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methylphenyl 2-O-acetyl-3,4,6-tri-O-benzoyl-1-thio-α-D-mannopyranoside | 1283579-00-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methylphenyl 2-O-acetyl-3,4,6-tri-O-benzoyl-1-thio-α-D-mannopyranoside
英文别名
——
4-methylphenyl 2-O-acetyl-3,4,6-tri-O-benzoyl-1-thio-α-D-mannopyranoside化学式
CAS
1283579-00-9
化学式
C36H32O9S
mdl
——
分子量
640.711
InChiKey
CYTJLXOPEGPGFN-DOGNGCIR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6.05
  • 重原子数:
    46.0
  • 可旋转键数:
    10.0
  • 环数:
    5.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2
  • 拓扑面积:
    114.43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10.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methylphenyl 2-O-acetyl-3,4,6-tri-O-benzoyl-1-thio-α-D-mannopyranoside盐酸N-碘代丁二酰亚胺三氟甲磺酸 作用下, 以 甲醇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25.0h, 生成 p-methylphenyl 3,4,6-tri-O-benzoyl-α-D-mannopyranosyl-(1→2)-3,4,6-tri-O-benzoyl-1-thio-α-D-mannopyranoside
    参考文献:
    名称:
    直接合成Man 9(高甘露寡糖的相关表位)
    摘要:
    高甘露糖寡糖(或其对应的Man 9表位)是病原体包膜糖蛋白中存在的最丰富的结构。这些聚糖在几种病原体的发病机理以及与免疫系统的通讯中起关键作用。了解这些聚糖的作用机理需要以合理的量获得纯净的和化学上明确定义的结构。这些复杂的支链低聚糖的合成并非易事,文献报道的合成很少,具有几个合成和纯化步骤,总收率低。在这项工作中,我们描述了一种非常有效的合成替代品,可以以非常简单的方式访问此相关的Man 9表位。
    DOI:
    10.1039/c7ob02286g
  • 作为产物:
    描述:
    [(2R,3S,4S,5S,6R)-3,4,5-trihydroxy-6-(4-methylphenyl)sulfanyloxan-2-yl]methyl benzoate 在 盐酸4-二甲氨基吡啶混旋樟脑磺酸三乙胺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乙酸乙酯乙腈 为溶剂, 反应 2.25h, 生成 4-methylphenyl 2-O-acetyl-3,4,6-tri-O-benzoyl-1-thio-α-D-mannopyranoside
    参考文献:
    名称:
    直接合成Man 9(高甘露寡糖的相关表位)
    摘要:
    高甘露糖寡糖(或其对应的Man 9表位)是病原体包膜糖蛋白中存在的最丰富的结构。这些聚糖在几种病原体的发病机理以及与免疫系统的通讯中起关键作用。了解这些聚糖的作用机理需要以合理的量获得纯净的和化学上明确定义的结构。这些复杂的支链低聚糖的合成并非易事,文献报道的合成很少,具有几个合成和纯化步骤,总收率低。在这项工作中,我们描述了一种非常有效的合成替代品,可以以非常简单的方式访问此相关的Man 9表位。
    DOI:
    10.1039/c7ob02286g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of glycoconjugate fragments of mycobacterial phosphatidylinositol mannosides and lipomannan
    作者:Benjamin Cao、Jonathan M White、Spencer J Williams
    DOI:10.3762/bjoc.7.47
    日期:——
    with host cells. We report the efficient synthesis of a series of azidooctyl di- and trimannosides possessing the following glycan structures: alpha-Man-1,6-alpha-Man, alpha-Man-1,6-alpha-Man-1,6-alpha-Man, alpha-Man-1,2-alpha-Man-1,6-alpha-Man and 2,6-di-(alpha-Man)-alpha-Man. The synthesis includes the use of non-benzyl protecting groups compatible with the azido group and preparation of the branched
    结核分枝杆菌是结核病 (TB) 的病原体,具有复杂的细胞壁,细胞壁含有富含甘露糖的糖磷脂,称为磷脂酰肌醇甘露糖苷 (PIM)、脂甘露聚糖 (LM) 和脂阿拉伯甘露聚糖 (LAM)。这些糖磷脂在细胞壁功能和宿主-病原体相互作用中起重要作用。合成 PIM/LM/LAM 子结构是描绘和剖析甘露糖磷脂生物合成及其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精细细节的有用生化工具。我们报告了一系列具有以下聚糖结构的叠氮辛基二和三甘露糖苷的有效合成:alpha-Man-1,6-alpha-Man、alpha-Man-1,6-alpha-Man-1,6-alpha-人,alpha-Man-1,2-alpha-Man-1,6-alpha-Man 和 2,6-di-(alpha-Man)-alpha-Man。该合成包括使用与叠氮基相容的非苄基保护基团,以及通过 3,4-丁二缩醛双糖基化制备支链三糖结构 2,6-二-(α-Man
  • Rapid and efficient synthesis of α(1–2)mannobiosides
    作者:José J. Reina、Antonio Di Maio、Javier Ramos-Soriano、Rute C. Figueiredo、Javier Rojo
    DOI:10.1039/c6ob00083e
    日期:——
    α(1,2)mannobiosides with different substituents at the reducing end have been synthesized by a common strategy using benzoyls as the permanent protecting groups and an acetyl as the orthogonal protecting group at position C2 of the glycosyl acceptor. The new synthetic strategy has been performed remarkably reducing the number of purification steps, the time of synthesis (less than 72 hours) and improving
    在还原端具有不同取代基的α(1,2)甘露糖苷已通过常用策略合成,使用苯甲酰基作为永久保护基,乙酰基作为正交保护基在糖基受体的C2位。相对于目前文献中描述的最佳方法,已经执行了新的合成策略,显着减少了纯化步骤的数量,合成时间(少于72小时)并且将总收率提高了至少三倍。此外,该保护基策略与叠氮基的存在以及使用Cu催化的叠氮化物炔烃环加成(CuAAC)(也称为“点击化学”)将α(1-2)甘露糖苷与不同支架偶联以制备甘露糖基兼容。多价系统。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1R,2R)-2-[[[3,5-双(叔丁基)-2-羟基苯基]亚甲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苄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4R)-Boc-4-环己基-吡咯烷-2-羧酸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N,3,3-三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5R,6R)-5-(1-乙基丙氧基)-7-氧杂双环[4.1.0]庚-3-烯-3-羧酸乙基酯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1-6)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