nM using
    基-肌醇已经发现肌醇衍生物是在戈谢病(GD)葡糖脑苷脂酶的有效抑制剂(的GCase)时,β葡糖苷酶缺乏。当使用来源于具有GD纯合子的患者的淋巴母细胞测试N370S或L444P突变时,这些化合物在非常低的浓度下增强了GCase活性。最有效的抑制剂(1 R,2 S,3 R,4 S,5 S,6 R)-5-(壬基基)-6-(壬基氧基)环己烷-1,2,3,4-四醇的K使用分离的酶和IC 50的i为1 nM当在人成纤维细胞培养物中测定时为4.3 nM。孵育三天后,此基环糖醇在1nM时在N370S淋巴母细胞中产生最大90%的GCase活性,而在0.01nM时在L444P中产生40%的GCase活性最大增加。除了抑制作用外,该化合物还具有渗透性,亚细胞分布和细胞代谢特性,这些特性对于用作药理伴侣是重要的。一项非凡的发现是,皮摩尔浓度的基环糖醇足以增强L444P变体的活性,而L444P变体无需临床治疗即可产生严重的神经病变形式的GD。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