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Synthesis and In vitro Efficacy of Tetracyclic Benzothiazepines Against
Blood-Stage Plasmodium falciparum and Liver-Stage P. berghei
摘要:
目的:
设计并制备了一系列新型、取代的四环苯并硫氮杂卓,以优化该化学类别对抗药性疟原虫菌株的效力。
方法:
通过克诺文纳格尔缩合反应合成了四环苯并硫氮杂卓,然后依次进行了分子间硫代迈克尔反应和分子内亚胺形成反应。 经过纯化和化学鉴定后,对这些新型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抗恶性疟原虫和肝阶段伯格氏疟原虫药效测试,以及体内抗伯格氏疟原虫药效测试。
研究结果
成功合成了在硫原子和分子内三个碳环上进行结构修饰的苯并硫氮杂卓。 大多数类似物对血浆期恶性疟原虫具有亚摩尔 IC50 值的抑制作用。 在测试的所有三种恶性疟原虫菌株中,8-甲氧基取代的类似物 12 的效力都超过了氯喹。 母体苯并硫氮杂卓 1 具有肝阶段活性,能抑制感染 HepG2 细胞的 P. berghei 孢子虫,IC50 为 106.4 nM,IC90 为 408.9 nM,但与对照组相比,未能延长 P. berghei 感染小鼠的寿命。 化合物对 HepG2 细胞的毒性不大,小鼠对测试的最高剂量(640 毫克/千克/剂量,每天一次,连续三天)也能耐受。
结论
所述的四环苯并硫氮杂卓能抑制受伯格氏疟原虫感染的肝细胞,其 IC50 值为 106.4 nM,似乎值得进一步研究。 可能需要优化 ADME 特性,因为最有活性的类似物可能亲脂性过强。
DOI:
10.2174/1573406418666220820112324